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组合钢模板现浇结构的预留插筋模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694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组合钢模板现浇结构中的预留插筋结构,尤其是一种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的用于组合钢模板现浇结构中的预留插筋模板结构。一种用于组合钢模板现浇结构的预留插筋模板结构,预留插筋模板结构为硬质材料预留插筋模板,安装在组合钢模板中预留插筋位置,在硬质材料预留插筋模板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若干拉结筋穿孔,用于穿设预留插筋;硬质材料预留插筋模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下组合钢模板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加工成型快,定型尺寸偏差小,预留插筋位置精确,整体模板结构安装完成后稳定安全;2、整体性好,安全性好,周转效率快捷;3、无交叉施工干扰,无需模板钻孔,拉结筋不用进行二次调直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组合钢模板现浇结构的预留插筋模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组合钢模板现浇结构中的预留插筋结构,尤其是一种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的用于组合钢模板现浇结构中的预留插筋模板结构。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常见的高层建筑砌体预留插筋部位结构。如图2所示,采用此施工方法施工的沉降缝部位模板和支架支撑结构存在以下4个问题:1、结构柱预埋钢筋凿出后卷曲变形,调直困难,预埋钢筋调直后弯曲点部位可能断裂或产生弯折破坏。2、结构柱预埋钢筋凿出过程中破坏结构柱表面混凝土,特别是结构柱混凝土的保护层结构,造成外观质量差和结构安全隐患。3、结构柱预埋钢筋由于安装和固定不方便存在漏埋、后凿找不到预埋钢筋的问题,结构柱破坏的面层混凝土修复困难等问题。4、结构柱预埋钢筋过程中可能存在安装不牢固造成的钢筋跑位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动棒造成的钢筋偏移和间距位置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施工安装简单快捷,插筋定位精确,同时达到与框架剪力墙、柱结构同时安装,同时拆模的技术要求的用于组合钢模板现浇结构的预留插筋模板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组合钢模板现浇结构的预留插筋模板结构,预留插筋模板结构为硬质材料预留插筋模板,安装在组合钢模板中预留插筋位置,在硬质材料预留插筋模板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若干拉结筋穿孔,用于穿设预留插筋;硬质材料预留插筋模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下组合钢模板固定。优选的,拉结筋穿孔的孔径大于预留插筋的外径。进一步的,还包括橡胶或泡沫堵头,用于预留插筋安装完成后密封拉结筋穿孔。优选的,硬质材料预留插筋模板的两端分别悬挑出组合钢模板的两端,且在硬质材料预留插筋模板的悬挑端开设有螺栓穿孔,通过与之匹配的对拉螺栓将相对面的硬质材料预留插筋模板局部调平和卡紧。优选的,硬质材料预留插筋模板的两端均悬挑出组合钢模板的两端100mm。优选的,在相对的硬质材料预留插筋模板的悬挑端之间设置有横向槽钢固定钢板,横向槽钢固定钢板的长度与相对硬质材料预留插筋模板间的间距一致,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螺栓孔,对拉螺栓穿过螺栓孔分别与硬质材料预留插筋模板的悬挑端固定。优选的,硬质材料预留插筋模板的材料为槽钢。原理:构造柱和框架柱的侧面预留插筋一般是留置在结构高度上,高度间距500mm,伸出长度不小于1000mm,槽钢预留插筋模板的厚度比组合钢模板的厚度要厚很多,钻设拉结筋穿孔后,可以多次周转使用,不会造成变形、撕裂等无法使用的问题;橡胶或泡沫堵头的设计安装,消除了模板漏浆造成的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加工成型快,定型尺寸偏差小,预留插筋位置精确,整体模板结构安装完成后稳定安全;2、整体性好,安全性好,周转效率快捷;3、无交叉施工干扰,无需模板钻孔,拉结筋不用进行二次调直施工,单面槽钢预留插筋模板可以进行组合牢固安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预埋插筋在凿筋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左视图;图5是图4的1-1视图;图3-5中,1、钢筋混凝土结构剪力墙、柱;2、结构柱侧钢模板;2-1、上端模板底面外框;2-2、上端模板内框钢板肋;2-3、下端模板顶面外框;2-4、固定件孔;3、预留插筋;4、槽钢预留插筋模板;4-1、槽钢底面外框;4-2、槽钢顶面外框;4-3、悬挑段槽钢;4-4、螺栓穿孔;5、拉结筋穿孔;6、橡胶或泡沫堵头;7、横向槽钢固定钢板;7-1、横向槽钢固定钢板螺栓孔;8、紧固螺栓。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方位词“上”、“下”、“中”等均是依照附图所示进行描述,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3-5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一种组合钢模板现浇结构,包括结构柱侧钢模板2和槽钢预留插筋模板4。结构柱侧钢模板2为待浇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剪力墙、柱1的侧面模板,相对设置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剪力墙、柱1的两侧,槽钢预留插筋模板4为采用50×37×7槽钢制作的定型单面槽钢预留插筋模板,其安装在结构柱侧钢模板2中段预留插筋位置,在槽钢预留插筋模板4的长度方向上开设若干拉结筋穿孔5,用于穿设预留插筋3,且拉结筋穿孔5位于槽钢预留插筋模板4长度方向的轴线上;槽钢预留插筋模板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下结构柱侧钢模板2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结构柱侧钢模板2和槽钢预留插筋模板4间的具体结构为:结构柱侧钢模板2的上端模板底面外框2-1与槽钢预留插筋模板4的槽钢顶面外框4-2通过紧固螺栓8连接固定,结构柱侧钢模板2的下端模板顶面外框2-3与槽钢预留插筋模板4的槽钢底面外框4-1通过紧固螺栓8连接固定;上端模板内框钢板肋2-2纵横设置,形成结构柱侧钢模板2内的框架结构,固定件孔2-4是结构柱侧钢模板2自带的用于U型卡组装模板用的定型孔;悬挑段槽钢4-3为槽钢预留插筋模板4悬挑出结构柱侧钢模板2端部的悬挑端,其上开设螺栓穿孔4-4。为了方便预留插筋3插入槽钢预留插筋模板4内的拉结筋穿孔5内,拉结筋穿孔5的孔径比预留插筋3的外径增大2mm。为了避免预留插筋3穿孔部位产生漏浆,预留插筋3安装完成后,两端采用橡胶或泡沫堵,6紧密贴合已施工完成的槽钢预留插筋模板4的外面。槽钢预留插筋模板4的两端分别悬挑出结构柱侧钢模板2的两端,且在槽钢预留插筋模板的悬挑段槽钢4-3上的中心位置留设一排M16螺栓穿孔4-4,通过与之匹配的对拉螺栓将相对面的槽钢预留插筋模板4局部调平和卡紧。在本实施例中,槽钢预留插筋模板4的两端均悬挑出结构柱侧钢模板2的两端100mm。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案,在相对的槽钢预留插筋模板4的悬挑段槽钢4-3之间设置横向槽钢固定钢板7,横向槽钢固定钢板7的长度与相对槽钢预留插筋模板间的间距一致,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横向槽钢固定钢板螺栓孔7-1,对拉螺栓穿过横向槽钢固定钢板螺栓孔7-1分别与槽钢预留插筋模板的悬挑段槽钢4-3固定,减小槽钢预留插筋模板的定型尺寸偏差。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预留插筋模板的材料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槽钢,还可以是其他硬质材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引申、变形等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组合钢模板现浇结构的预留插筋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预留插筋模板结构为硬质材料预留插筋模板,安装在组合钢模板中预留插筋位置,在硬质材料预留插筋模板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若干拉结筋穿孔,用于穿设预留插筋;硬质材料预留插筋模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下组合钢模板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组合钢模板现浇结构的预留插筋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预留插筋模板结构为硬质材料预留插筋模板,安装在组合钢模板中预留插筋位置,在硬质材料预留插筋模板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若干拉结筋穿孔,用于穿设预留插筋;硬质材料预留插筋模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下组合钢模板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组合钢模板现浇结构的预留插筋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拉结筋穿孔的孔径大于预留插筋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组合钢模板现浇结构的预留插筋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橡胶或泡沫堵头,用于预留插筋安装完成后密封拉结筋穿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组合钢模板现浇结构的预留插筋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硬质材料预留插筋模板的两端分别悬挑出组合钢模板的两端,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力李海文杨志刚帅品峰雷先凤刘欢冯玮熊冬冬曹千明杨洪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