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浇带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26942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后浇带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管、三通管和连接管,支撑管用于与后浇带模板连接,三通管套装于支撑管上,且连接管与三通管的侧通管口连接。本申请公开的后浇带支撑装置,在浇筑后浇带时,后浇带附近事先预留洞口,三通管套装于支撑管上,连接管与三通管拧紧,将拼装好的支撑装置插入预留洞口,利用脚手架固定好支撑装置,保证支撑装置的垂直度,后浇带附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通过连接管灌注混凝土,保证混凝土达到支撑管顶部,灌注完成后,观察混凝土在连接管的高度,是否要补充混凝土,以此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待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之后,拆除脚手架,保留支撑装置,能够简单快捷的完成后浇带的支撑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浇带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后浇带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大面积地下车库及大体量建筑日渐增多,为防止混凝土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匀可能出现的有害裂缝,必须设置后浇带,后浇带的留置时间较长,实际施工过程中后浇带的支撑是一大重点,后浇带的稳定性极为重要,传统搭做法是搭脚手架做支撑,这种做法不能拆除后回顶处理,支撑需单独搭设,且劳务人员容易误拆;脚手架占地面积大,影响道路通畅,妨碍施工,且脚手架留置时间较长,钢管租赁费用较高。因此,如何提高后浇带支撑的施工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浇带支撑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后浇带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管、三通管和连接管,所述支撑管用于与后浇带模板连接,所述三通管套装于所述支撑管上,且所述连接管与所述三通管的侧通管口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为45°PVC弯头管。优选地,所述三通管的管口均设有内螺纹,且所述连接管端部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优选地,所述连接管的管径与所述支撑管的管径相同。优选地,所述三通管与所述支撑管连接处填充密封胶。优选地,所述支撑管为PVC管。本技术所提供的后浇带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管、三通管和连接管,支撑管用于与后浇带模板连接,三通管套装于支撑管上,且连接管与三通管的侧通管口连接。本申请公开的后浇带支撑装置,在浇筑后浇带时,后浇带附近模板事先预留洞口,现场拼装好支撑管、三通管和连接管,三通管套装于支撑管上,连接管与三通管拧紧,防止松动,将拼装好的支撑装置插入模板事先预留洞口,利用满堂脚手架,固定好支撑装置,保证支撑装置的垂直度,后浇带附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通过连接管灌注混凝土,保证混凝土达到支撑管顶部,最后,所有的支撑装置灌注完成后,半个小时再观察混凝土在连接管的高度,是否要补充混凝土,以此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等待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之后,拆除脚手架,保留支撑装置,保证支撑装置中混凝土的密实性,能够简单快捷的完成后浇带的支撑工作,保证后浇带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侧视图。其中,图1-图2中:支撑管—1,三通管—2,连接管—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侧视图。在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主要包括支撑管1、三通管2和连接管3,支撑管1用于与后浇带模板连接,三通管2套装于支撑管1上,且连接管3与三通管2的侧通管口连接。其中,支撑管1用于与后浇带模板连接,三通管2套装于支撑管1上,且连接管3与三通管2的侧通管口连接,连接管3用于将混凝土浇筑至支撑管1一形成后浇带。具体的,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后浇带附近模板事先预留洞口,现场拼装好支撑管1、三通管2和连接管3,三通管2套装于支撑管1上,连接管3与PVC三通管2拧紧,防止松动,将拼装好的支撑装置插入模板事先预留洞口,利用满堂脚手架,固定好支撑装置,保证支撑装置的垂直度,后浇带附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通过连接管3灌注混凝土,保证混凝土达到支撑管1顶部,最后,所有的支撑装置灌注完成后,半个小时再观察混凝土在连接管3的高度,是否要补充混凝土,以此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等待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之后,拆除脚手架,保留支撑装置。为了优化上述实施例当中后浇带支撑装置具有施工效率高、制作成本低的优点,连接管3为45°PVC弯头管。PVC管为建筑工程施工中最常用的管具,具有采购方便,使用方便的优点,可以大大提高支撑装置的制作效率并降低制作成本,将连接管3设置为45°PVC管,有利于混凝土的浇筑,提高作业效率。基于此,为了提高浇筑的质量,三通管2的管口均设有内螺纹,且连接管3端部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将三通管2和连接管3连接,可以提高支撑装置的搭建速度,提高施工效率,另外,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配合能够提高三通管2和连接管3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保证了浇筑过程中避免出现支撑装置倾倒的情况发生,保证施工效率。进一步地,连接管3的管径与支撑管1的管径相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很好的流动,连接杆3的管径和支撑管1的管径相同,可以使混凝土更加容易地浇筑,保证了施工进度和效率。需要说明的是,三通管2与支撑管1连接处填充密封胶。密封胶的设置,可以使三通管2和支撑管1之间的密封性更好,避免出现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泄漏以及混凝土凝固期间的泄漏,保证浇筑的质量。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支撑管1为PVC管。PVC管为建筑工程施工中最常用的管具,具有采购方便,使用方便的优点。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后浇带支撑装置主要包括支撑管、三通管和连接管,支撑管用于与后浇带模板连接,三通管套装于支撑管上,且连接管与三通管的侧通管口连接。本申请公开的后浇带支撑装置,在浇筑后浇带时,后浇带附近模板事先预留洞口,现场拼装好支撑管、三通管和连接管,三通管套装于支撑管上,连接管与PVC三通管拧紧,防止松动,将拼装好的支撑装置插入模板事先预留洞口,利用满堂脚手架,固定好支撑装置,保证支撑装置的垂直度,后浇带附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通过连接管灌注混凝土,保证混凝土达到支撑管顶部,最后,所有的支撑装置灌注完成后,半个小时再观察混凝土在连接管的高度,是否要补充混凝土,以此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等待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之后,拆除脚手架,保留支撑装置,保证支撑装置中混凝土的密实性,能够简单快捷的完成后浇带的支撑工作,保证后浇带的稳定性。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浇带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管(1)、三通管(2)和连接管(3),所述支撑管(1)用于与后浇带模板连接,所述三通管(2)套装于所述支撑管(1)上,且所述连接管(3)与所述三通管(2)的侧通管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浇带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管(1)、三通管(2)和连接管(3),所述支撑管(1)用于与后浇带模板连接,所述三通管(2)套装于所述支撑管(1)上,且所述连接管(3)与所述三通管(2)的侧通管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3)为45°PVC弯头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浇带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2)的管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根华陈琳洪文涛汤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宝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