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资源复合利用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292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体资源复合利用平台,包括:气囊转向机构,用于在接收到副驾存在命令时,将副驾驶座位的前方的气囊的开启方向保持面对副驾驶座位,还用于在接收到副驾不存在命令时,将副驾驶座位的前方的气囊的开启方向转向以从主驾驶座位的侧面面对主驾驶座位;振动检测机构,用于在发动机处于工作状态下实现对汽车车身的振动检测,以获得最大振动幅值,否则结束对汽车车身的振动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单体资源复合利用平台设计紧凑、操作方便。由于能够在汽车被撞击时检测副驾驶人员的存在情况以决定副驾驶前方气囊的开启方向使得将副驾驶前方气囊面对副驾驶座位或者主驾驶座位,从而有效防护了汽车乘坐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体资源复合利用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全气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体资源复合利用平台。
技术介绍
电子安全气囊(electroniccontrolofsafetyairbag)是一种被动安全性(见汽车安全性能)的保护系统,他与座椅安全带配合使用,可以为乘员提供有效的防撞保护。在汽车相撞时,汽车安全气囊可使头部受伤率减少25%,面部受伤率减少80%左右。安全气囊最早是由赫特里克于1953年8月提出,并获得了美国专利。随着各国车辆安全标准的制定,安全气囊的装备率越来越高。欧洲及美、日等国家汽车上的安全气囊的装备率已达到近100%。安全气囊主要由安全气囊传感器、防撞安全气囊及电子控制装置等组成。驾驶员侧防撞安全气囊装置在方向盘中;乘员侧防撞安全气囊装置一般装在仪表板上。安全气囊传感器分别安装在驾驶室间隔板左、右侧及中部;中部的安全气囊传感器和安全气囊系统与电子控制装置安装在一起。气囊组件主要由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和点火器等组成。电子控制装置如用来进行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诊断安全气囊的可靠性,保证在达到预设的数值时,及时发出点火信号,而且正时点火,保证驱动气体发生器有足够大的驱动电流等。目前,在汽车的乘坐人员防护设计中,主驾驶的安全气囊只针对主驾驶,副驾驶的安全气囊只针对副驾驶,导致在汽车被撞击而副驾驶处不存在乘坐人员时,副驾驶的安全气囊未被打开或者打开后起不到对汽车乘坐人员的安全防护作用,造成安全资源的严重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相关领域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体资源复合利用平台,能够在汽车被撞击时检测副驾驶人员的存在情况以决定副驾驶前方气囊的开启方向使得将副驾驶前方气囊面对副驾驶座位或者主驾驶座位,从而有效防护了汽车副驾驶座位以及主驾驶座位的人员的人身安全。为此,本专利技术至少需要具备以下几处关键的专利技术点:(1)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振动超限时启动对汽车副驾驶座位上的人员的存在性检测,以避免执行过多的无效检测;(2)基于汽车行驶过程中副驾驶人员的存在情况决定副驾驶前方气囊的开启方向使得将副驾驶前方气囊面对副驾驶座位或者主驾驶座位,从而充分利用了汽车现有的安全防护资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单体资源复合利用平台,所述平台包括:气囊转向机构,用于在接收到副驾存在命令时,将副驾驶座位的前方的气囊的开启方向保持面对副驾驶座位,还用于在接收到副驾不存在命令时,将副驾驶座位的前方的气囊的开启方向转向以从主驾驶座位的侧面面对主驾驶座位;振动检测机构,设置在汽车车身上,与发动机连接,用于在发动机处于工作状态下实现对汽车车身的振动检测,以获得最大振动幅值,还用于在发动机未处于工作状态下结束对汽车车身的振动检测;视觉采集设备,设置在汽车内部的副驾驶座位的前方,与所述振动检测机构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的最大振动幅值超限时,采集副驾驶座位所在环境的图像数据以作为座位环境图像输出,否则,停止所述座位环境图像的采集动作;存在检测机构,分别与所述气囊转向机构和所述视觉采集设备连接,用于在所述座位环境图像中的检测到的人体目标占据所述座位环境图像的面积的比例超限时,发出副驾存在命令;气囊,设置在副驾驶座位的前方,其前方设置有所述可转向气囊基座;其中,所述存在检测机构包括人体识别设备、比例分析子设备和命令触发子设备;其中,所述存在检测机构还用于在所述座位环境图像中的检测到的最大人体目标占据所述座位环境图像的面积的比例未超限时,发出副驾不存在命令;其中,所述气囊转向机构包括可转向气囊基座,设置在副驾驶座位的前方的气囊的前方,用于在水平面上执行转向以带动气囊使得气囊的开启方向转向以从主驾驶座位的侧面面对主驾驶座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单体资源复合利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一种如上述的单体资源复合利用平台,用于基于汽车行驶过程中副驾驶人员的存在情况决定副驾驶前方气囊的开启方向以充分利用汽车现有的安全防护资源。本专利技术的单体资源复合利用平台设计紧凑、操作方便。由于能够在汽车被撞击时检测副驾驶人员的存在情况以决定副驾驶前方气囊的开启方向使得将副驾驶前方气囊面对副驾驶座位或者主驾驶座位,从而有效防护了汽车乘坐人员的人身安全。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描述,其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示出的单体资源复合利用平台的工作场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单体资源复合利用平台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驾驶辅助系统有车道保持辅助系统、自动泊车辅助系统、刹车辅助系统、倒车辅助系统和行车辅助系统。例如,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对行驶时保持车道提供支持。借助一个摄像头识别行驶车道的标志线。如果车辆接近识别到的标记线并可能脱离行驶车道,那么会通过方向盘的振动提请驾驶员注意。如果车道保持辅助系统识别到本车道两侧的标记线,那么系统处于待命状态。这通过组合仪表盘中的绿色指示灯显示。当系统处于待命状态下,如果在跃过标记线前打了转向灯,那么就不会有警告,因为系统接受有目的的换道。由于该系统是为在高速公路和和条件良好的乡间公路上行驶而设计的,因此他在车速约高于65km/h才开始工作。目前,在汽车的乘坐人员防护设计中,主驾驶的安全气囊只针对主驾驶,副驾驶的安全气囊只针对副驾驶,导致在汽车被撞击而副驾驶处不存在乘坐人员时,副驾驶的安全气囊未被打开或者打开后起不到对汽车乘坐人员的安全防护作用,造成安全资源的严重浪费。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搭建了一种单体资源复合利用平台,能够有效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示出的单体资源复合利用平台的工作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汽车内部包括主驾驶座位的前方的气囊①,副驾驶座位的前方的气囊②以及车门内部的侧方气囊③,每一种气囊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以上。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示出的单体资源复合利用平台包括:气囊转向机构,用于在接收到副驾存在命令时,将副驾驶座位的前方的气囊的开启方向保持面对副驾驶座位,还用于在接收到副驾不存在命令时,将副驾驶座位的前方的气囊的开启方向转向以从主驾驶座位的侧面面对主驾驶座位;振动检测机构,设置在汽车车身上,与发动机连接,用于在发动机处于工作状态下实现对汽车车身的振动检测,以获得最大振动幅值,还用于在发动机未处于工作状态下结束对汽车车身的振动检测;视觉采集设备,设置在汽车内部的副驾驶座位的前方,与所述振动检测机构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的最大振动幅值超限时,采集副驾驶座位所在环境的图像数据以作为座位环境图像输出,否则,停止所述座位环境图像的采集动作;存在检测机构,分别与所述气囊转向机构和所述视觉采集设备连接,用于在所述座位环境图像中的检测到的人体目标占据所述座位环境图像的面积的比例超限时,发出副驾存在命令;气囊,设置在副驾驶座位的前方,其前方设置有所述可转向气囊基座;其中,所述存在检测机构包括人体识别设备、比例分析子设备和命令触发子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体资源复合利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包括:/n气囊转向机构,用于在接收到副驾存在命令时,将副驾驶座位的前方的气囊的开启方向保持面对副驾驶座位,还用于在接收到副驾不存在命令时,将副驾驶座位的前方的气囊的开启方向转向以从主驾驶座位的侧面面对主驾驶座位;/n振动检测机构,设置在汽车车身上,与发动机连接,用于在发动机处于工作状态下实现对汽车车身的振动检测,以获得最大振动幅值,还用于在发动机未处于工作状态下结束对汽车车身的振动检测;/n视觉采集设备,设置在汽车内部的副驾驶座位的前方,与所述振动检测机构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的最大振动幅值超限时,采集副驾驶座位所在环境的图像数据以作为座位环境图像输出,否则,停止所述座位环境图像的采集动作;/n存在检测机构,分别与所述气囊转向机构和所述视觉采集设备连接,用于在所述座位环境图像中的检测到的人体目标占据所述座位环境图像的面积的比例超限时,发出副驾存在命令;/n气囊,设置在副驾驶座位的前方,其前方设置有所述可转向气囊基座;/n其中,所述存在检测机构包括人体识别设备、比例分析子设备和命令触发子设备;/n其中,所述存在检测机构还用于在所述座位环境图像中的检测到的最大人体目标占据所述座位环境图像的面积的比例未超限时,发出副驾不存在命令;/n其中,所述气囊转向机构包括可转向气囊基座,设置在副驾驶座位的前方的气囊的前方,用于在水平面上执行转向以带动气囊使得气囊的开启方向转向以从主驾驶座位的侧面面对主驾驶座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体资源复合利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包括:
气囊转向机构,用于在接收到副驾存在命令时,将副驾驶座位的前方的气囊的开启方向保持面对副驾驶座位,还用于在接收到副驾不存在命令时,将副驾驶座位的前方的气囊的开启方向转向以从主驾驶座位的侧面面对主驾驶座位;
振动检测机构,设置在汽车车身上,与发动机连接,用于在发动机处于工作状态下实现对汽车车身的振动检测,以获得最大振动幅值,还用于在发动机未处于工作状态下结束对汽车车身的振动检测;
视觉采集设备,设置在汽车内部的副驾驶座位的前方,与所述振动检测机构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的最大振动幅值超限时,采集副驾驶座位所在环境的图像数据以作为座位环境图像输出,否则,停止所述座位环境图像的采集动作;
存在检测机构,分别与所述气囊转向机构和所述视觉采集设备连接,用于在所述座位环境图像中的检测到的人体目标占据所述座位环境图像的面积的比例超限时,发出副驾存在命令;
气囊,设置在副驾驶座位的前方,其前方设置有所述可转向气囊基座;
其中,所述存在检测机构包括人体识别设备、比例分析子设备和命令触发子设备;
其中,所述存在检测机构还用于在所述座位环境图像中的检测到的最大人体目标占据所述座位环境图像的面积的比例未超限时,发出副驾不存在命令;
其中,所述气囊转向机构包括可转向气囊基座,设置在副驾驶座位的前方的气囊的前方,用于在水平面上执行转向以带动气囊使得气囊的开启方向转向以从主驾驶座位的侧面面对主驾驶座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体资源复合利用平台,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存在检测机构中,所述人体识别设备用于基于人体坐姿姿态从所述座位环境图像中检测面积最大的人体目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体资源复合利用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比例分析子设备与所述人体识别设备连接,用于计算在所述座位环境图像中的检测到的最大人体目标占据所述座位环境图像的面积的比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体资源复合利用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命令触发子设备分别与所述比例分析子设备和所述气囊转向机构连接,用于在所述座位环境图像中的检测到的人体目标占据所述座位环境图像的面积的比例超限时,发出副驾存在命令,在所述座位环境图像中的检测到的最大人体目标占据所述座位环境图像的面积的比例未超限时,发出副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可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