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氨氮重金属废水氨氮脱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2410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氨氮重金属废水氨氮脱除系统,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一侧设置有好氧腔,且机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与好氧腔相连通的进水管,所述好氧腔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曝气架,所述机体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驱动端与曝气架相连通的曝气机,所述好氧腔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反应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好氧硝化菌配合有氧环境,能够有效将污水中的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或硝酸盐,再通过厌氧环境中的脱氮菌,能够有效的将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还原为氮气而从污水中逸出,从而起到深层的将废水中的氨氮脱除的作用,可去除多种含氮化合物,总氮去除率可达70%‑95%,二次污染小且比较经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氨氮重金属废水氨氮脱除系统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含氨氮重金属废水氨氮脱除系统。
技术介绍
水中的氨氮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亚硝酸盐,如果长期饮用,水中的亚硝酸盐将和蛋白质结合形成亚硝胺,这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氨氮对水生物起危害作用的主要是游离氨,其毒性比铵盐大几十倍,并随碱性的增强而增大。氨氮毒性与池水的pH值及水温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pH值及水温愈高,毒性愈强,对鱼的危害类似于亚硝酸盐,氨氮对水生物的危害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慢性氨氮中毒危害为:摄食降低,生长减慢,组织损伤,降低氧在组织间的输送。鱼类对水中氨氮比较敏感,当氨氮含量高时会导致鱼类死亡。急性氨氮中毒危害为:水生物表现亢奋、在水中丧失平衡、抽搐,严重者甚至死亡,因此在进行废水处理时尤其时含氨氮重金属废水,则非常需要进行氨氮的脱除工作,因而对于含氨氮重金属废水氨氮脱除系统则有着一定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含氨氮重金属废水氨氮脱除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氨氮重金属废水氨氮脱除系统,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一侧设置有好氧腔(2),且机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与好氧腔(2)相连通的进水管(3),所述好氧腔(2)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上设置有曝气架(5),所述机体(1)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上设置有驱动端与曝气架(5)相连通的曝气机(8),所述好氧腔(2)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反应架(9),所述第一反应架(9)内设置有第一反应层(10),所述机体(1)的顶部设置有与好氧腔(2)相连通的气孔(11),所述好氧腔(2)一侧位置连通设置有缓冲腔(12),所述缓冲腔(12)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氨氮重金属废水氨氮脱除系统,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一侧设置有好氧腔(2),且机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与好氧腔(2)相连通的进水管(3),所述好氧腔(2)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上设置有曝气架(5),所述机体(1)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上设置有驱动端与曝气架(5)相连通的曝气机(8),所述好氧腔(2)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反应架(9),所述第一反应架(9)内设置有第一反应层(10),所述机体(1)的顶部设置有与好氧腔(2)相连通的气孔(11),所述好氧腔(2)一侧位置连通设置有缓冲腔(12),所述缓冲腔(12)的一侧设置有厌氧腔(14),所述厌氧腔(14)内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15),且厌氧腔(14)的内壁两侧与第二隔板(15)的外表面两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反应架(16),两个所述第二反应架(16)内均设置有第二反应层(17),所述机体(1)的顶部设置有抽气泵(18),所述抽气泵(18)的驱动端设置有与厌氧腔(14)顶部相连通的气管(19),所述气管(19)上设置有气液分离器(20),所述机体(1)的顶部设置有储气罐(21),所述抽气泵(18)的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龙徐波杨玉方颖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善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