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倩专利>正文

一种气动反冲式冲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14470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动反冲式冲压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气缸,所述液压伸缩气缸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贯穿所述固定台且延伸至其下方,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模套,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模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气压腔,在完成注塑后,气压腔内的气体向液压腔和环形气囊内注入气体,这样能够使得热交换液和冷却油靠近塑形产品,这样能够快速对产品进行冷却操作,从而减少了成型的时间,提高了成型的效率,而当完成塑形后,上模套与下模套分离的过程中,气压的不仅能够对产品进行冷却塑形,而且还能在塑形后通过气压反冲力将产品从模腔内顶出,全程连续性强,无需任何人工参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反冲式冲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气动反冲式冲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合模模具包括上模、下模、模腔和模芯组成,这类模具在合模后注塑浆水,浆水在模腔内成型,并经过一定时间冷却才能脱模,但是此过程,冷却需要将浆料完全注入腔室内,不然的话内部注塑产品成型整体性存在差异,从而造成产品质量下降,这样造成成型时间增加,冷却后的产品需要进行手动脱模人工参与不仅影响了加工的效率,而且还会造成产品脱模时出现损坏。专利技术人针对上述的现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气动反冲式冲压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气缸,所述液压伸缩气缸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贯穿所述固定台且延伸至其下方,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模套,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模套,所述上模套与下模套的相对一侧接触,所述支撑板的正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上模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模芯,所述模芯套设在所述下模套开设的模腔内,所述上模套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横槽,两个所述横槽通过活动槽连通,所述横槽内套设有一个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导位板和滑条,所述导位板的一侧与所述限位板的一侧搭接,所述滑条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穿插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槽内壁的前后两侧,所述滑条的一端铰接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活动槽内,所述推拉杆上套设有U形框,所述U形框内壁的上下两侧设置有预留区域,所述预留区域内等距离设置有限位轮,上下两侧所述限位轮与所述推拉杆的一侧搭接,所述U形框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圆板,所述固定圆板套设有轴套,所述轴套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槽内壁的前侧,所述活动槽内套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穿插有起升杆,所述活动槽内套设有顶板,所述起升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的顶部,所述顶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均通过固定弹簧与所述隔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起升杆的顶部铰接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顶端铰接有铰接条,所述铰接条与所述推拉杆的一端铰接,所述上模套上设置有注塑口,所述上模套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条,所述安装条上套设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内活动连接有传送齿轴,所述传送齿轴啮合有竖齿条,所述竖齿条的底端贯穿所述上模套且延伸至所述下模套内。在上模套与下模套合模的过程中,上模套在液压伸缩气缸的带动下,其活塞端向下移动,致使连接杆向下推动上模套靠近下模套,并且模芯套设进下模套内的模腔内,而上模套上的横槽内导位板与限位板的斜面接触,限位板使得两个导位板朝向相对方向移动,此时,导位板能够通过联动杆向活动槽内移动,此时,滑条在限位杆上移动,滑条使得推拉杆在U形框内移动,两个推拉杆的相对一端向上翘起,推拉杆能够带动铰接条和连接条向上移动,与此同时,铰接条和连接条将起升杆向上移动,此时,顶板回收进活动槽内,在冷却液和冷却油的作用下注塑品快速的成型,当上模套在液压伸缩气缸的带动下,其活塞端向上移动,致使连接杆向上拉起上模套,上模套与下模套之间分离,此时模芯从下模套内的模腔内移动出来,当导位板与限位板脱离接触时,在固定弹簧的弹性张伸下,顶板移动出活动槽,这样一来,顶板与塑形件脱离接触,使得塑形件与模芯脱离接触。优选的,所述下模套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气压腔,所述气压腔内套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套设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的外部与所述气压腔的内壁接触,所述竖齿条底端与所述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底部通过顶升弹簧与所述气压腔内壁的底部弹性连接,所述下模套靠近所述气压腔的一侧设置有线轴,所述线轴上搭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块的顶部,所述下模套的右侧开设有线轮腔,所述线轮腔内活动连接有传送线轮,所述拉绳的底端缠绕在所述传送线轮上,所述传送线轮上缠绕有回收绳,所述下模套靠近所述气压腔设置有液压腔,所述液压腔内套设有压力滑塞,所述回收绳的顶端与所述压力滑塞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压腔内壁的底部套设有密封柱,所述回收绳贯穿所述密封柱,所述所述压力滑塞的底部通过张伸弹簧与所述液压腔内壁的底部弹性连接,所述下模套且位于所述模腔下方设置有水冷槽,所述水冷槽套设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内套设有冷却板,所述冷却板上套设有多个热交换片,所述水冷槽内且位于密封板的上下两侧灌装有冷却液和热交换液,所述下模套内设置有环形水冷腔,所述环形水冷腔内套设有环形隔板,所述环形隔板内侧套设有环形气囊,所述环形气囊内侧灌装有冷却油,所述水冷槽内壁的顶部开设有顶起腔,所述顶起腔内套设有圆形密封塞,所述圆形密封塞的顶部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有顶起板,所述水冷槽顶部开设有多个冷却孔,所述气压腔内壁下方开设有分气管,所述分气管与所述液压腔内腔连通,所述分气管通过分支管和所述环形气囊内腔,所述所述液压腔通过出液管与所述水冷槽内腔连通。连接杆向下推动上模套靠近下模套的过程中,安装条带动限位套向下移动时,传送齿轴能够带动竖齿条向上移动,此时,竖齿条能够与顶升弹簧带动滑块向上移动,由于设置有密封套的密封性,此时密封套能够通过分气管将压力滑塞向上吸起,并且在张伸弹簧的作用下,压力滑塞移动至液压腔内腔的最上方,在负气压的作用下,水冷槽内的热交换液经过出液管进入液压腔内,此时,密封板与冷却板移动至最下方,顶起板与模腔内壁底部平齐,此时能够进行注塑,当接触注塑时,连接杆向上推动上模套与下模套脱离,安装条带动限位套向上移动时,传送齿轴能够带动竖齿条向下移动,此时,竖齿条向下推动滑块和密封套在气压腔内向下移动并挤压顶升弹簧,密封套将气压腔下方的气压向下压缩,气压经过分气管和分支管分别进入液压腔内和环形腔内,液压腔内腔上方受到气压的作用下,压力滑塞在液压腔内向下移动,为了保证压力滑塞内的热交换液能够快速的注入冷却槽内,压力滑塞下移的过程中,滑块带动拉绳向下移动,此时,拉绳带动传送线轮转动,转动的过程中传送线轮能够将回收绳进行缠绕,从而能够使得传送线轮通过回收绳拉动压力滑塞向下移动,压力滑塞能够快速的将热交换液通过出液管注入冷却槽内,冷却槽内受到压力,密封板能够在冷却槽内向上移动,此时热交换液进入热交换片内,从而能够将受热的冷却液的温度进行传递,使得热交换液快速的降温,由于密封板在冷却槽内向上移动,热交换液受到压力,热交换液进入冷却孔内,这样能够快速将塑形产品进行快速的塑形,而当模芯完全脱离模腔时,在热交换液的压力下,顶起板受到压力,顶起板将产品从模腔内顶出。优选的,所述传送线轮包括线轮轴,所述线轮轴上套设有隔离轮,所述线轮轴的前后两端分别套设有第一回收轴和第二回收轴,所述第一回收轴和第二回收轴上均开设有环形线槽。优选的,所述拉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反冲式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通过支撑板(2)固定连接有固定台(3),所述固定台(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气缸(4),所述液压伸缩气缸(4)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底端贯穿所述固定台(3)且延伸至其下方,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模套(7),所述连接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模套(6),所述上模套(6)与下模套(7)的相对一侧接触,所述支撑板(2)的正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所述上模套(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模芯(26),所述模芯(26)套设在所述下模套(7)开设的模腔内;所述上模套(6)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横槽(9),两个所述横槽(9)通过活动槽(22)连通,所述横槽(9)内套设有一个联动杆(10),所述联动杆(10)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导位板(29)和滑条(11),所述导位板(29)的一侧与所述限位板(8)的一侧搭接,所述滑条(11)上开设有限位槽(13),所述限位槽(13)内穿插有限位杆(12),所述限位杆(12)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槽(9)内壁的前后两侧,所述滑条(11)的一端铰接有推拉杆(14),所述推拉杆(14)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活动槽(22)内,所述推拉杆(14)上套设有U形框(17),所述U形框(17)内壁的上下两侧设置有预留区域(18),所述预留区域(18)内等距离设置有限位轮(19),上下两侧所述限位轮(19)与所述推拉杆(14)的一侧搭接,所述U形框(17)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圆板(16),所述固定圆板(16)套设有轴套(15),所述轴套(15)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槽(22)内壁的前侧,所述活动槽(22)内套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穿插有起升杆(23),所述活动槽(22)内套设有顶板(24),所述起升杆(23)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24)的顶部,所述顶板(24)顶部的左右两侧均通过固定弹簧(25)与所述隔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起升杆(23)的顶部铰接有连接条(21),所述连接条(21)的顶端铰接有铰接条(20),所述铰接条(20)与所述推拉杆(14)的一端铰接,所述上模套(6)上设置有注塑口,所述上模套(6)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条(58),所述安装条(58)上套设有限位套(59),所述限位套(59)内活动连接有传送齿轴(60),所述传送齿轴(60)啮合有竖齿条(36),所述竖齿条(36)的底端贯穿所述上模套(6)且延伸至所述下模套(7)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反冲式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通过支撑板(2)固定连接有固定台(3),所述固定台(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气缸(4),所述液压伸缩气缸(4)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底端贯穿所述固定台(3)且延伸至其下方,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模套(7),所述连接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模套(6),所述上模套(6)与下模套(7)的相对一侧接触,所述支撑板(2)的正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所述上模套(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模芯(26),所述模芯(26)套设在所述下模套(7)开设的模腔内;所述上模套(6)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横槽(9),两个所述横槽(9)通过活动槽(22)连通,所述横槽(9)内套设有一个联动杆(10),所述联动杆(10)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导位板(29)和滑条(11),所述导位板(29)的一侧与所述限位板(8)的一侧搭接,所述滑条(11)上开设有限位槽(13),所述限位槽(13)内穿插有限位杆(12),所述限位杆(12)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槽(9)内壁的前后两侧,所述滑条(11)的一端铰接有推拉杆(14),所述推拉杆(14)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活动槽(22)内,所述推拉杆(14)上套设有U形框(17),所述U形框(17)内壁的上下两侧设置有预留区域(18),所述预留区域(18)内等距离设置有限位轮(19),上下两侧所述限位轮(19)与所述推拉杆(14)的一侧搭接,所述U形框(17)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圆板(16),所述固定圆板(16)套设有轴套(15),所述轴套(15)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槽(22)内壁的前侧,所述活动槽(22)内套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穿插有起升杆(23),所述活动槽(22)内套设有顶板(24),所述起升杆(23)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24)的顶部,所述顶板(24)顶部的左右两侧均通过固定弹簧(25)与所述隔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起升杆(23)的顶部铰接有连接条(21),所述连接条(21)的顶端铰接有铰接条(20),所述铰接条(20)与所述推拉杆(14)的一端铰接,所述上模套(6)上设置有注塑口,所述上模套(6)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条(58),所述安装条(58)上套设有限位套(59),所述限位套(59)内活动连接有传送齿轴(60),所述传送齿轴(60)啮合有竖齿条(36),所述竖齿条(36)的底端贯穿所述上模套(6)且延伸至所述下模套(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反冲式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套(7)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气压腔(33),所述气压腔(33)内套设有滑块(34),所述滑块(34)上套设有密封套(35),所述密封套(35)的外部与所述气压腔(33)的内壁接触,所述竖齿条(36)底端与所述滑块(3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块(34)的底部通过顶升弹簧(37)与所述气压腔(33)内壁的底部弹性连接,所述下模套(7)靠近所述气压腔(33)的一侧设置有线轴(38),所述线轴(38)上搭接有拉绳(39),所述拉绳(3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块(34)的顶部,所述下模套(7)的右侧开设有线轮腔(40),所述线轮腔(40)内活动连接有传送线轮(41),所述拉绳(39)的底端缠绕在所述传送线轮(41)上,所述传送线轮(41)上缠绕有回收绳(61),所述下模套(7)靠近所述气压腔(33)设置有液压腔(44),所述液压腔(44)内套设有压力滑塞(45),所述回收绳(61)的顶端与所述压力滑塞(4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压腔(44)内壁的底部套设有密封柱(43),所述回收绳(61)贯穿所述密封柱(43),所述所述压力滑塞(45)的底部通过张伸弹簧(46)与所述液压腔(44)内壁的底部弹性连接,所述下模套(7)且位于所述模腔下方设置有水冷槽(50),所述水冷槽(50)套设有密封板(52),所述密封板(52)内套设有冷却板(54),所述冷却板(54)上套设有多个热交换片(55),所述水冷槽(50)内且位于密封板(52)的上下两侧灌装有冷却液(56)和热交换液(51),所述下模套(7)内设置有环形水冷腔(31),所述环形水冷腔(30)内套设有环形隔板(31),所述环形隔板(31)内侧套设有环形气囊(32),所述环形气囊(32)内侧灌装有冷却油,所述水冷槽(50)内壁的顶部开设有顶起腔,所述顶起腔内套设有圆形密封塞(28),所述圆形密封塞(28)的顶部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有顶起板(27),所述水冷槽(50)顶部开设有多个冷却孔(57),所述气压腔(33)内壁下方开设有分气管(47),所述分气管(47)与所述液压腔(44)内腔连通,所述分气管(47)通过分支管(48)和所述环形气囊(32)内腔,所述所述液压腔(44)通过出液管(49)与所述水冷槽(50)内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动反冲式冲压模具,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倩
申请(专利权)人:刘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