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拍摄设备的减震支架和减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摄影器材
,特别是涉及一种拍摄设备的减震支架和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实现跟踪拍摄,通常将拍摄设备安装在小型跟拍车上,但是拍摄设备在跟拍车高速行进中拍摄时,无法消除车辆运动过程中的画面抖动问题,若想要在运动摄影过程中维持拍摄设备的稳定性,一般需要通过配置减震装置来使拍摄设备在运动状态下依然能够拍出稳定、清晰的画面。在现有技术中,减震装置存在减震臂重量大的问题,减震臂重量大会不便于运输,在拍摄过程中,也会增加负荷,而且当减震装置安装在小型跟拍车上时,减震装置的使用机位限制较大,并且在拍摄中,拍摄设备的抖动频率高,也没有限位装置,以保护拍摄设备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拍摄设备的减震支架和减震装置,能够很好解决拍摄设备在拍摄中抖动频率高的问题,维持拍摄设备的稳定性,确保拍摄画面的稳定和清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拍摄设备的减震支架,所述减震支架包括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第三连接臂和第四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与所述第四连接臂相互平行且在前后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三连接臂相互平行且在上下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臂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上端和所述第四连接臂的上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三连接臂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下端和所述第四连接臂的下端可转动地连接,使所述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三连接臂和所述第四连接臂之间相互连接构成四边形的连杆结构,所述减震支架还包括至少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拍摄设备的减震支架(1),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臂(11)、第二连接臂(12)、第三连接臂(13)和第四连接臂(14),所述第二连接臂(12)与所述第四连接臂(14)相互平行且在前后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臂(11)和所述第三连接臂(13)相互平行且在上下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臂(11)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臂(12)的上端和所述第四连接臂(14)的上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三连接臂(13)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臂(12)的下端和所述第四连接臂(14)的下端可转动地连接,使所述第一连接臂(11)、所述第二连接臂(12)、所述第三连接臂(13)和所述第四连接臂(14)之间相互连接构成四边形的连杆结构,所述减震支架(1)还包括至少一个弹性件(15)和至少一个阻尼器(16),所述弹性件(1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臂(11)和所述第三连接臂(13)连接,所述弹性件(15)和所述阻尼器(16)倾斜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臂(11)和所述第三连接臂(13)之间,所述阻尼器(16)包括导杆(161)和伸缩筒(162),所述阻尼器(16)的导杆(161)和伸缩筒(162)中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拍摄设备的减震支架(1),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臂(11)、第二连接臂(12)、第三连接臂(13)和第四连接臂(14),所述第二连接臂(12)与所述第四连接臂(14)相互平行且在前后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臂(11)和所述第三连接臂(13)相互平行且在上下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臂(11)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臂(12)的上端和所述第四连接臂(14)的上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三连接臂(13)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臂(12)的下端和所述第四连接臂(14)的下端可转动地连接,使所述第一连接臂(11)、所述第二连接臂(12)、所述第三连接臂(13)和所述第四连接臂(14)之间相互连接构成四边形的连杆结构,所述减震支架(1)还包括至少一个弹性件(15)和至少一个阻尼器(16),所述弹性件(1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臂(11)和所述第三连接臂(13)连接,所述弹性件(15)和所述阻尼器(16)倾斜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臂(11)和所述第三连接臂(13)之间,所述阻尼器(16)包括导杆(161)和伸缩筒(162),所述阻尼器(16)的导杆(161)和伸缩筒(162)中的其中一者与所述第一连接臂(11)可转动地连接,所述阻尼器(16)的导杆(161)和伸缩筒(162)中的另一者与所述第三连接臂(13)可转动地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设备的减震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11)和所述第三连接臂(13)的数量各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臂(11)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连接臂(12)和所述第四连接臂(14)的上端的左右两侧且绕同轴转动,两个所述第三连接臂(13)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连接臂(12)和所述第四连接臂(14)的下端的左右两侧且绕同轴转动,所述弹性件(15)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减震支架(1)在左右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弹性件(1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拍摄设备的减震支架(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臂(11)之间通过至少两个第一固定轴(111)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三连接臂(13)之间通过至少两个第三固定轴(131)相连接,所述阻尼器(16)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两个所述阻尼器(16)相互平行设置,且分别为第一阻尼器(16a)和第二阻尼器(16b),所述第一阻尼器(16a)的导杆(161)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三固定轴(131)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阻尼器(16a)的伸缩筒(162)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固定轴(111)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阻尼器(16b)的导杆(161)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固定轴(111)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阻尼器(16b)的伸缩筒(162)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三固定轴(131)可转动地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设备的减震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接臂(14)的上方位置设有用于对所述第一连接臂(11)进行限位以限制所述第一连接臂(11)的转动范围的限位装置(17),所述第四连接臂(14)的下方位置设有用于对所述第三连接臂(13)进行限位以限制所述第三连接臂(13)的转动范围的限位装置(17)。
5.一种拍摄设备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减震支架(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拍摄设备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还包括减震头(2),所述减震头(2)与所述减震支架(1)的后端通过转动装置(4)连接,所述转动装置(4)包括固定板(41)和转动板(42),所述固定板(41)与所述减震支架(1)的所述第二连接臂(12)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头(2)与所述转动板(42)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转动板(42)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固定板(41)上使所述转动板(42)和所述减震头(2)一起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板(41)转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拍摄设备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41)与所述转动板(42)之间通过旋拧件(43)进行连接,所述旋拧件(43)一端设有凸杆(431),所述固定板(41)设有固定孔(411),所述转动板(42)设有与所述固定孔(411)相对应的第一通孔(421),所述固定板(41)与所述转动板(42)之间设有顶推件(45),所述顶推件(45)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421)相对应的第二通孔(451),所述凸杆(431)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421)和所述第二通孔(451)之后拧紧固定在所述固定孔(421)中,且所述顶推件(45)固定于所述旋拧件(43)的凸杆(431)上;当拧松所述旋拧件(43)时,所述顶推件(45)跟随所述凸杆(431)一起移动并推动所述转动板(42)向远离所述固定板(41)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转动板(42)与所述固定板(41)脱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拍摄设备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41)上朝向所述转动板(42)凸出设有第一凸环部(412),所述第一凸环部(412)上套设有轴承(413),所述转动板(42)上朝向所述固定板(41)凸出设有第二凸环部(427),所述第二凸环部(427)内围成凹槽(420),所述第二凸环部(427)套设在所述轴承(413)上,所述第一凸环部(412)和所述轴承(413)伸入所述凹槽(420)内,所述第二凸环部(427)上设有多个凸起部(426),所述固定板(41)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部(426)相对应的多个凹陷部(410),所述多个凸起部(426)分别插入所述多个凹陷部(410)中。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拍摄设备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头(2)包括两个侧板(21),两个所述侧板(21)在左右方向相对设置,两个所述侧板(21)通过位于两个所述侧板(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乐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