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即食酱卤猪手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13975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31
一种方便即食酱卤猪手的加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畜产品加工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传统酱卤猪手块头大,即食方便性差、剔骨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加工方法:步骤1、选料及腌制;步骤2、滚揉;步骤3、水合力控制;步骤4、品质调控;步骤5:后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真空间歇滚揉、水合力控制加工技术对猪手进行预处理,结合改进后的中式肉制品品质调控技术,精细分割及造型技术优化休闲猪手的去骨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通过滚揉、水合力控制提高去骨率、保持水分和除去异味,从而得到一种嫩度好,去骨率高,产品完整性好的方便即食酱卤猪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即食酱卤猪手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畜产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即食酱卤猪手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酱卤猪手是一种含有丰富营养价值、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具有独特风味的传统肉制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习惯以及对营养膳食的追求也发生了很大改变。消费者对于酱卤猪手等传统肉制品的消费局限性日益显现,究其原因在于酱卤猪手的食用方便性有待提升,由于酱卤猪手多汁、块头大,不便于携带,猪手中的蹄筋成分较多,剔骨率低且成本高,加工技术不成熟,目前的食用方式多为居家餐食,也间接影响了其消费;另外酱卤猪手等传统肉制品的风味和品质稳定性较差,配方多变,加工工艺参数模糊,且作坊式生产中还存在添加剂乱用等关键问题,随着人们对肉制品营养、品质、个性化需求的逐步提高,休闲即食肉制品的开发和研究已成为肉类产业研究和开发的重点。肉制品的加工方式、工艺及参数均会影响肉制品品质变化。传统酱卤猪手块头大,即食方便性差、剔骨率低,限制了其市场化需求发展,为了提高传统酱卤猪手的方便性、即食性,满足消费者对酱卤猪手营养性、风味独特性的追求,亟需将其制成方便即食产品,其关键工艺在于如何将猪手的骨肉进行分离,开发一款即食方便的传统酱卤猪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传统酱卤猪手块头大,即食方便性差、剔骨率低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方便即食酱卤猪手的加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便即食酱卤猪手的加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步骤1、选料及腌制:选择大小整齐、肥壮丰满、皮色新鲜的猪手进行腌制;步骤2、滚揉:将腌制后的猪手在真空度为65KPa~70KPa的条件下真空间歇滚揉30min~120min,真空间歇滚揉过程中每工作10min~20min,间歇3min~7min;步骤3、水合力控制:将滚揉处理后的猪手加入水中,在20Hz~30Hz的条件下超声处理5min~10min,然后依次加入料酒、鲜姜和大葱,在85~95℃下预处理5min~20min;步骤4、品质调控:将调味料和香辛料制成料包,料包冷水入锅,加热升温至90~100℃后加入步骤3处理后的猪手熟制100min~120min;步骤5:后处理:将步骤4处理后的猪手进行精细分割,分割后用保鲜膜包裹,卷成卷状,密封后得到方便即食酱卤猪手。进一步限定,步骤2中在真空度为68KPa的条件下真空间歇滚揉30min~120min,真空间歇滚揉过程中每工作15min,间歇5min。进一步限定,步骤3中将滚揉处理后的猪手在25Hz的条件下超声处理7min。进一步限定,步骤3中所述水与猪手的质量比为(1.5~2.5):1。进一步限定,步骤3中所述料酒的体积与猪手的质量的比为(3.5~4.5)mL:1kg。进一步限定,步骤3中所述鲜姜与猪手的质量比为(1.5~2.5):1000。进一步限定,步骤3中所述大葱与猪手的质量比为(1.5~2.5):1000。进一步限定,步骤3中在90℃下预处理10min~15min。进一步限定,步骤4中加热升温至95℃后加入步骤3处理后的猪手熟制120min。进一步限定,步骤4中所述料包与猪手的质量比为(9~12):1000,料包中调味料与香辛料的质量比为(2.5~4.5):1。进一步限定,步骤4中所述冷水与猪手的质量比为(1.5~2.5):1。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优点如下:本专利技术以真空间歇滚揉、水合力控制加工技术对猪手进行预处理,结合改进后的中式肉制品品质调控技术,精细分割及造型技术优化休闲猪手的去骨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通过滚揉、水合力控制提高去骨率、保持水分和除去异味,从而得到一种嫩度好,去骨率高,产品完整性好的方便即食酱卤猪手。附图说明图1为剪切力随滚揉时间变化的柱形图;图2为超声与未超声条件下剪切力随预处理时间变化的柱形图;图3为不同滚揉时间下猪手的T2弛豫时间分布;图4为不同预处理时间下猪手的T2弛豫时间分布;图5为实施例1的方便即食酱卤猪手成品图;其中a-塑封前,b-塑封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一种方便即食酱卤猪手的加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步骤1、选料及腌制:选择大小整齐、肥壮丰满、皮色新鲜的猪手1kg进行腌制;所述腌制采用质量分数为猪手0.012%的腌制剂,在温度为4℃的条件下腌制15h;所述腌制剂由3.30g盐、20g料酒、8g葱、10g八角和4g桂皮混合而成;步骤2、滚揉:将腌制后的猪手在真空度为68KPa的条件下真空间歇滚揉60min,真空间歇滚揉过程中每工作15min,间歇5min;步骤3、水合力控制:将滚揉处理后的猪手加入2kg水中,在25Hz的条件下超声处理7min然后依次加入4mL料酒、2g鲜姜和2g大葱,在90℃下预处理15min;步骤4、品质调控:将8g调味料和2.5g香辛料制成料包,料包冷水入锅,冷水的量为2kg,加热升温至95℃后加入步骤3处理后的猪手熟制120min;步骤5:后处理:将步骤4处理后的猪手进行精细分割,分割时保持皮筋的整体性,分割后用保鲜膜包裹,卷成卷状,密封后得到方便即食酱卤猪手。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2中真空间歇滚揉30min。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2中真空间歇滚揉90min。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2中真空间歇滚揉120min。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3中在90℃下预处理5min。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3中在90℃下预处理10min。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3中在90℃下预处理20min。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4中在91℃下熟制120min。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4中在92℃下熟制120min。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1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4中在93℃下熟制120min。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1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4中在100℃下熟制120min。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2中真空间歇滚揉0min。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3中在90℃下预处理0min。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5-7以及对比例2不同的是:步骤3中无超声处理。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实施例1、5-7以及对比例2相同。(一)感官评定选择10人组成的感官评定小组对产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即食酱卤猪手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n步骤1、选料及腌制:选择大小整齐、肥壮丰满、皮色新鲜的猪手进行腌制;/n步骤2、滚揉:将腌制后的猪手在真空度为65KPa~70KPa的条件下真空间歇滚揉30min~120min,真空间歇滚揉过程中每工作10min~20min,间歇3min~7min;/n步骤3、水合力控制:将滚揉处理后的猪手加入水中,在20Hz~30Hz的条件下超声处理5min~10min,然后依次加入料酒、鲜姜和大葱,在85~95℃下预处理5min~20min;/n步骤4、品质调控:将调味料和香辛料制成料包,料包冷水入锅,加热升温至90~100℃后加入步骤3处理后的猪手熟制100min~120min;/n步骤5:后处理:将步骤4处理后的猪手进行精细分割,分割后用保鲜膜包裹,卷成卷状,密封后得到方便即食酱卤猪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即食酱卤猪手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选料及腌制:选择大小整齐、肥壮丰满、皮色新鲜的猪手进行腌制;
步骤2、滚揉:将腌制后的猪手在真空度为65KPa~70KPa的条件下真空间歇滚揉30min~120min,真空间歇滚揉过程中每工作10min~20min,间歇3min~7min;
步骤3、水合力控制:将滚揉处理后的猪手加入水中,在20Hz~30Hz的条件下超声处理5min~10min,然后依次加入料酒、鲜姜和大葱,在85~95℃下预处理5min~20min;
步骤4、品质调控:将调味料和香辛料制成料包,料包冷水入锅,加热升温至90~100℃后加入步骤3处理后的猪手熟制100min~120min;
步骤5:后处理:将步骤4处理后的猪手进行精细分割,分割后用保鲜膜包裹,卷成卷状,密封后得到方便即食酱卤猪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即食酱卤猪手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真空度为68KPa的条件下真空间歇滚揉60min,真空间歇滚揉过程中每工作15min,间歇5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即食酱卤猪手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滚揉处理后的猪手在25Hz的条件下超声处理7mi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生杨裕如刁静静马金明潘德胤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