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玄武岩纤维混凝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特别是一种玄武岩纤维混凝土。
技术介绍
在桥梁工程中,叠合梁一般采用预制板加接缝现浇的施工方式,预制板和现浇混凝土收缩、徐变、完成度的差异和温度变化的差异,容易导致开裂。运营期,由于重型荷载的运行,容易产生结构裂缝,且易产生桥面板底部裂缝,从而影响叠合梁桥面预制板及接缝的整体性能。对于作用于该处的混凝土必须要有更低的收缩,更好的粘结能力,有较高的延性。但是现有的普通混凝土早期易自收缩,自身中间会产生很多微裂缝,且普通素混凝土为脆性材料,延性差,难以满足叠合梁的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玄武岩纤维混凝土。该玄武岩纤维混凝土能控制其微裂缝的产生,可以提高叠合梁混凝土桥面预制板及接缝段抗裂能力。可以使混凝土内部产生空间网状结构,使内部形成可靠“桥接”,从而增加整体延性和强度。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每立方米的混凝土用下列原料制成,水泥360~400kg、细集料850~900kg、粗集料950~100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每立方米的混凝土用下列原料制成,水泥360~400kg、细集料850~900kg、粗集料950~1000kg、粉煤灰40~60kg、硅粉15~20kg、减水剂4~6kg、玄武岩纤维2~4kg、水130~150kg。/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每立方米的混凝土用下列原料制成,水泥360~400kg、细集料850~900kg、粗集料950~1000kg、粉煤灰40~60kg、硅粉15~20kg、减水剂4~6kg、玄武岩纤维2~4kg、水130~150k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每立方米的混凝土用下列原料制成,水泥387kg、细集料872kg、粗集料984kg、粉煤灰45kg、硅粉18kg、减水剂5.4kg、玄武岩纤维3.5kg、水144k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为P.O42.5水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哨兵,侯云江,项海燕,赵明富,杨旭,田力,朱灿,柴彤彤,柴飞,张小付,杨靖,郑明波,吕寒秋,高伟,汪云,王昱,何京贵,余啟仁,旷远华,李青乐,涂刚,李方,陈开勇,蒲文邮,林汝山,田飞,任天鹤,王超,刘兴斌,徐昭军,桂柱云,罗建新,符亚梅,张晶晶,欧泽余,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