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琼敬专利>正文

一种管道预留洞封堵吊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9329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预留洞封堵吊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模夹和垫板,吊模夹包括左夹体、右夹体和弹簧,左夹体和右夹体对称设置,右夹体的连接板与左夹体的连接板相互插接,弹簧共有两根,两根弹簧的左端穿过手柄一插入夹持部一的卡槽中,两根弹簧的右端穿过手柄二插入夹持部二的卡槽中,垫板位于所述吊模夹的上方,吊模夹的上表面紧贴垫片的下表面。该种管道预留洞封堵吊模成本低且便于操作,可保证预留洞封堵后的外观质量,可循环利用,保护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预留洞封堵吊模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管道预留洞封堵吊模。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水电等竖向管道穿板大部分采用支模时预留孔洞施工,预留洞口在管道安装完成后均需进行二次浇筑,传统的封堵吊模施工工艺,一般采用铁丝吊胶合板进行封堵,采用此种工艺封堵存在外观质量难以控制、不易操作、成本高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抗震支吊架,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道预留洞封堵吊模,包括吊模夹和垫板,所述吊模夹包括左夹体、右夹体和弹簧,所述左夹体和右夹体对称设置,所述左夹体一体成形,所述左夹体包括夹持部一和手柄一,所述夹持部一呈半圆弧状的壳体,所述夹持部一外侧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两个上下并列的卡槽,所述夹持部一和手柄一连接处的内侧从上到下水平设有三个连接板,其中两个连接板为一组,该组的两个连接板间的距离与一个连接板的厚度相配适,该组连接板中处于底方的连接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左夹体的下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单独设置的连接板与左夹体的上端面相距一个连接板厚度的距离;所述右夹体一体成形,所述右夹体包括夹持部二和手柄二,所述夹持部二呈半圆弧状的壳体,所述夹持部二外侧的中间位置处设有设有两个上下并列两个卡槽,所述夹持部二和手柄二连接处的内侧从上到下水平设有三个连接板,其中两个连接板为一组,该组的两个连接板间的距离与一个连接板的厚度相配适,该组连接板中处于上方的连接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右夹体的上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单独设置的连接板与右夹体的下端面相距一个连接板厚度的距离;所述右夹体的连接板与左夹体的连接板相互插接;所述弹簧为C字形,所述弹簧共有两根,两根所述弹簧平行设置,两根所述弹簧的左端穿过手柄一插入夹持部一的卡槽中,两根所述弹簧的右端穿过手柄二插入夹持部二的卡槽中;所述垫板位于所述吊模夹的上方,当使用时,将吊模夹的上表面紧贴垫片的下表面,所述垫板为中间设有圆形通孔的矩形板,所述垫板上设有从通孔到矩形板一侧的切口,所述切口的一侧设有T形凸块,所述切口的另一侧设有与T形凸块相配适的T形凹槽。优选地,所述夹持部一端部中心上设有插块,所述夹持部二端部中心上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大小与插块相配适,当吊模夹闭合时,夹持部一的插块插入夹持部二的插孔中,由此,可保证吊模夹使用时,左夹体和右夹体是对齐闭合,增加了吊模夹使用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夹持部一和夹持部二的内侧分别黏贴防滑胶垫,由此增大了管道与吊模夹间的摩擦力,保证了吊模夹安装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手柄一和所述手柄二的外侧上设有4-8个矩形凸起,由此,增大了使用者手指与手柄一间的摩擦力,增大了手指与手柄二间的摩擦力,保证使用者稳定的操作。优选地,所述垫片的材质为泡沫,所述吊模夹的材质为ABS。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吊模夹上端面黏贴垫板,在此种实施方式中,垫片包括左垫片和右垫片,所述左垫片黏贴在夹持部一的上端面,所述左垫片右侧中间位置边缘与夹持部一的右侧边缘相配适;所述右垫片黏贴在夹持部二的上端面,所述右垫片左侧中间位置边缘与夹持部二的左侧边缘相配适,当吊模夹处于闭合状态时,左垫片与右垫片可拼合成中间有通孔的矩形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提供的该种管道预留洞封堵吊模,包括吊模夹和垫板,吊模夹包括左夹体、右夹体和弹簧,垫板位于所述吊模夹的上方,使用时,将吊模夹的上表面紧贴垫片的下表面,将垫片卡在管道的外边面上,将垫片的上端面紧贴在楼板下表面,便可往预留洞内浇入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后,将吊模夹和垫片分别取下,由此,该种管道预留洞封堵吊模成本低且便于操作,该种管道预留洞封堵吊模可循环利用,保护环境。2、本技术提供该种管道预留洞封堵吊模,在使用时,将垫片的上端面紧贴在楼板下表面,将吊模夹和垫片安装完成后,从楼板上表面向下往预留洞内浇入混凝土,压实抹平,由此,吊模夹使垫片稳固的与楼板的下表面紧贴,垫片的表面也可以保证混凝土凝固后表面的平整度,保证了外观质量。3、本技术的夹持部一端部中心上设有插块,夹持部二端部中心上设有插孔,插孔的大小与插块相配适,当吊模夹闭合时,夹持部一的插块插入夹持部二的插孔中,由此,可保证吊模夹使用时,左夹体和右夹体是对齐闭合,防止左夹体和右夹体在使用时出现错位闭合的状态,增加了吊模夹使用的稳定性,保证了吊模夹实现使垫片稳固的与楼板的下表面紧贴。4、本技术的夹持部一和夹持部二的内侧分别黏贴防滑胶垫,由此,增大了管道与吊模夹间的摩擦力,防止吊模夹在管道上出现滑落的现象,保证了吊模夹安装在管道上的稳定性。5、本技术的手柄一和手柄二的外侧上设有4-8个矩形凸起,由此,增大了使用者手指与手柄一间的摩擦力,增大了使用者手指与手柄二间的摩擦力,便于使用者稳定的操作。6、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吊模夹上端面黏贴垫板,在此种实施方式中,垫片包括左垫片和右垫片,左垫片黏贴在夹持部一的上端面,右垫片黏贴在夹持部二的上端面,使用时,将吊模夹夹在管道上,使垫片的上表面紧贴在楼板下表面,待混凝土凝固后取下即可,由此,该种实施方式成本低,操作更加简便,且可循环利用保护环境,当吊模夹处于闭合状态时,左垫片与右垫片可拼合成中间有通孔的矩形板,由此,垫片的表面也可以保证混凝土凝固后表面的平整度,保证了外观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道预留洞封堵吊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左夹体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右夹体的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吊模夹,2-垫板,3-左夹体,4-右夹体,5-弹簧,6-管道,21-通孔,22-切口,23-左垫片,24-右垫片,31-夹持部一,32-手柄一,33-卡槽33,34-连接板,35-插块,36-防滑胶垫,41-夹持部二,42-手柄二,43-插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预留洞封堵吊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模夹和垫板,所述吊模夹包括左夹体、右夹体和弹簧,所述左夹体和右夹体对称设置,所述左夹体包括夹持部一和手柄一,所述夹持部一外侧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两个上下并列的卡槽,所述夹持部一和手柄一连接处的内侧从上到下水平设有三个连接板,所述右夹体包括夹持部二和手柄二,所述夹持部二外侧的中间位置处设有设有两个上下并列两个卡槽,所述夹持部二和手柄二连接处的内侧从上到下水平设有三个连接板,所述右夹体的连接板与左夹体的连接板相互插接,所述弹簧共有两根,两根所述弹簧平行设置,两根所述弹簧的左端穿过手柄一插入夹持部一的卡槽中,两根所述弹簧的右端穿过手柄二插入夹持部二的卡槽中,所述垫板位于所述吊模夹的上方,将吊模夹的上表面紧贴垫片的下表面,所述垫板为中间设有圆形通孔的矩形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预留洞封堵吊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模夹和垫板,所述吊模夹包括左夹体、右夹体和弹簧,所述左夹体和右夹体对称设置,所述左夹体包括夹持部一和手柄一,所述夹持部一外侧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两个上下并列的卡槽,所述夹持部一和手柄一连接处的内侧从上到下水平设有三个连接板,所述右夹体包括夹持部二和手柄二,所述夹持部二外侧的中间位置处设有设有两个上下并列两个卡槽,所述夹持部二和手柄二连接处的内侧从上到下水平设有三个连接板,所述右夹体的连接板与左夹体的连接板相互插接,所述弹簧共有两根,两根所述弹簧平行设置,两根所述弹簧的左端穿过手柄一插入夹持部一的卡槽中,两根所述弹簧的右端穿过手柄二插入夹持部二的卡槽中,所述垫板位于所述吊模夹的上方,将吊模夹的上表面紧贴垫片的下表面,所述垫板为中间设有圆形通孔的矩形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预留洞封堵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体一体成形,所述夹持部一呈半圆弧状的壳体,三个所述左夹体的连接板中两个连接板为一组,该组的两个连接板间的距离与一个连接板的厚度相配适,该组连接板中处于底方的连接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左夹体的下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单独设置的连接板与左夹体的上端面相距一个连接板厚度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预留洞封堵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夹体一体成形,所述夹持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琼敬
申请(专利权)人:吴琼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