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能耗节能建筑体系,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楼板、木板、基坑、地基、太阳能电池板、导向漏斗、电源总阀和卡接装置,所述楼板下端卡接在所述木板内部,所述木板下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坑内部,所述基坑内部螺栓固定所述地基,所述地基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所述木板,所述楼板下端两侧设置窗户,所述楼板下端卡接在支柱内部,所述支柱插接在所述地基内部,所述楼板顶端表面设置雨沟,所述楼板顶端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楼板后端侧面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导向漏斗,所述导向漏斗通过水管连接水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全屋光线通透,拥有节能体系,整体能耗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能耗节能建筑体系
本技术涉及节能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能耗节能建筑体系。
技术介绍
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节能建筑其主要指标有:建筑规划和平面布局要有利于自然通风,绿化率不低于35%,建筑间距应保证每户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在大寒日能获得满窗日照2小时等。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节能建筑体系中,光照的面积受限,不能满足全屋通透,且没有完整的节能体系,整体能耗较大。因此,专利技术一种低能耗节能建筑体系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低能耗节能建筑体系,通过楼板形状设置为“V”型,楼板顶端表面螺栓固定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电性连接电源总阀,楼板后端侧面螺栓固定导向漏斗,导向漏斗下端通过水管连接水箱,以解决光照的面积受限,没有完整的节能体系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能耗节能建筑体系,包括楼板、木板、基坑、地基、太阳能电池板、导向漏斗、电源总阀和卡接装置,所述楼板下端卡接在所述木板内部,所述木板下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坑内部,所述基坑内部螺栓固定所述地基,所述地基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所述木板;所述楼板下端两侧设置窗户,所述楼板下端卡接在支柱内部,所述支柱插接在所述地基内部,所述楼板顶端表面设置雨沟;所述楼板顶端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楼板后端侧面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导向漏斗,所述导向漏斗通过水管连接水箱;所述木板通过所述卡接装置相互卡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总阀;所述卡接装置包括卡接块和卡接槽,所述卡接块设置在所述木板的左端,所述卡接槽设置在所述木板的右端,所述卡接槽卡接在所述卡接槽内部。优选的,所述楼板形状为“V”型,所述楼板的后端向下倾斜,所述楼板材质为混凝土。优选的,所述木板材质为FSC中密度板。优选的,所述基坑内部填充混凝土层。优选的,所述卡接块形状为“L”型。优选的,所述卡接装置还包括U型卡接块和W型卡接槽,所述U型卡接块设置在所述木板的左端,所述W型卡接槽设置在所述木板的右端,所述U型卡接块卡接在所述W型卡接槽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低能耗节能建筑体系的优点:本技术通过楼板材质为混凝土,起到坚固的作用,达到隔热和稳定的效果,由于楼板形状为“V”型,楼板两侧设置窗户,起到增加采光的作用,达到全屋光线通透的效果;由于楼板顶端表面设置雨沟,楼板后端向下倾斜,楼板后端侧面螺栓固定导向漏斗,导向漏斗通过水管连接水箱,当遇到下雨天气时,通过雨沟的引流,将雨水引流至导向漏斗,通过水管储存在水箱内,起到储存水的作用,达到节能的效果;通过楼板顶端表面螺栓固定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电性连接电源总阀,当天气晴朗时,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吸收太阳能,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供房屋用电,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1的电性连接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1的卡接装置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2的卡接装置图。图中:楼板1、窗户11、支柱12、雨沟13、木板2、基坑3、混凝土层31、地基4、太阳能电池板5、导向漏斗6、水箱61、电源总阀7、卡接装置8、卡接块81、卡接槽811、U型卡接块82、W型卡接槽82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参照附图1-图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低能耗节能建筑体系,包括楼板1、木板2、基坑3、地基4、太阳能电池板5、导向漏斗6、电源总阀7和卡接装置8;进一步地,楼板1卡接在木板2的内部顶端,楼板1包括窗户11、支柱12和雨沟13,具体的,楼板1下端两侧设置窗户11,楼板1下端卡接在支柱12内部,楼板1顶端表面设置雨沟13,由于楼板1材质为混凝土,起到坚固的作用,达到隔热和稳定的效果,由于楼板1形状为“V”型,楼板1两侧设置窗户11,起到增加采光的作用,达到全屋光线通透的效果,由于楼板1下端卡接在支柱12内部,支柱12材质是混凝土,通过支柱12底端插接在地基4内部,再通过基坑3内部填充混凝土层31,起到支撑楼板1的作用,达到稳固房子,防止房子下沉的效果,由于楼板1顶端表面设置雨沟13,楼板1后端向下倾斜,楼板1后端侧面螺栓固定导向漏斗6,导向漏斗6通过水管连接水箱61,当遇到下雨天气时,通过雨沟13的引流,将雨水引流至导向漏斗6,通过水管储存在水箱61内,起到储存水的作用,达到节能的效果,通过楼板1顶端表面螺栓固定太阳能电池板5,太阳能电池板5电性连接电源总阀7,当天气晴朗时,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5进行吸收太阳能,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供房屋用电,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太阳能电池板5的型号为JXY-E120S,太阳能电池板5是通过吸收太阳光,将太阳辐射能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或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进一步地,木板2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地基4内部,具体的,木板2材质是FSC中密度板,FSC中密度板是中密度纤维板,将原木脱脂去皮,粉碎成木屑后再经高温、高压成型,密度很高,所以称之为密度板,具有材质均匀、不存在脱水问题、不会受潮变形、有防潮、防腐、耐磨、耐高温的特点,由于木板2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地基4内部,起到固定木板2,达到稳固房屋的效果,由于木板2左侧设置卡接块81,木板2右侧设置卡接槽811,卡接块81为“L”型,通过卡接块81卡接在卡接槽811内部,起到固定作用,达到建造方便,耗材少的效果;进一步地,基坑3内部通过螺栓固定地基4,基坑3包括混凝土层31,具体的,基坑3内部填充混凝土层31,由于基坑3内部通过螺栓固定地基4,支柱12插接在地基4内部,木板2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地基4内部,通过基坑3内部填充混凝土层31,起到支撑楼板1的作用,达到稳固房子,防止房子下沉的效果;进一步地,导向漏斗6通过螺栓固定在楼板1后端侧面,导向漏斗6包括水箱61,具体的,导向漏斗6通过水管连接水箱61,由于楼板1顶端表面设置雨沟13,楼板1后端向下倾斜,楼板1后端侧面螺栓固定导向漏斗6,导向漏斗6通过水管连接水箱61,当遇到下雨天气时,通过雨沟13的引流,将雨水引流至导向漏斗6,通过水管储存在水箱61内,起到储存水的作用,达到节能的效果;进一步地,卡接装置8设置在木板2四周,卡接装置8包括卡接块81和卡接槽811,具体的,木板2左侧设置卡接块81,木板2右侧设置卡接槽811,由于木板2左侧设置卡接块81,木板2右侧设置卡接槽811,卡接块81为“L”型,通过卡接块81卡接在卡接槽811内部,起到固定作用,达到建造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能耗节能建筑体系,包括楼板(1)、木板(2)、基坑(3)、地基(4)、太阳能电池板(5)、导向漏斗(6)、电源总阀(7)和卡接装置(8),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1)下端卡接在所述木板(2)内部,所述木板(2)下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坑(3)内部,所述基坑(3)内部螺栓固定所述地基(4),所述地基(4)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所述木板(2);/n所述楼板(1)下端两侧设置窗户(11),所述楼板(1)下端卡接在支柱(12)内部,所述支柱(12)插接在所述地基(4)内部,所述楼板(1)顶端表面设置雨沟(13);/n所述楼板(1)顶端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太阳能电池板(5),所述楼板(1)后端侧面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导向漏斗(6),所述导向漏斗(6)通过水管连接水箱(61);/n所述木板(2)通过所述卡接装置(8)相互卡接;/n所述太阳能电池板(5)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总阀(7);/n所述卡接装置包括卡接块(81)和卡接槽(811),所述卡接块(81)设置在所述木板(2)的左端,所述卡接槽(811)设置在所述木板(2)的右端,所述卡接槽(811)卡接在所述卡接槽(811)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能耗节能建筑体系,包括楼板(1)、木板(2)、基坑(3)、地基(4)、太阳能电池板(5)、导向漏斗(6)、电源总阀(7)和卡接装置(8),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1)下端卡接在所述木板(2)内部,所述木板(2)下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坑(3)内部,所述基坑(3)内部螺栓固定所述地基(4),所述地基(4)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所述木板(2);
所述楼板(1)下端两侧设置窗户(11),所述楼板(1)下端卡接在支柱(12)内部,所述支柱(12)插接在所述地基(4)内部,所述楼板(1)顶端表面设置雨沟(13);
所述楼板(1)顶端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太阳能电池板(5),所述楼板(1)后端侧面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导向漏斗(6),所述导向漏斗(6)通过水管连接水箱(61);
所述木板(2)通过所述卡接装置(8)相互卡接;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5)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总阀(7);
所述卡接装置包括卡接块(81)和卡接槽(811),所述卡接块(81)设置在所述木板(2)的左端,所述卡接槽(811)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少雄,
申请(专利权)人:景森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