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主充电的折叠式四旋翼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130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可自主充电的折叠式四旋翼无人机,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在机身下端面上设有防震支撑腿,在防震支撑腿的下端依次连接了连接棒、缓冲柱、底盘;在机身上连接有机翼;所述机翼包括机翼杆Ⅰ和机翼杆Ⅱ,机翼杆Ⅰ的前端与铰链连接、后端与机翼杆Ⅱ连接,机翼杆Ⅰ的截面小于机翼杆Ⅱ的截面,且机翼杆Ⅰ在靠近机身的一端外部套装有固定筒;固定筒在靠近机身的一端上设有卡扣,在机身上设有与卡扣相匹配的卡槽。当无人机在进行降落时,其下降的重力会使弹簧压缩,其完全落到地面上后,弹簧恢复原来的状态,对无人机起到一个减震和缓冲的作用;通过在机身顶部设置太阳能光板,可使无人机在无充电电源时利用太阳能给无人机蓄电,以保证无人机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主充电的折叠式四旋翼无人机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特别涉及一种可自主充电的折叠式四旋翼无人机。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应用于军用或民用领域,但是随着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的发展,市场上现有的无人机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普通的无人机在降落时,因不具备减震结构,所以有时会因震动导致机身或机身内部零件损坏;2、普通无人机的机翼多采用固定翼,这种结构虽然在强度、刚度等方面有些优点,但其在运输、携带和存储存方面在不便;3、普通的无人机通常采用蓄电池充电的方式为其提供飞行动力,如果在野外,电源不仅不容易寻找,一旦无人机没电,无人机就没法继续使用;4、普通无人机大多只能对观察区域进行摄像,无法实时检测所在区域的温度、湿度和风力的大小,因此需要一种可自主充电的折叠式四旋翼无人机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自主充电的折叠式四旋翼无人机。本技术的一种可自主充电的折叠式四旋翼无人机,包括机身、机翼、螺旋桨和防震支撑腿,机身下端面上均匀间隔设有四个防震支撑腿,在防震支撑腿的下端固定有连接棒,所述连接棒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柱,所述缓冲柱的外部活动套装有缓冲管,缓冲管内部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顶端与缓冲柱底部固定连接、底端与缓冲管的内底壁固定连接,在缓冲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盘,在底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外表面通过转动轴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机身内部装有电源装置、传感装置、存储装置和远程通讯装置,所述电源装置的输出端分别与传感装置、远程通讯装置和存储装置连接,传感装置的输出端分别与存储装置和远程通讯装置连接;所述机身上通过铰链连接有机翼,在机翼的末端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螺旋桨;所述机翼包括机翼杆Ⅰ和机翼杆Ⅱ,所述机翼杆Ⅰ的前端与铰链连接、后端与机翼杆Ⅱ连接,所述机翼杆Ⅰ的截面小于机翼杆Ⅱ的截面,且机翼杆Ⅰ在靠近机身的一端外部套装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与机翼杆Ⅱ相配合使用,所述固定筒在靠近机身的一端上设有卡扣,在机身上设有与卡扣相匹配的卡槽,所述机身顶部环周设有置物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电源装置包括设置在机身内部的蓄电池和设置在机身顶部的太阳能光板,所述太阳能光板为蓄电池提供电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传感装置包括风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机翼和螺旋桨的数量为四个,每个螺旋桨均固定在相对应的机翼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电源装置与电机电性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可自主充电的折叠式四旋翼无人机,结构合理,通过在机翼上设置铰链和固定筒,可使机翼进行自然下垂或伸直,便于运输、携带和存储;通过缓冲柱和减震弹簧的弹性结构配合下,当无人机在进行降落时,其下降的重力会使弹簧压缩,其完全落到地面上后,弹簧恢复原来的状态,对无人机起到一个减震和缓冲的作用;通过在机身顶部设置太阳能光板,可使无人机在无充电电源时利用太阳能给无人机蓄电,以保证无人机的正常使用;通过在机身内部设置风力、温度、湿度传感器,不仅能观察到无人机拍摄的景象,还可以了解到拍摄景象区域内的风力、温度和湿度,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满足了实际生活的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机翼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防震支撑腿底部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电路结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一种可自主充电的折叠式四旋翼无人机,包括机身1、机翼2、螺旋桨3和防震支撑腿4,其中机翼2和螺旋桨3的数量为四个,每个螺旋桨3均固定在相对应的机翼2上,在机身1下端面上均匀间隔设有四个防震支撑腿4,在防震支撑腿4的下端固定有连接棒21,所述连接棒2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柱22,所述缓冲柱22的外部活动套装有缓冲管23,缓冲管23内部设有减震弹簧28,所述减震弹簧28的顶端与缓冲柱22底部固定连接、底端与缓冲管23的内底壁固定连接,在缓冲管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盘24,在底盘2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片25,所述连接片25的外表面通过转动轴26活动连接有滚轮27;所述机身1内部装有电源装置5、传感装置6、存储装置7和远程通讯装置8,所述电源装置5包括设置在机身1内部的蓄电池15和设置在机身1顶部的太阳能光板16,所述太阳能光板16为蓄电池15提供电能,所述电源装置5的输出端分别与传感装置6、远程通讯装置8和存储装置7连接,传感装置6的输出端分别与存储装置7和远程通讯装置8连接,其中传感装置6包括风力传感器17、湿度传感器18和温度传感器19;所述机身1上通过铰链20连接有机翼2,在机翼2的末端设有电机9,电机9的输出端连接螺旋桨3;所述机翼2包括机翼杆Ⅰ10和机翼杆Ⅱ29,所述机翼杆Ⅰ10的前端与铰链20连接、后端与机翼杆Ⅱ29连接,所述机翼杆Ⅰ10的截面小于机翼杆Ⅱ29的截面,且机翼杆Ⅰ10在靠近机身1的一端外部套装有固定筒11,所述固定筒11与机翼杆Ⅱ29相配合使用,所述固定筒11在靠近机身1的一端上设有卡扣12,在机身1上设有与卡扣12相匹配的卡槽13,所述机身1顶部环周设有置物架14。在使用时,电源装置5与电机9电性连接,为电机9提供电能,再将机翼2展开,移动定筒11使其卡扣12卡设于机身1上的卡槽13内以阻挡铰链20弯曲从而达到机翼2伸直的效果,使无人机进行飞行,由于该装置中的传感装置6内装有芯片,所以在无人机飞行的同时操作者也能通过传感装置6、存储装置7和远程通讯装置8将所要观察的区域的影像、风力、温度和湿度的数据通过远程通讯装置8传输在操作者的控制器上或者将数据存储在机身1内的存储装置7中,当使用完无人机后,无人机降落到地面时会在防震支撑腿4底端内部缓冲柱22和减震弹簧28的弹性构作用下,轻落地面,不会因剧烈的震动使无人机内部零件损坏。一旦无人机使用者身在野外等荒僻地方无法给无人机充电时,就可利用设置在机身1顶部的太阳能光板16给蓄电池15充电,以此来保证无人机的正常运行,另外在机身1顶部环周设有置物架14,需要时可利用无人机运输东西,当使用完毕时,可移动固定筒11使其完全套设于机翼2上的翼杆Ⅰ10上以露出铰链20达到机翼2自然下垂的效果,以便于工作人员对无人机的携带、运输和储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主充电的折叠式四旋翼无人机,包括机身(1)、机翼(2)、螺旋桨(3)和防震支撑腿(4),其特征在于机身(1)下端面上均匀间隔设有四个防震支撑腿(4),在防震支撑腿(4)的下端固定有连接棒(21),所述连接棒(2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柱(22),所述缓冲柱(22)的外部活动套装有缓冲管(23),缓冲管(23)内部设有减震弹簧(28),所述减震弹簧(28)的顶端与缓冲柱(22)底部固定连接、底端与缓冲管(23)的内底壁固定连接,在缓冲管(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盘(24),在底盘(2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片(25),所述连接片(25)的外表面通过转动轴(26)活动连接有滚轮(27);所述机身(1)内部装有电源装置(5)、传感装置(6)、存储装置(7)和远程通讯装置(8),所述电源装置(5)的输出端分别与传感装置(6)、远程通讯装置(8)和存储装置(7)连接,传感装置(6)的输出端分别与存储装置(7)和远程通讯装置(8)连接;所述机身(1)上通过铰链(20)连接有机翼(2),在机翼(2)的末端设有电机(9),电机(9)的输出端连接螺旋桨(3);所述机翼(2)包括机翼杆Ⅰ(10)和机翼杆Ⅱ(29),所述机翼杆Ⅰ(10)的前端与铰链(20)连接、后端与机翼杆Ⅱ(29)连接,所述机翼杆Ⅰ(10)的截面小于机翼杆Ⅱ(29)的截面,且机翼杆Ⅰ(10)在靠近机身(1)的一端外部套装有固定筒(11),所述固定筒(11)与机翼杆Ⅱ(29)相配合使用,所述固定筒(11)在靠近机身(1)的一端上设有卡扣(12),在机身(1)上设有与卡扣(12)相匹配的卡槽(13),所述机身(1)顶部环周设有置物架(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主充电的折叠式四旋翼无人机,包括机身(1)、机翼(2)、螺旋桨(3)和防震支撑腿(4),其特征在于机身(1)下端面上均匀间隔设有四个防震支撑腿(4),在防震支撑腿(4)的下端固定有连接棒(21),所述连接棒(2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柱(22),所述缓冲柱(22)的外部活动套装有缓冲管(23),缓冲管(23)内部设有减震弹簧(28),所述减震弹簧(28)的顶端与缓冲柱(22)底部固定连接、底端与缓冲管(23)的内底壁固定连接,在缓冲管(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盘(24),在底盘(2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片(25),所述连接片(25)的外表面通过转动轴(26)活动连接有滚轮(27);所述机身(1)内部装有电源装置(5)、传感装置(6)、存储装置(7)和远程通讯装置(8),所述电源装置(5)的输出端分别与传感装置(6)、远程通讯装置(8)和存储装置(7)连接,传感装置(6)的输出端分别与存储装置(7)和远程通讯装置(8)连接;所述机身(1)上通过铰链(20)连接有机翼(2),在机翼(2)的末端设有电机(9),电机(9)的输出端连接螺旋桨(3);所述机翼(2)包括机翼杆Ⅰ(10)和机翼杆Ⅱ(29),所述机翼杆Ⅰ(10)的前端与铰链(20)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嘉荫黄文怡徐嘉诚刘宪红梁宝悠梁宝岚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云顶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