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损伤肢体的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4095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损伤肢体的治疗装置,包括治疗舱,所述治疗舱内容纳损伤肢体并完全包裹损伤肢体的损伤部位,且所述损伤肢体和治疗舱之间填充有等渗缓冲液,所述治疗舱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且所述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位于所述治疗舱同一侧,所述治疗舱内还设置有检测单元、调控单元、循环过滤单元、显示单元和主控单元,所述检测单元、调控单元、循环过滤单元和显示单元均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使术后的组织活力得以最大限度的保存,减少组织坏死,促进创伤后组织修复,使受伤肢体更好的愈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损伤肢体的治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损伤肢体的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医学领域人员公知,严重的肢体损伤一直是创伤骨科的治疗难点,损伤的肢体即使手术以后也存在感染、出血、创面不愈合、组织坏死等并发症,严重的话需要截肢,造成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下降。目前,治疗损伤肢体的主要方法是保肢手术,通过手术去除无活性组织,修复损伤的血管、神经、骨骼及软组织。但是,严重创伤后、机械碾压、血肿水肿压迫、炎症反应等原因可能造成损伤部位组织微循环障碍,影响细胞物质交换,导致组织坏死。目前这种情况的主要处理方法是清创手术结合持续负压引流技术,但是负压吸引技术并不能改变濒死组织的活性,反而可能进一步造成组织活性的损伤,导致组织坏死。因此,严重创伤肢体的治疗关键在于保护损伤组织的生物学活性,这也是目前创伤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损伤肢体的治疗装置,通过使用该装置,使损伤的组织活力得以最大限度的保存,减少组织坏死,促进创伤后组织修复,使受伤肢体更好的愈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损伤肢体的治疗装置,包括治疗舱,所述治疗舱为椭圆球形结构,所述治疗舱内容纳损伤肢体并完全包裹损伤肢体的损伤部位,且所述损伤肢体和治疗舱之间填充有等渗缓冲液,所述治疗舱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且所述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位于所述治疗舱同一侧,所述治疗舱内还设置有检测单元、调控单元、循环过滤单元、显示单元和主控单元,所述检测单元、调控单元、循环过滤单元和显示单元均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其中,所述检测单元用于对所述治疗舱内的等渗缓冲液进行理化检测,并将检测数据显示于所述显示单元上;所述主控单元接收并分析来自于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数据,并将分析结果发送给所述调控单元;所述调控单元接收所述主控单元发送的信号,并对所述治疗舱内的等渗缓冲液进行理化环境调控;所述循环过滤单元用于对所述治疗舱内的等渗缓冲液进行过滤;所述检测单元和调控单元设置于所述治疗舱内中部。优选地,所述治疗舱的两端设置有液体密封装置,用于防止所述等渗缓冲液渗出到所述治疗舱外部。优选地,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温度检测装置、PH值检测装置和氧分压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PH值检测装置和氧分压检测装置均通过探头分别检测所述等渗缓冲液的温度、PH值和氧分压。优选地,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接收所述主控单元的信号并将所述检测单元的测检数据显示出来。优选地,所述调控单元包括温控装置、超声探头和氧气接口,所述温控装置、超声探头和氧气接口接收所述主控单元的信号并对所述等渗缓冲液的温度、细菌杂质和含氧量进行调控。优选地,所述循环过滤单元包括液体驱动器和过滤器,所述液体驱动器和过滤器接收所述主控单元的信号并对所述等渗缓冲液进行驱动和过滤。优选地,所述等渗缓冲液的渗透压为280-310mmol/L。优选地,所述等渗缓冲液中包括葡糖糖、氨基酸、电解质和血清。优选地,所述等渗缓冲液中还包括止血药和抗感染药。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可以保护已损伤肢体的组织活性,有利于术后伤口组织愈合和康复。其中,治疗舱可以容纳肢体损伤部位,肢体与治疗舱之间空隙由等渗缓冲液填充;检测单元通过适合的探头检测等渗缓冲液中温度、PH值、氧分压等数据并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调控单元包括温控装置、超声探头、氧气接口等,可以对检测的数据进行调节;循环过滤单元可以使治疗舱内的等渗缓冲液进行循环,使循环的液体通过过滤器,去除其中的杂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治疗舱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各单元的连接示意图;其中的各附图标记为:1-治疗舱;2-进液通道;3-出液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术后治疗损伤肢体装置,包括治疗舱1,治疗舱1为椭圆球形结构,治疗舱1内容纳损伤肢体并完全包裹损伤肢体的损伤部位,且损伤肢体和治疗舱1之间填充有等渗缓冲液,治疗舱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进液通道2和出液通道3,且进液通道2和出液通道3位于治疗舱1同一侧,用于等渗缓冲液的加入及排出。治疗舱1内还设置有检测单元、调控单元、循环过滤单元、显示单元和主控单元,且检测单元、调控单元、循环过滤单元和显示单元均与主控单元连接:其中,检测单元用于对治疗舱1内的等渗缓冲液进行理化检测,并将检测数据显示于显示单元上;主控单元接收并分析来自于检测单元的检测数据,并将分析结果发送给调控单元;调控单元接收主控单元发送的信号,并对治疗舱1内的等渗缓冲液进行理化环境调控;循环过滤单元用于对治疗舱1内的等渗缓冲液进行过滤;检测单元和调控单元设置于治疗舱1内中部。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治疗舱1的两端设置有液体密封装置,用于防止等渗缓冲液渗出到治疗舱1外部。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检测单元包括温度检测装置、PH值检测装置和氧分压检测装置,且温度检测装置、PH值检测装置和氧分压检测装置均通过探头分别检测等渗缓冲液的温度、PH值和氧分压。由于组织存活需要合适的温度、氧气、营养物质,如果这些条件不适合,组织细胞将逐渐失去活性,通过检测单元可以随时检测到这些参数。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显示单元包括显示器,显示器接收主控单元的信号并将检测单元的测检数据显示出来,医务人员可以了解到目前的治疗状态。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当检测单元检测到等渗缓冲液理化环境发生改变,这时需要采用调控单元对治疗舱1内的理化环境进行调节,调控单元包括温控装置、超声探头和氧气接口,温控装置、超声探头和氧气接口接收主控单元的信号并对等渗缓冲液的温度、细菌杂质和含氧量进行调控,将其维持在一个适合细胞存活生长的范围内,其中超声波探头可以发挥超声清洗的作用,减少细菌和杂质在伤口内附着,温控装置用于改变治疗舱1内液体的温度,氧气接口外接氧气瓶配合使用用于改变治疗舱1内液体的氧分压数值。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循环过滤单元包括液体驱动器和过滤器,液体驱动器和过滤器接收主控单元的信号并对等渗缓冲液进行驱动和过滤。循环过滤单元可以将治疗舱1内的等渗缓冲液缓慢通过过滤器,目的是使等渗缓冲液中的杂质和细菌进行过滤,维持治疗舱1内的理化环境的稳定;液体驱动器驱动等渗缓冲液流动,流动的液体冲刷伤口,发挥清洗伤口的作用。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等渗缓冲液的渗透压为280-310mmol/L,与人体体液的渗透压相同,所述等渗缓冲液中还包括适合浓度的葡糖糖、氨基酸、电解质和血清,可以为损伤的组织细胞提供存活的物质基础。由于严重组织损伤后,组织内原有的微循环都破坏殆尽,组织内细胞一般还尚存活,但是无法进行有效的物质交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损伤肢体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治疗舱(1),所述治疗舱(1)为椭圆球形结构,所述治疗舱(1)内容纳损伤肢体并完全包裹损伤肢体的损伤部位,且所述损伤肢体和治疗舱(1)之间填充有等渗缓冲液,所述治疗舱(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进液通道(2)和出液通道(3),且所述进液通道(2)和出液通道(3)位于所述治疗舱(1)同一侧,所述治疗舱(1)内还设置有检测单元、调控单元、循环过滤单元、显示单元和主控单元,所述检测单元、调控单元、循环过滤单元和显示单元均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n其中,所述检测单元用于对所述治疗舱(1)内的等渗缓冲液进行理化检测,并将检测数据显示于所述显示单元上;所述主控单元接收并分析来自于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数据,并将分析结果发送给所述调控单元;所述调控单元接收所述主控单元发送的信号,并对所述治疗舱(1)内的等渗缓冲液进行理化环境调控;所述循环过滤单元用于对所述治疗舱(1)内的等渗缓冲液进行过滤;/n所述检测单元和调控单元设置于所述治疗舱(1)内中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损伤肢体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治疗舱(1),所述治疗舱(1)为椭圆球形结构,所述治疗舱(1)内容纳损伤肢体并完全包裹损伤肢体的损伤部位,且所述损伤肢体和治疗舱(1)之间填充有等渗缓冲液,所述治疗舱(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进液通道(2)和出液通道(3),且所述进液通道(2)和出液通道(3)位于所述治疗舱(1)同一侧,所述治疗舱(1)内还设置有检测单元、调控单元、循环过滤单元、显示单元和主控单元,所述检测单元、调控单元、循环过滤单元和显示单元均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
其中,所述检测单元用于对所述治疗舱(1)内的等渗缓冲液进行理化检测,并将检测数据显示于所述显示单元上;所述主控单元接收并分析来自于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数据,并将分析结果发送给所述调控单元;所述调控单元接收所述主控单元发送的信号,并对所述治疗舱(1)内的等渗缓冲液进行理化环境调控;所述循环过滤单元用于对所述治疗舱(1)内的等渗缓冲液进行过滤;
所述检测单元和调控单元设置于所述治疗舱(1)内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损伤肢体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舱(1)的两端设置有液体密封装置,用于防止所述等渗缓冲液渗出到所述治疗舱(1)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损伤肢体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雄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