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金属底板、光伏屋面件和屋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667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光伏金属底板、光伏屋面件和屋面结构,光伏金属底板包括:槽底部、两个侧壁部;两个侧壁部分别设置在槽底部的两个相对侧边,形成安装凹槽;沿侧壁部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接触挡板,接触挡板的一侧与侧壁部连接,接触挡板的另一侧向背离侧壁部的一侧延伸,接触挡板与槽底部之间间隔第一预设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接触挡板增加了填充层与光伏金属底板的安装凹槽之间的粘接面积,且接触挡板具备对填充层的限位作用,降低了填充层与安装凹槽脱离的几率,从而降低安装于光伏金属底板中的光伏组件脱离的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金属底板、光伏屋面件和屋面结构
本技术涉及光伏
,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金属底板、光伏屋面件和屋面结构。
技术介绍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BIPVBuildingIntegratedPhotovoltaic)技术是一种将光伏电池片与传统建筑的屋面相结合的技术,从而通过光伏组件的功能,降低建筑的能耗。现有技术中,常采用将光伏组件叠加设置在金属衬底,并将金属衬底固定布置在屋面上的方案,该方案具体通过胶黏剂将光伏组件粘合设置在金属衬底背离屋面的一面,从而实现光伏组件的固定安装。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由于胶黏剂的耐候性能不一,使得光伏组件和金属衬底的粘合强度较弱,存在光伏组件脱粘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伏金属底板、光伏屋面件和屋面结构,旨在提升光伏金属底板中填充层的粘合强度,从而降低安装于光伏金属底板中的光伏组件脱离的几率。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金属底板,所述光伏金属底板包括:槽底部和两个侧壁部;两个所述侧壁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槽底部的两个相对侧边,形成安装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金属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金属底板包括:/n槽底部和两个侧壁部;/n两个所述侧壁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槽底部的两个相对侧边,形成安装凹槽;/n沿所述侧壁部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接触挡板,所述接触挡板的一侧与所述侧壁部连接,所述接触挡板的另一侧向背离所述侧壁部的一侧延伸,所述接触挡板与所述槽底部之间间隔第一预设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金属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金属底板包括:
槽底部和两个侧壁部;
两个所述侧壁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槽底部的两个相对侧边,形成安装凹槽;
沿所述侧壁部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接触挡板,所述接触挡板的一侧与所述侧壁部连接,所述接触挡板的另一侧向背离所述侧壁部的一侧延伸,所述接触挡板与所述槽底部之间间隔第一预设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金属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挡板的宽度的范围为:所述槽底部的宽度的六分之一至所述槽底部的宽度的四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金属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底部的宽度为1000mm,所述接触挡板的宽度为200mm,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为1mm-1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金属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金属底板还包括:
两个连接部;
两个连接部分别设置在两个侧壁部背离所述槽底部的一侧,所述连接部向背离所述安装凹槽的一侧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金属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挡板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贯穿的排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金属底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侧壁部的长度方向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小春黄腾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隆基绿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