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登乘装置,包括:舱体,一侧面具有开口;翻转机构,包括翻转平台和翻转驱动设备;旋转机构,包括旋转平台,以及用于连接所述旋转平台与所述翻转平台的旋转驱动设备;登乘机构,包括登乘梯以及连接所述登乘梯和所述旋转平台的俯仰驱动设备,所述登乘梯与所述旋转平台铰接连接;所述俯仰驱动设备与所述登乘梯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登乘梯旋转,以改变所述登乘梯与水平面的夹角;设置翻转机构以将登乘梯翻转至舱体的外部,设置旋转机构以调整登乘梯的朝向,设置俯仰驱动设备以调整登乘梯与水平面的夹角,登乘装置可适用于各种海上和陆上登乘环境;登乘结束后,登乘装置可收起至舱体的内部,且占用空间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登乘装置
本技术涉及船体配件以及登船设备领域,尤指一种可折叠登乘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登船方式包括采用跳板、绳梯等设备进行登乘,这些登船方式不适用于复杂多变的海上环境,登船繁琐,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可以采用带有登乘梯的登乘装置,以提高登乘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但是,现有技术中,带有登乘梯的登乘装置往往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且兼容性较差,对于码头与水面的高度差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是否存在一种适用于多种登乘环境、占用空间小、便于登乘的登乘装置,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折叠登乘装置,登乘方式灵活多变,可适用于不同环境下的海上登乘和陆上登乘;登乘装置可收起至船舱内,且收起后占用空间小。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折叠登乘装置,包括:舱体,一侧面具有开口;翻转机构,包括翻转平台和翻转驱动设备,所述翻转平台与所述舱体的底面铰接连接;所述翻转驱动设备与所述翻转平台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翻转平台向所述开口外侧旋转;旋转机构,包括旋转平台以及连接所述旋转平台与所述翻转平台的旋转驱动设备,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平台旋转,使其所述旋转平台所述翻转平台之间角度发生变化;登乘机构,包括登乘梯以及连接所述登乘梯和所述旋转平台的俯仰驱动设备,所述登乘梯与所述旋转平台铰接连接;所述俯仰驱动设备与所述登乘梯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登乘梯旋转,以改变所述登乘梯与水平面的夹角。舱体、翻转机构、旋转机构和登乘机构依次连接。翻转驱动设备用于将后续其他设备翻转至开口的外侧,在使用完毕后用于将设备翻转至开口的内侧,以避免装置整体处于船舱外部,节约其占用的空间,影响行驶安全。通过旋转机构和登乘机构中的俯仰驱动设备,装置可以满足各方向、各角度的登乘需要,提高装置的兼容性。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翻转驱动设备包括固定于输送舱体上的两伸缩杆,且两伸缩杆的输出端与所述翻转平台相对的两侧连接。两个伸缩杆之间形成供人员通过的通道,登乘人员在登上登乘梯后,可以依次经过旋转平台和翻转平台后进入船舱内。船舱内无须额外设置配合登乘梯的登乘通道,节约其占用的空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登乘梯为具有若干段依次相连的折叠段折叠构成;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登乘梯于其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栏杆,所述栏杆与所述登乘梯表面可在垂直状态和水平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登乘梯设置为可折叠的,登乘装置收起时,可以先将登乘梯进行折叠,登乘梯折叠后再利用翻转机构将装置主体经过开口转入舱体内部,利于缩小开口的尺寸,进一步利于缩小舱体整体的尺寸,减少登乘装置所需占用的空间。装置收起时,将栏杆调整为水平状态,即其紧贴登乘梯的表面,利于缩小登乘梯占用的空间。装置展开式,将栏杆调整为垂直状态,登乘人员可以扶着栏杆进行登乘,提高登乘安全性。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翻转平台的一端与所述舱体的底面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旋转平台连接;所述旋转平台的另一侧与所述登乘梯连接。收起装置时,可以通过旋转平台将登乘梯的方向调整为于开口平行的。当翻转平台翻转至与舱体的底面垂直时,开口的高度尺寸需要大于此时翻转平台的高度以及登乘梯的宽度尺寸即可。利于缩小开口的尺寸,进一步缩小舱体整体占用的空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开口处设置有可开启的门体;所述门体的顶端与所述开口上壁铰接连接。门体可盖合开口,以避免行驶过程中海水进入舱体内导致各设备锈蚀损坏。门体于开口的顶端铰接,门体开启后不会影响各机构的动作。舱体内可以设置与门体相适配的限位开关,以实现门体的自动开启和自动关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舱体内设置有与所述翻转平台相适配的限位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翻转平台的转动范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旋转驱动设备具有编码器,所述编码器用于控制所述旋转平台的转动范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俯仰驱动设备包括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登乘梯与水平面的夹角角度。大部分使用场景下,装置展开时都需要利用翻转驱动设备将翻转平台转动至几乎水平,装置收起时都需要利用翻转驱动设备将翻转平台转动至舱体的内部。因此可以通过限位开关控制翻转平台展开和收起的位置,便于进行控制。通过设置编码器和角度传感器,可以精准控制登乘梯的朝向和与水平面的夹角。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折叠登乘装置的控制方法,适用于具有以上特征的一种可折叠登乘装置,包括展开方法和收起方法;所述展开方法包括:S1.1:通过所述翻转驱动设备驱动所述翻转平台翻转,至所述翻转平台位于所述舱体的外部;S1.2:通过所述旋转驱动设备驱动所述旋转平台旋转,至所述登乘梯朝向登乘方向;S1.3:通过俯仰驱动设备驱动所述登乘梯转动至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所述收起方法包括:S2.1:通过俯仰驱动设备驱动所述登乘梯回转,以调整所述登乘梯与水平面的夹角;S2.2:通过旋转驱动设备驱动所述旋转平台回转,以调整所述登乘梯的朝向;S2.3:通过所述翻转驱动设备驱动所述翻转平台从所述开口外向内翻转。进一步优选地,S1.1中,所述翻转驱动设备驱动所述翻转平台翻转,至接近一所述限位开关;和/或;S2.2中,所述翻转驱动设备驱动所述翻转平台回转,至接近另一所述限位开关。使用环境对翻转平台的翻转行程基本没有影响,通过限位开关控制翻转平台利于准确且快速地将翻转平台调整至水平,以及将翻转平台收起,提高操作效率。进一步优选地,展开方法还包括S1.2.1:展开所述登乘梯;收起方法还包括S2.2.1:折叠所述登乘梯。登乘梯设置为可折叠的,且在翻转至开口外侧后再展开,以及在折叠后再翻转回开口内侧,利于缩小开口的尺寸,进一步可以缩小舱体整体的尺寸。进一步优选地,展开方法还包括S1.0:转动所述门体,以使所述翻转平台可向所述开口的外侧转动;收起方法还包括S2.4,转动所述门体,以盖合所述开口。门体作为装置展开的第一步,以及装置收起的最后一步,可以避免其影响到各机构的行程范围。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1)设置翻转机构以将登乘梯翻转至舱体的外部,设置旋转机构以调整登乘梯的朝向,设置俯仰驱动设备以调整登乘梯与水平面的夹角,登乘装置可适用于各种海上和陆上登乘环境;登乘结束后,登乘装置可收起至舱体的内部,不占用船舱外部空间;2)登乘梯设置为可折叠的,减小其占用的空间;登乘梯、旋转平台和翻转平台形成供人员登乘通过的通道,舱体内无须配置其他与登乘梯相适配的登乘空间,装置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登乘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登乘装置收起时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登乘装置收起时的右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登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舱体,一侧面具有开口;/n翻转机构,包括翻转平台和翻转驱动设备,所述翻转平台与所述舱体的底面铰接连接;所述翻转驱动设备与所述翻转平台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翻转平台向所述开口外侧旋转;/n旋转机构,包括旋转平台以及连接所述旋转平台与所述翻转平台的旋转驱动设备,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平台旋转,使其所述旋转平台所述翻转平台之间角度发生变化;/n登乘机构,包括登乘梯以及连接所述登乘梯和所述旋转平台的俯仰驱动设备,所述登乘梯与所述旋转平台铰接连接;所述俯仰驱动设备与所述登乘梯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登乘梯旋转,以改变所述登乘梯与水平面的夹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登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舱体,一侧面具有开口;
翻转机构,包括翻转平台和翻转驱动设备,所述翻转平台与所述舱体的底面铰接连接;所述翻转驱动设备与所述翻转平台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翻转平台向所述开口外侧旋转;
旋转机构,包括旋转平台以及连接所述旋转平台与所述翻转平台的旋转驱动设备,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平台旋转,使其所述旋转平台所述翻转平台之间角度发生变化;
登乘机构,包括登乘梯以及连接所述登乘梯和所述旋转平台的俯仰驱动设备,所述登乘梯与所述旋转平台铰接连接;所述俯仰驱动设备与所述登乘梯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登乘梯旋转,以改变所述登乘梯与水平面的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登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转驱动设备包括固定于输送舱体上的两伸缩杆,且两伸缩杆的输出端与所述翻转平台相对的两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登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登乘梯为具有若干段依次相连的折叠段折叠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登乘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子龙,马忠俊,李光,黄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凌耀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