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浇带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后浇带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大面积地下车库及大体量建筑日渐增多,为防止混凝土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匀可能出现的有害裂缝,必须设置后浇带,后浇带的留置时间较长,实际施工过程中后浇带的支撑是一大重点,后浇带的稳定性极为重要,传统搭做法是搭脚手架做支撑,这种做法不能拆除后回顶处理,支撑需单独搭设,且劳务人员容易误拆;脚手架占地面积大,影响道路通畅,妨碍施工,且脚手架留置时间较长,钢管租赁费用较高。因此,如何提高后浇带支撑的施工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浇带支撑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后浇带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管、三通管和连接管,所述支撑管用于与后浇带模板连接,所述三通管套装于所述支撑管上,且所述连接管与所述三通管的侧通管口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为45°PVC弯头管。优选地,所述三通管的管口均设有内螺纹,且所述连接管端部设有与所述内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浇带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管(1)、三通管(2)和连接管(3),所述支撑管(1)用于与后浇带模板连接,所述三通管(2)套装于所述支撑管(1)上,且所述连接管(3)与所述三通管(2)的侧通管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浇带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管(1)、三通管(2)和连接管(3),所述支撑管(1)用于与后浇带模板连接,所述三通管(2)套装于所述支撑管(1)上,且所述连接管(3)与所述三通管(2)的侧通管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3)为45°PVC弯头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浇带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2)的管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根华,陈琳,洪文涛,汤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宝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