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高炉煤气管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2471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高炉煤气管路系统,涉及炼铁用相关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双偏心调节蝶阀,双偏心调节蝶阀包括环形架、环形板、伺服电机和蝶板,且环形架内侧环形板的内侧中部通过一侧中部的伺服电机与蝶板转动连接,蝶板正中部呈凸起连接有加强板,且加强板中部呈贯穿腔体设置,加强板正中部等距离开设有减重孔,且加强板上下端等距离连接的加强杆一端与蝶板正表面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双偏心调节蝶阀结构,具有延长球式热风炉使用寿命,降低成本,保证其供热稳定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高炉煤气管路系统
本技术属于炼铁用相关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节高炉煤气管路系统。
技术介绍
炼铁:将金属铁从含铁矿物(主要为铁的氧化物)中提炼出来的工艺过程,主要有高炉法,直接还原法,熔融还原法,等离子法,球式热风炉属于高炉法中使用设备,目前,球式热风炉使用长时间后,球床阻损上升,热风炉进空、煤气能力减弱,热风炉烟囱抽力逐渐丧失,热风炉烧炉时,必须依靠煤气和助燃空气自身的压力,压入热风炉内燃烧,而球床阻力增大后,在助燃空气还有结余的情况下,往往因煤气压力不足,只得放散部分助燃空气,由于热风炉进煤气量下降、燃烧强度降低,使风温水平大幅降低,局限性较大,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高炉煤气管路系统,通过设置双偏心调节蝶阀,解决了现有球式热风炉长时间使用,球床阻损上升,热风炉进空、煤气能力减弱,造成热风炉进煤气量下降、燃烧强度降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可调节高炉煤气管路系统,包括双偏心调节蝶阀,所述双偏心调节蝶阀包括环形架、环形板、伺服电机和蝶板,且环形架内侧环形板的内侧中部通过一侧中部的伺服电机与蝶板转动连接,所述蝶板正中部呈凸起连接有加强板,且加强板中部呈贯穿腔体设置,所述加强板正中部等距离开设有减重孔,且加强板上下端等距离连接的加强杆一端与蝶板正表面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板设置于其下端底座的上中部,且底座上两侧通过第一紧固螺栓螺纹连接有梯形架,所述梯形架内侧中部通过第二紧固螺栓螺纹连接有弧形板,且环形板底端中部与弧形板上表面中部接触螺纹连接,梯形架正中部开设有通口,由第一紧固螺栓、第二紧固螺栓用于梯形架、弧形板结构的连接固定,通过底座、梯形架以及弧形板进行双偏心调节蝶阀结构的支撑定位,并由开设的通口进行定位螺栓的拆装。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板一侧以及伺服电机一端中央位置焊接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之间通过其内侧上下端中部贯穿设置的连接螺栓螺纹连接,伺服电机前端连接的轴杆与环形板另一侧中部焊接的轴承座之间活动连接,由连接螺栓进行连接块之间结构的连接,通过定位后的连接块用于伺服电机结构的连接固定,同时,由轴杆进行其施加力的传递,由轴承座减低轴杆转动产生的摩擦力。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板一侧靠近伺服电机下部螺纹连接有横向支柱,且横向支柱外端套接连接有套管,套管外中部贯穿开设有套口,由横向支柱用于伺服电机承接结构的连接固定,并由套管进行对横向支杆以及伺服电机连接结构进行定位固定,同时,由套口进行套管与其结构的定位。进一步地,所述套管正中部套口内前端套接连接有竖向支柱,且横向支柱贯穿竖向支柱内一侧中部设置,所述套管上中部套口内中部贯穿横向支柱、竖向支柱连接有螺柱,且螺柱上下端中部分别连接有转动盘和螺母,由套口对横向支柱、竖向支柱进行结构套接连接,并由螺柱贯穿横向支柱、竖向支柱对其进行结构初步连接,在螺母的紧固作业下,用于其结构的二次连接,并由转动盘进行螺柱转动时力的施加。进一步地,所述竖向支柱正外边缘以及环形架外边缘等距离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环形架上下部两侧焊接的焊块中部贯穿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内中部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由定位螺栓与定位孔之间结构的螺纹连接,用于该双偏心调节蝶阀与外界结构的连接,确保其使用中结构的稳定,并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便于对其进行结构的拆装检修。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双偏心调节蝶阀,具有延长球式热风炉使用寿命,降低成本,保证其供热稳定性的效果,解决了球式热风炉长时间使用,球床阻损上升,热风炉进空、煤气能力减弱,造成热风炉进煤气量下降、燃烧强度降低的问题,用于煤气管路调节的双偏心调节蝶阀包括环形架、环形板、蝶板和伺服电机,环形架与环形板形成内侧环形空间,在外界控制端的作用下,由伺服电机通过轴杆进行蝶板的转动,使其外侧与环形板内侧紧密贴合,进行煤气管路中的煤气的适当憋压调节,在煤气压力憋至燃烧所需的17-23kpa左右,在首先满足热风炉烧炉后,再稳定地向外网用户提供高炉煤气,便于使用。本技术通过设置加强板和加强杆,具有延长蝶板使用寿命,降低成本的效果,解决了蝶板一般为单一板体设置,强度不足易损坏,增加使用成本的问题,在蝶板正中部呈向外凸起连接有加强板,并在加强板上下端等距离连接的加强杆一端与蝶板正表面连接,用于增强蝶板结构的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成本,便于使用。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双偏心调节蝶阀组成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底座一侧侧视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双偏心调节蝶阀;101、环形架;102、环形板;103、底座;104、蝶板;105、加强板;106、加强杆;107、伺服电机;108、轴杆;109、轴承座;110、减重孔;111、梯形架;112、弧形板;2、通口;3、第一紧固螺栓;4、连接螺栓;5、定位孔;6、焊块;7、横向支柱;8、竖向支柱;9、定位螺栓;10、连接块;11、转动盘;12、套管;13、螺柱;14、套口;15、螺母;16、第二紧固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可调节高炉煤气管路系统,包括双偏心调节蝶阀1,双偏心调节蝶阀1包括环形架101、环形板102、伺服电机107和蝶板104,且环形架101内侧环形板102的内侧中部通过一侧中部的伺服电机107与蝶板104转动连接,蝶板104正中部呈凸起连接有加强板105,且加强板105中部呈贯穿腔体设置,加强板105正中部等距离开设有减重孔110,且加强板105上下端等距离连接的加强杆106一端与蝶板104正表面连接,伺服电机107型号为Y2100L2,属于现有技术,对双偏心调节蝶阀1进行使用时,由定位螺栓9与定位孔5之间结构的螺纹连接,对该双偏心调节蝶阀1进行在煤气管路内部结构的连接,在球式热风炉进行长时间的使用后,其内部球床阻损上升,热风炉进空、煤气能力减弱时,在外界控制端的作用下,由伺服电机107通过轴杆108进行蝶板104的转动,使其外侧与环形板102内侧紧密贴合,进行煤气管路中的煤气的适当憋压调节,在煤气压力憋至燃烧所需的17-23kpa左右,在首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高炉煤气管路系统,包括双偏心调节蝶阀(1),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偏心调节蝶阀(1)包括环形架(101)、环形板(102)、伺服电机(107)和蝶板(104),且环形架(101)内侧环形板(102)的内侧中部通过一侧中部的伺服电机(107)与蝶板(104)转动连接,所述蝶板(104)正中部呈凸起连接有加强板(105),且加强板(105)中部呈贯穿腔体设置,所述加强板(105)正中部等距离开设有减重孔(110),且加强板(105)上下端等距离连接的加强杆(106)一端与蝶板(104)正表面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高炉煤气管路系统,包括双偏心调节蝶阀(1),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偏心调节蝶阀(1)包括环形架(101)、环形板(102)、伺服电机(107)和蝶板(104),且环形架(101)内侧环形板(102)的内侧中部通过一侧中部的伺服电机(107)与蝶板(104)转动连接,所述蝶板(104)正中部呈凸起连接有加强板(105),且加强板(105)中部呈贯穿腔体设置,所述加强板(105)正中部等距离开设有减重孔(110),且加强板(105)上下端等距离连接的加强杆(106)一端与蝶板(104)正表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炉煤气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102)设置于其下端底座(103)的上中部,且底座(103)上两侧通过第一紧固螺栓(3)螺纹连接有梯形架(111),所述梯形架(111)内侧中部通过第二紧固螺栓(16)螺纹连接有弧形板(112),且环形板(102)底端中部与弧形板(112)上表面中部接触螺纹连接,梯形架(111)正中部开设有通口(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炉煤气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102)一侧以及伺服电机(107)一端中央位置焊接连接有连接块(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毕祥刘育平李文和杨西煊刘玲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德胜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