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氧树脂生产中副产固体氯化钠的分离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通过氯化钠分离膜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中可转动的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有搅拌桨,所述上腔室上还设有氯化钠清洗系统、氯化钠烘干系统、进料口和排料口,所述下腔室上设有出液口。该装置能将环氧树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氯化钠分离出来,实现从源头减少高含盐废水排放,既可以提高环氧树脂产品品质,又可以降低生产升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氧树脂生产中副产固体氯化钠的分离装置
本技术属于氯化钠分离
,尤其涉及一种环氧树脂生产中副产固体氯化钠的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环氧树脂生产过程中副产物氯化钠以固体分散在反应体系中,氯化钠的存在有较多负面作用:一是分散在反应体系中的固体氯化钠易与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胶粒吸附,形成较大粒径的胶粒团聚,影响活化分子之间的有效碰撞,降低反应体系的分散效果,从而影响反应过程的传质程度;二是,在现有工艺中,普遍采用水溶法除去氯化钠的方式会产生大量的高盐废水,高盐废水后处理难度大,处理成本高。随着国家对高盐废水零排放政策的实施,一般企业难以承受高盐废水高昂的处理成本。在现有工艺中,普遍采用水洗的方法除去副产物氯化钠,最终形成大量的饱和氯化钠废水需要外排,废水COD高,中国专利CN102199275A中含氯化钠废水废水COD达到20000mg/L,中国专利CN106277532A中,每生产一吨环氧树脂产生21~23%的含盐废水1.5~1.7吨。由于含氯化钠废水无法直接进行生化处理,后期主要采用多效蒸发浓缩结晶、MVR蒸发结晶、芬顿氧化等工艺,蒸发浓缩结晶工艺能耗较高,处理成本采用大,中国专利CN104086040A中,多效蒸发工艺COD去除率为80%,不能实现达标排放,中国专利CN105712580A中,蒸发工艺处理成本为200~400元/吨,中国专利CN206843265U中介绍芬顿工艺每处理100mg/LCOD需要1元人民币,增加了企业负担,严重制约树脂环氧树脂生产技术的突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氧树脂生产中副产固体氯化钠的分离装置。该装置能将环氧树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氯化钠分离出来,实现从源头减少高含盐废水排放,既可以提高环氧树脂产品品质,又可以降低生产升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氧树脂生产中副产固体氯化钠的分离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通过氯化钠分离膜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中可转动的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有搅拌桨,所述上腔室上还设有氯化钠清洗系统、氯化钠烘干系统、进料口和排料口,所述下腔室上设有出液口。具体的,所述氯化钠烘干系统包括热风发生器,所述搅拌轴中设有与所述热风发生器连通的流道,所述搅拌桨上布设有与所述流道连通的所述热风喷口。具体的,所述壳体上还设有催化剂投加箱,所述催化剂投加箱的催化剂出口与所述流道对接。具体的,所述氯化钠清洗系统包括喷淋头、增压泵和喷淋液箱,所述喷淋头设置在所述上腔室的顶部,并通过管道依次与所述增压泵和喷淋液箱连接。具体的,所述搅拌轴从所述壳体的顶端穿出与搅拌电机连接。具体的,所述壳体上还设有带动所述搅拌轴相对所述壳体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具体的,所述升降机构为液压缸或气压缸。具体的,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滚轮。具体的,所述上腔室中设有液位检测传感器。具体的,所述氯化钠分离膜的底部设有支撑筛板,所述支撑筛板与所述下腔室的底部之间设有支撑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能将环氧树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氯化钠分离出来,实现从源头减少高含盐废水排放,既可以提高环氧树脂产品品质,又可以降低生产升本,降低废水排量,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1-壳体;101-上腔室;102-下腔室;2-氯化钠分离膜;3-搅拌轴;4-搅拌桨;5-氯化钠清洗系统;6-进料口;7-排料口;8-出液口;9-流道;10-催化剂投加箱;11-液位检测传感器;12-搅拌电机;13-齿轮传动机构;14-升降机构;15-滚轮;16-支撑筛板;17-支撑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参见图1,一种环氧树脂生产中副产固体氯化钠的分离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腔通过氯化钠分离膜2分隔为上腔室101和下腔室102,上腔室101中可转动的设有搅拌轴3,搅拌轴3上设有搅拌桨4,上腔室101上还设有氯化钠清洗系统5、氯化钠烘干系统(图中未示出)、进料口6和排料口7,下腔室102上设有出液口8,进料口6上设有进料机构,排料口7上设有排料机构。在本实施例中,含有固体氯化钠的料液从进料口6进入上腔室101中,搅拌轴3对上腔室101中的料液进行搅拌分离,料液中的固体氯化钠通过氯化钠分离膜2分隔而被截留在上腔室101中,余下的溶液进入下腔室102中并经出液口8排出,固体氯化钠分离后,氯化钠清洗系统5向上腔室101中投放清洗剂,搅拌轴3对固体氯化钠进行搅拌清洗,清洗后的氯化钠通过烘干系统烘干并从排料口7排出。其中,清洗剂可以采用羟基醚、羰基、烃基化合物。本实施例能将环氧树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氯化钠分离出来,实现从源头减少高含盐废水排放,既可以提高环氧树脂产品品质,又可以降低生产升本,分离出的固体氯化钠经过盐解催化后得到满足离子膜电解的固体氯化钠,实现环氧树脂生产过程中的Na+全过程循环,达到生产企业清洁生产需求,同时满足国家环保政策的要求。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设计中,氯化钠干燥系统包括热风发生器,搅拌轴3中设有与热风发生器连通的流道9,搅拌桨4上布设有与流道9连通的热风喷口(图中未示出),热风发生器产生的热风经流道9从搅拌桨4上的热风喷口(图中未示出)喷出。本实施例中的搅拌轴3在分散物料的同时,还可以对物料进行加热,以加快对物料的干燥速度,相比在壳体1上直接设置加热器,氯化钠受热更加均匀。具体的,氯化钠清洗系统5包括喷淋头、增压泵和喷淋液箱,喷淋头设置在上腔室101的顶部,并通过管道依次与增压泵和喷淋液箱连接,喷淋液箱内的洗涤剂在增压泵的泵压作用下从喷淋头喷出均匀的喷洒在上腔室101中的氯化钠上。实施例2参见图1,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在壳体1上还设有催化剂投加箱10,催化剂投加箱10的催化剂出口通过管道与流道9对接,在管道上设置有控制阀门,催化剂投加箱10中的液态催化剂依次经过搅拌轴3上的流道9和搅拌桨4上的热风喷口进入上腔室101中,并在搅拌轴3的搅拌作用下与氯化钠均匀混合。其中,催化剂可以采用甲基三辛基氯化铵、氯酸钠、高锰酸钾、四丁基硫酸铵、氢氧化钠或四丁基六氟磷酸铵。本实施例中的搅拌轴3在分散物料和加热的同时,还可以对物料进行催化剂预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氧树脂生产中副产固体氯化钠的分离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腔通过氯化钠分离膜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中可转动的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有搅拌桨,所述上腔室上还设有氯化钠清洗系统、氯化钠烘干系统、进料口和排料口,所述下腔室上设有出液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氧树脂生产中副产固体氯化钠的分离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腔通过氯化钠分离膜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中可转动的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有搅拌桨,所述上腔室上还设有氯化钠清洗系统、氯化钠烘干系统、进料口和排料口,所述下腔室上设有出液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钠烘干系统包括热风发生器,所述搅拌轴中设有与所述热风发生器连通的流道,所述搅拌桨上布设有与所述流道连通的所述热风喷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有催化剂投加箱,所述催化剂投加箱的催化剂出口与所述流道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钠清洗系统包括喷淋头、增压泵和喷淋液箱,所述喷淋头设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卫章,任六波,周江明,贺涛,陈星,龚河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巴陵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