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绘六旋翼无人机的相机防护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外壁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一端插接有筒体,所述筒体的底部外壁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底部外壁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横截面为陀螺型,且防护罩的顶部内壁设置有斜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无人机携带相机本体进行拍摄时,相机本体外侧的防护罩由于横截面为陀螺型,因此可以起到良好的风向导流效果,避免外界的风力对相机本体的拍摄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防护罩内部开设的通孔可以对风力进行导流,而通过防护罩两侧外壁的反光镜的反光效果,可以对空中的鸟类起到良好驱赶作用,避免其与相机本体发生碰撞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绘六旋翼无人机的相机防护机构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尤其涉及一种测绘六旋翼无人机的相机防护机构。
技术介绍
无人机是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同时它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现有的测绘和植保无人机上都装有相机,但是现有的无人机大多都不具有驱鸟结构,从而导致无人机相机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空中鸟类的撞击导致其受到损坏无法使用,给人们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因此,亟需一种测绘六旋翼无人机的相机防护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测绘六旋翼无人机的相机防护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测绘六旋翼无人机的相机防护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外壁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一端插接有筒体,所述筒体的底部外壁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底部外壁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横截面为陀螺型,且防护罩的顶部内壁设置有斜杆,所述斜杆远离防护罩的一端外壁设置有相机本体,且防护罩的一侧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通孔,所述防护罩的两侧外壁均设置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外壁设置有反光镜。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外壁开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优选的,所述筒体的两侧内壁均开有滑槽,且滑槽的一侧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优选的,所述滑块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一端外壁通过螺栓连接在连接杆的一侧外壁上。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外壁设置有第二磁块,且筒体的底部内壁设置有第一磁块,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之间相互排斥。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外壁设置有轴承座,且固定柱的一端与轴承座的一侧内壁之间形成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外壁设置有固定框,且固定框的两侧内壁均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加强杆,加强杆远离转轴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反光镜的一侧外壁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的防护罩、相机本体、连接杆、通孔、连接板和反光镜,在无人机携带相机本体进行拍摄时,相机本体外侧的防护罩由于横截面为陀螺型,因此可以起到良好的风向导流效果,避免外界的风力对相机本体的拍摄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防护罩内部开设的通孔可以对风力进行导流,而通过防护罩两侧外壁的反光镜的反光效果,可以对空中的鸟类起到良好驱赶作用,避免其与相机本体发生碰撞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2.通过设置的连接杆、滑槽、滑块、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在无人机进行起降工作时相机本体会受到震动,此时连接杆一端的第一磁块与筒体底部的第二磁块由于相互排斥从而会起到良好的减震缓冲的作用,同时在连接杆进行移动的过程中,滑块会在滑槽内部进行滑动,从而保证了连接杆的稳定运行。3.通过设置的轴承座、加强杆、固定框、转轴和反光镜,在无人机飞行的过程中,由于固定柱的一端与轴承座之间形成转动连接,因此可以带动反光镜进行转动,同时反光镜的一端与转轴之间形成固定连接,而转轴与固定框的两侧内壁形成转动连接,因此在无人机飞行的过程中,反光镜可以进行多角度的调节,从而扩大装置的驱鸟范围,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驱鸟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测绘六旋翼无人机的相机防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测绘六旋翼无人机的相机防护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测绘六旋翼无人机的相机防护机构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测绘六旋翼无人机的相机防护机构的固定框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板、2连接杆、3固定螺杆、4通孔、5防护罩、6相机本体、7固定杆、8连接板、9反光镜、10固定板、11筒体、12第一磁块、13滑槽、14滑块、15第二磁块、16轴承座、17固定框、18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图1-3,一种测绘六旋翼无人机的相机防护机构,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杆2,且连接杆2的一端插接有筒体11,筒体11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固定板10,且固定板10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防护罩5,防护罩5的横截面为陀螺型,且防护罩5的顶部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斜杆7,斜杆7远离防护罩5的一端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相机本体6,且防护罩5的一侧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通孔4,防护罩5的两侧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板8,且连接板8的一侧外壁焊接有固定柱,固定柱的一端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反光镜9。本技术中,安装板1的顶部外壁开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3,筒体11的两侧内壁均开有滑槽13,且滑槽13的一侧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14,滑块14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一端外壁通过螺栓连接在连接杆2的一侧外壁上,连接杆2的底部外壁设置有第二磁块15,且筒体11的底部内壁设置有第一磁块12,第一磁块12与第二磁块15之间相互排斥。工作原理:在无人机携带相机本体6进行拍摄时,相机本体6外侧的防护罩5由于横截面为陀螺型,因此可以起到良好的风向导流效果,避免外界的风力对相机本体6的拍摄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防护罩5内部开设的通孔4可以对风力进行导流,而通过防护罩5两侧外壁的反光镜9的反光效果,可以对空中的鸟类起到良好驱赶作用,避免其与相机本体6发生碰撞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在无人机进行起降工作时相机本体6会受到震动,此时连接杆2一端的第一磁块12与筒体11底部的第二磁块15由于相互排斥从而会起到良好的减震缓冲的作用,同时在连接杆2进行移动的过程中,滑块14会在滑槽13内部进行滑动,从而保证了连接杆2的稳定运行。实施例2参照图4,一种测绘六旋翼无人机的相机防护机构,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连接板8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轴承座16,且固定柱的一端与轴承座16的一侧内壁之间形成转动连接,固定柱的一端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固定框17,且固定框17的两侧内壁均转动连接有转轴18,转轴18的一侧外壁焊接有加强杆,加强杆远离转轴18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反光镜9的一侧外壁上。工作原理:在无人机飞行的过程中,由于固定柱的一端与轴承座16之间形成转动连接,因此可以带动反光镜9进行转动,同时反光镜9的一端与转轴18之间形成固定连接,而转轴18与固定框17的两侧内壁形成转动连接,因此在无人机飞行的过程中,反光镜9可以进行多角度的调节,从而扩大装置的驱鸟范围,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驱鸟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绘六旋翼无人机的相机防护机构,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底部外壁设置有连接杆(2),且连接杆(2)的一端插接有筒体(11),所述筒体(11)的底部外壁设置有固定板(10),且固定板(10)的底部外壁设置有防护罩(5),所述防护罩(5)的横截面为陀螺型,且防护罩(5)的顶部内壁设置有斜杆(7),所述斜杆(7)远离防护罩(5)的一端外壁设置有相机本体(6),且防护罩(5)的一侧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通孔(4),所述防护罩(5)的两侧外壁均设置有连接板(8),且连接板(8)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外壁设置有反光镜(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绘六旋翼无人机的相机防护机构,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底部外壁设置有连接杆(2),且连接杆(2)的一端插接有筒体(11),所述筒体(11)的底部外壁设置有固定板(10),且固定板(10)的底部外壁设置有防护罩(5),所述防护罩(5)的横截面为陀螺型,且防护罩(5)的顶部内壁设置有斜杆(7),所述斜杆(7)远离防护罩(5)的一端外壁设置有相机本体(6),且防护罩(5)的一侧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通孔(4),所述防护罩(5)的两侧外壁均设置有连接板(8),且连接板(8)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外壁设置有反光镜(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六旋翼无人机的相机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顶部外壁开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测绘六旋翼无人机的相机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1)的两侧内壁均开有滑槽(13),且滑槽(13)的一侧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昱洋,雷阳,曲以春,苏志军,刘兴春,秦玉刚,谭忠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二零二三部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