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擦摆式球型减隔震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560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摩擦摆式球型减隔震支座,包括固定座、底座、第一球面摩擦副、连接座、连接框、第二球磨摩擦副、滑动框、顶板以及隔震缓冲机构;其中所述固定座顶侧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顶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球面摩擦副,所述第一球面摩擦副顶侧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顶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表面滑动套接有滑动框,所述滑动框顶侧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连接框顶侧内壁连接有第二球面摩擦副;所述隔震缓冲机构包括转动框、连接板、转动筒、固定框、移动杆、移动筒、弹簧以及滑板。该种摩擦摆式球型减隔震支座结构简单、便于将震动通过连接板进行传递,通过配合的弹簧以及第二球面摩擦副进行减震,提高支座整体的减隔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擦摆式球型减隔震支座
本申请涉及一种减隔震支座,具体是一种摩擦摆式球型减隔震支座。
技术介绍
减隔震技术:即建筑隔震技术和建筑减震(结构消能减震)技术的简称;建筑隔震:即在房屋基础、底部或下部结构与上部结构之间设置由叠层橡胶隔震支座组成具有整体复位功能的隔震层,以延长整个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减小输入上部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达到预期防震要求。目前在减隔震支座的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现有一些减隔震支座减震效果较差,同时减隔震支座容易发生松脱的情况,降低减隔震的实用性,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影响使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摩擦摆式球型减隔震支座。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摩擦摆式球型减隔震支座,包括固定座、底座、第一球面摩擦副、连接座、连接框、第二球磨摩擦副、滑动框、顶板以及隔震缓冲机构;其中所述固定座顶侧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顶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球面摩擦副,所述第一球面摩擦副顶侧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顶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表面滑动套接有滑动框,所述滑动框顶侧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连接框顶侧内壁连接有第二球面摩擦副;所述隔震缓冲机构包括转动框、连接板、转动筒、固定框、移动杆、移动筒、弹簧以及滑板,所述转动框固定连接在顶板底侧表面,所述转动框底侧与所述连接板顶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底端转动连接有转动筒,所述连接板中部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一侧转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末端表面套接有移动筒,所述移动筒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相对两端固定连接滑板,所述滑板与移动杆一端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框相对两侧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滑动框内壁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框数目为两个,所述转动框底侧的转动槽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表面转动套接有连接板顶端。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底端侧表面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表面转动套接有转动筒。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框内壁开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转动套接有移动杆。进一步地,所述滑板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滑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滑板与移动筒内壁滑动连接。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摩擦摆式球型减隔震支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固定框与移动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连接板与转动筒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连接框侧表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座,2、底座,3、第一球面摩擦副,4、连接座,5、连接框,6、第二球面摩擦副,7、滑动框,8、顶板,9、转动框,10、连接板,11、转动筒,12、固定框,13、移动杆,14、移动筒,15、弹簧,16、滑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摩擦摆式球型减隔震支座,包括固定座1、底座2、第一球面摩擦副3、连接座4、连接框5、第二球磨摩擦副、滑动框7、顶板8以及隔震缓冲机构;其中所述固定座1顶侧固定连接有底座2,所述底座2顶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球面摩擦副3,所述第一球面摩擦副3顶侧连接有连接座4,所述连接座4顶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框5,所述连接框5表面滑动套接有滑动框7,所述滑动框7顶侧固定连接有顶板8,所述连接框5顶侧内壁连接有第二球面摩擦副6;所述隔震缓冲机构包括转动框9、连接板10、转动筒11、固定框12、移动杆13、移动筒14、弹簧15以及滑板16,所述转动框9固定连接在顶板8底侧表面,所述转动框9底侧与所述连接板10顶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10底端转动连接有转动筒11,所述连接板10中部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2,所述固定框12一侧转动连接有移动杆13,所述移动杆13末端表面套接有移动筒14,所述移动筒14内设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相对两端固定连接滑板16,所述滑板16与移动杆13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框5相对两侧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滑动框7内壁固定连接,便于连接框5与滑动框7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转动框9数目为两个,所述转动框9底侧的转动槽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表面转动套接有连接板10顶端,便于转动框9的使用;所述连接板10底端侧表面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表面转动套接有转动筒11,便于转动筒11转动;所述固定框12内壁开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转动套接有移动杆13,便于移动杆13使用;所述滑板16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滑板16之间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擦摆式球型减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底座(2)、第一球面摩擦副(3)、连接座(4)、连接框(5)、第二球磨摩擦副、滑动框(7)、顶板(8)以及隔震缓冲机构;其中所述固定座(1)顶侧固定连接有底座(2),所述底座(2)顶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球面摩擦副(3),所述第一球面摩擦副(3)顶侧连接有连接座(4),所述连接座(4)顶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框(5),所述连接框(5)表面滑动套接有滑动框(7),所述滑动框(7)顶侧固定连接有顶板(8),所述连接框(5)顶侧内壁连接有第二球面摩擦副(6);/n所述隔震缓冲机构包括转动框(9)、连接板(10)、转动筒(11)、固定框(12)、移动杆(13)、移动筒(14)、弹簧(15)以及滑板(16),所述转动框(9)固定连接在顶板(8)底侧表面,所述转动框(9)底侧与所述连接板(10)顶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10)底端转动连接有转动筒(11),所述连接板(10)中部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2),所述固定框(12)一侧转动连接有移动杆(13),所述移动杆(13)末端表面套接有移动筒(14),所述移动筒(14)内设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相对两端固定连接滑板(16),所述滑板(16)与移动杆(13)一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擦摆式球型减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底座(2)、第一球面摩擦副(3)、连接座(4)、连接框(5)、第二球磨摩擦副、滑动框(7)、顶板(8)以及隔震缓冲机构;其中所述固定座(1)顶侧固定连接有底座(2),所述底座(2)顶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球面摩擦副(3),所述第一球面摩擦副(3)顶侧连接有连接座(4),所述连接座(4)顶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框(5),所述连接框(5)表面滑动套接有滑动框(7),所述滑动框(7)顶侧固定连接有顶板(8),所述连接框(5)顶侧内壁连接有第二球面摩擦副(6);
所述隔震缓冲机构包括转动框(9)、连接板(10)、转动筒(11)、固定框(12)、移动杆(13)、移动筒(14)、弹簧(15)以及滑板(16),所述转动框(9)固定连接在顶板(8)底侧表面,所述转动框(9)底侧与所述连接板(10)顶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10)底端转动连接有转动筒(11),所述连接板(10)中部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2),所述固定框(12)一侧转动连接有移动杆(13),所述移动杆(13)末端表面套接有移动筒(14),所述移动筒(14)内设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相对两端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强
申请(专利权)人:衡水同力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