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支座
本技术属于支座
,具体涉及一种减震支座。
技术介绍
近年来的地震灾害表明,一旦地震使交通线遭到严重破坏,可能导致的生命财产和间接经济损失会越来越巨大。桥梁作为交通网络的重要咽喉,其抗震性能关系到整个交通生命线的畅通与否,进而影响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速度。因此,桥梁结构的抗震研究一直都是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桥梁抗震设计方法经历了传统的强度抗震理论、延性抗震理论和减隔震技术理论等阶段。其中,减隔震技术是一种简便、经济、先进的工程抗震手段。通过选择合适的减隔震装置和设置位置,能有效地控制结构的内力分布。目前桥梁结构上广泛使用的橡胶支座主要有以下几类:盆式橡胶支座和铅芯橡胶支座等。盆式橡胶支座利用半封闭钢制盆腔内的弹性橡胶块,在三向受力状态下具有流体的性质,来实现上部结构的转动;同时依靠中间滑板二上的聚四氟乙烯板与上座板上的不锈滑板二之间的低摩擦系数来实现上部结构的水平位移。但是通过摩擦耗能来减震,只能适应震级较小的地震,对于震级较大的地震就无法达到减震需求。铅芯橡胶支座是在普通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板一(1)、支座板二(2)、弹性体一(3)和弹性体二(4),所述弹性体一(3)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支座板一(1)和支座板二(2);所述弹性体一(3)外设置弹性体二(4),所述弹性体二(4)固定连接支座板二(2),所述弹性体二(4)与支座板一(1)之间形成运动副;所述支座板一(1)上设置有限位机构(5),所述限位机构(5)用于限制弹性体二(4)相对于支座板一(1)滑移的极限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板一(1)、支座板二(2)、弹性体一(3)和弹性体二(4),所述弹性体一(3)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支座板一(1)和支座板二(2);所述弹性体一(3)外设置弹性体二(4),所述弹性体二(4)固定连接支座板二(2),所述弹性体二(4)与支座板一(1)之间形成运动副;所述支座板一(1)上设置有限位机构(5),所述限位机构(5)用于限制弹性体二(4)相对于支座板一(1)滑移的极限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一(3)为圆柱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二(4)为圆环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二(4)为圆环形,所述弹性体二(4)设置在弹性体一(3)外,并与弹性体一(3)同圆心。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5)为环状凸台,所述环状凸台设置在弹性体二(4)外;
或所述限位机构(5)为环状凸台,所述环状凸台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虎祥,刘峰,徐江强,张和平,刘新成,张永波,邹远雄,刘洪江,
申请(专利权)人:刘洪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