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防撞式无人机壳体防撞系统,包括机器主体,所述机器主体的底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缓冲防护装置,所述机器主体的底端对称转动连接有固定支撑装置,且所述固定支撑装置位于缓冲防护装置的侧端,所述固定支撑装置包括复位弹簧、转动支撑柱、转动固定板、活动插板、辅助滚动轮和U型支撑架,所述复位弹簧对称固定连接在U型支撑架与U型支撑架的内侧底部,所述转动支撑柱对称固定连接在U型支撑架的两端顶部,所述转动固定板对称转动连接在U型支撑架的内部,所述活动插板对称固定连接在转动固定板的侧端上。通过机器主体、固定支撑装置和缓冲防护装置的设置,实现了可将无人机降落缓冲和便于检修和防撞的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撞式无人机壳体防撞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防撞式无人机壳体防撞系统。
技术介绍
无人机是通过无线电遥控设备或机载计算机程控系统进行操控的不载人飞行器,目前,随着无人机技术逐渐成熟,使得制造成本和进入门槛降低,在现实生活中,无人机可用于拍摄、农业、表演等
,通过无人机的设置,可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曾添生活乐趣,而现有的无人机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现有的无人机在降落时,由于底部的支撑架是固定式的,当无人机以不平稳的速度向下降落时,会产生冲击力,使得无人机在与地面接触时,可能出现撞击损坏的现象。二,当无人机每次完成飞行工作时,使用者都会对浆翼进行检查,且现有的无人机浆翼附近安装有防撞板,使得使用者在检查浆翼时,需要再次将防撞板卸下,因此需要一种设备对上述问题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撞式无人机壳体防撞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撞式无人机壳体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主体,所述机器主体的底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缓冲防护装置,所述机器主体的底端对称转动连接有固定支撑装置,且所述固定支撑装置位于缓冲防护装置的侧端,所述固定支撑装置包括复位弹簧、转动支撑柱、转动固定板、活动插板、辅助滚动轮和U型支撑架,所述复位弹簧对称固定连接在U型支撑架与U型支撑架的内侧底部,所述转动支撑柱对称固定连接在U型支撑架的两端顶部,所述转动固定板对称转动连接在U型支撑架的内部,所述活动插板对称固定连接在转动固定板的侧端上,所述辅助滚动轮对称转动连接在U型支撑架的底端内部。具体的,所述机器主体包括机壳外罩、无人机主体、螺旋桨架、升降防护装置和螺旋叶片,所述无人机主体固定连接在机壳外罩的内部,所述螺旋桨架对称固定连接在机壳外罩的两侧中心,所述螺旋叶片对称固定安装在螺旋桨架远离无人机主体的一端顶部,所述升降防护装置固定连接在螺旋桨架背离无人机主体的一端,且所述升降防护装置位于螺旋叶片的外侧。具体的,所述升降防护装置包括第一活塞挡板、固定连接杆、第二活塞挡板、防护支板、固定气缸板、支撑连接杆、L型连接臂和U型气缸,所述防护支板固定连接在支撑连接杆的顶端,所述支撑连接杆等距滑动插接在固定气缸板的内部,所述第二活塞挡板对称固定连接在固定连接杆的一端上,所述第一活塞挡板对称固定连接在固定连接杆的另一端上,且所述第二活塞挡板滑动插接在固定气缸板的内部,所述第一活塞挡板滑动插接在U型气缸的内部,所述L型连接臂对称固定焊接在U型气缸的侧端上。具体的,所述缓冲防护装置包括连接顶杆、连接插杆、固定套筒、辅助弹簧、顶板、转动插杆和接触底座,所述连接顶杆固定连接在顶板的底端中心,所述转动插杆固定连接在接触底座的顶端中心,且所述转动插杆转动连接在连接顶杆的底端内部,所述固定套筒对称固定连接在接触底座的顶端,且所述固定套筒呈环形分布,所述连接插杆固定连接在顶板的底端,且所述连接插杆呈环形分布,所述连接插杆滑动插接在固定套筒的内部,所述辅助弹簧对称固定连接在顶板与接触底座之间,且所述辅助弹簧位于固定套筒的外圈上。具体的,所述机壳外罩的底端对称开设有转动槽,且转动槽的内部呈45°斜坡设置,所述转动槽的宽度大于U型支撑架的宽度,所述转动槽的内部对称开设有支撑孔,且所述转动支撑柱转动连接在支撑孔的内部,所述U型支撑架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与转动固定板相适配的转动孔,且所述转动固定板转动连接在转动孔的内部,所述防护支板的材质为塑料,所述固定气缸板、U型气缸的侧端分别开设有与第二活塞挡板、第一活塞挡板和活动插板相适配的插孔,所述连接顶杆的底端内部开设有与转动插杆相适配的圆珠孔,所述接触底座的底端呈圆弧状。具体的,所述顶板对称固定连接在机壳外罩的底端,所述固定气缸板和L型连接臂分别固定连接在螺旋桨架侧端和机壳外罩的底端,所述U型支撑架对称转动连接在机壳外罩的底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撞式无人机壳体防撞系统,通过缓冲防护装置对称固定连接在机器主体的底端,且缓冲防护装置内部固定安装有缓冲装置,当机器主体向下降落时,缓冲防护装置会第一时间与地面接触,从而可通过缓冲装置减少机器主体与地面的撞击力度,通过缓冲防护装置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装置,且转动装置周围安装有防护装置,通过转动装置的设置,可允许缓冲防护装置从任意角度进行撞击缓冲工作,通过防护装置的设置,使得转动装置在完成工作后及时的回复原位。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撞式无人机壳体防撞系统,通过固定支撑装置对称转动连接在机器主体的底端,且机器主体的底端内部开设有与固定支撑装置适配的插槽,且插槽的内部呈特殊角度,使得固定支撑装置始终向外支撑,通过固定支撑装置内部固定连接有复位装置,当机器主体在上升时,复位装置会带动固定支撑装置向内收拢,使得可带动机器主体内部的装置进行启动,当机器主体下降与地面接触时,固定支撑装置会向外摊开,通过固定支撑装置的设置,使得可稳定的支撑机器主体完成降落工作,且固定支撑装置的内部安装有转动装置,通过转动装置的设置,可提升固定支撑装置在向外摊开时的顺畅性,通过机器主体内部固定连接有提升装置,当机器主体与地面接触时,提升装置会向下移动,便于使用者观察浆翼,当机器主体上升至空中时,机器主体内部的提升装置会向上移动,使得可进行浆翼防护工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本专利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体底端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机器主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升降防护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缓冲防护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支撑装置、2-机器主体、3-缓冲防护装置、11-复位弹簧、12-转动支撑柱、13-转动固定板、14-活动插板、15-辅助滚动轮、16-U型支撑架、21-机壳外罩、22-无人机主体、23-螺旋桨架、24-升降防护装置、25-螺旋叶片、241-第一活塞挡板、242-固定连接杆、243-第二活塞挡板、244-防护支板、245-固定气缸、246-支撑连接杆、247-L型连接臂、248-U型气缸、31-连接顶杆、32-连接插杆、33-固定套筒、34-辅助弹簧、35-顶板、36-转动插杆、37-接触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撞式无人机壳体防撞系统,包括包括机器主体2,机器主体2的底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缓冲防护装置3,机器主体2的底端对称转动连接有固定支撑装置1,且固定支撑装置1位于缓冲防护装置3的侧端,固定支撑装置1包括复位弹簧11、转动支撑柱12、转动固定板13、活动插板14、辅助滚动轮15和U型支撑架16,复位弹簧11对称固定连接在U型支撑架16与U型支撑架16的内侧底部,转动支撑柱12对称固定连接在U型支撑架16的两端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撞式无人机壳体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主体(2),所述机器主体(2)的底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缓冲防护装置(3),所述机器主体(2)的底端对称转动连接有固定支撑装置(1),且所述固定支撑装置(1)位于缓冲防护装置(3)的侧端,所述固定支撑装置(1)包括复位弹簧(11)、转动支撑柱(12)、转动固定板(13)、活动插板(14)、辅助滚动轮(15)和U型支撑架(16),所述复位弹簧(11)对称固定连接在U型支撑架(16)与U型支撑架(16)的内侧底部,所述转动支撑柱(12)对称固定连接在U型支撑架(16)的两端顶部,所述转动固定板(13)对称转动连接在U型支撑架(16)的内部,所述活动插板(14)对称固定连接在转动固定板(13)的侧端上,所述辅助滚动轮(15)对称转动连接在U型支撑架(16)的底端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式无人机壳体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主体(2),所述机器主体(2)的底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缓冲防护装置(3),所述机器主体(2)的底端对称转动连接有固定支撑装置(1),且所述固定支撑装置(1)位于缓冲防护装置(3)的侧端,所述固定支撑装置(1)包括复位弹簧(11)、转动支撑柱(12)、转动固定板(13)、活动插板(14)、辅助滚动轮(15)和U型支撑架(16),所述复位弹簧(11)对称固定连接在U型支撑架(16)与U型支撑架(16)的内侧底部,所述转动支撑柱(12)对称固定连接在U型支撑架(16)的两端顶部,所述转动固定板(13)对称转动连接在U型支撑架(16)的内部,所述活动插板(14)对称固定连接在转动固定板(13)的侧端上,所述辅助滚动轮(15)对称转动连接在U型支撑架(16)的底端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式无人机壳体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主体(2)包括机壳外罩(21)、无人机主体(22)、螺旋桨架(23)、升降防护装置(24)和螺旋叶片(25),所述无人机主体(22)固定连接在机壳外罩(21)的内部,所述螺旋桨架(23)对称固定连接在机壳外罩(21)的两侧中心,所述螺旋叶片(25)对称固定安装在螺旋桨架(23)远离无人机主体(22)的一端顶部,所述升降防护装置(24)固定连接在螺旋桨架(23)背离无人机主体(22)的一端,且所述升降防护装置(24)位于螺旋叶片(25)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撞式无人机壳体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防护装置(24)包括第一活塞挡板(241)、固定连接杆(242)、第二活塞挡板(243)、防护支板(244)、固定气缸板(245)、支撑连接杆(246)、L型连接臂(247)和U型气缸(248),所述防护支板(244)固定连接在支撑连接杆(246)的顶端,所述支撑连接杆(246)等距滑动插接在固定气缸板(245)的内部,所述第二活塞挡板(243)对称固定连接在固定连接杆(242)的一端上,所述第一活塞挡板(241)对称固定连接在固定连接杆(242)的另一端上,且所述第二活塞挡板(243)滑动插接在固定气缸板(245)的内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樑,吉玮,梁中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航安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