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010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机械手,包括机械臂、筒体和压盘,所述机械臂的端部设置有所述筒体,所述筒体的内腔设置有可以三个可向同一轴心滑行的弧型夹块,三个所述弧型夹块可将位于轴心位置处的喷头夹紧,所述压盘的顶面还设置有防止喷头因喷射压力过大而滑动的限位壳。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使用三个向同一轴心滑行的弧型夹块将喷头固定,固定方式较为牢靠,而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考虑到喷头因为其易堵塞的特性需要经常取下维护,通过按压压盘即可将喷头取下,灵活适用于喷涂现场作业,有利于提高喷涂作业的效率且易于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机械手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臂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机械手。
技术介绍
机械臂(机械手)是目前替代人工做一些有规律但是重负荷的工作的最好工具,具有高精度,多输入多输出,高度非线性,强耦合的复杂系统,因其独特的操作灵活性,已在工业装配、安全防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喷涂生产过程中,由于涂料对人体有害,并且还会产生易燃易爆的问题,机械臂的使用极大地优化了操作者的工作环境。在进行喷涂工作时,机械臂需要用其末端的夹持装置对喷头进行固定,大致可归纳为两种,一种是极简的刚性多指式,其对喷头的大小或尺寸有一定要求,对于圆柱形等不易抓取的物体,刚性指的可靠性显著下降,当喷头的喷出压力较大时,喷头极易脱落,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另一种是仿生柔性指,其模拟人的具有关节的手指,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但缺点在于结构复杂、制造和维护成本高,同时也要看到,喷头由于其内部涂料的特殊性,容易卡住,因此如何快速地将喷头自机械臂的夹持装置中取下对其进行维修或更换,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机械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机械手,包括机械臂、筒体和压盘,所述机械臂的端部设置有所述筒体,所述筒体的内腔设置有可以三个可向同一轴心滑行的弧型夹块,三个所述弧型夹块可将位于轴心位置处的喷头夹紧,所述压盘的顶面还设置有防止喷头因喷射压力过大而滑动的限位壳。进一步在于,所述筒体的内腔环壁等角度固连有多个滑杆,所述滑杆的外壁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筒体的内腔底面和内腔顶面均开设有三个镜像对称的第一滑槽。进一步在于,所述筒体的上方设置有所述压盘,所述压盘的顶面关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所述压盘的顶面还设置有镜像对称的两个所述限位壳,其中,一个所述限位壳的侧壁开设有两个卡槽,与其相对的另一个限位壳的侧壁固连有两个卡块,所述卡槽与所述卡块为配合构件,所述限位壳底面的两侧对应所述第二滑槽的位置均固连有滑块,所述滑块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进一步在于,所述压盘的底面等角度固连有三个第一转动座,所述第一转动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的一端。进一步在于,所述弧型夹块的顶面和底面对应所述第一滑槽的位置均固连有限位块,所述弧型夹块的顶面中部还固连有第二转动座,所述第二转动座转动连接有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所述弧型夹块的外侧壁对应所述滑杆的位置均开设有圆槽,所述滑杆与所述圆槽为滑动套接。进一步在于,所述喷头的尾部固连有喷管,所述限位壳的顶面开设有与所述喷管的半径相等的通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使用三个向同一轴心滑行的弧型夹块将喷头固定,固定方式较为牢靠,而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考虑到喷头因为其易堵塞的特性需要经常取下维护,通过按压压盘即可将喷头取下,灵活适用于喷涂现场作业,有利于提高喷涂作业的效率且易于维护;2、通过在压盘的上方设置有两个限位壳,限位壳正好卡在喷头尾部与喷管相接的位置,即使喷头因为喷射压力过大而发生晃动,限位壳也可以阻止喷头滑出筒体,避免造成进一步的经济财产损失。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喷管被夹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弧型夹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弧型夹块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压盘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一转动座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喷管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限位壳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中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中筒体的内腔顶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械臂;2、筒体;21、滑杆;22、复位弹簧;23、第一滑槽;3、压盘;31、第二滑槽;32、滑块;33、限位壳;34、卡槽;35、卡块;36、第一转动座;37、连接杆;4、弧型夹块;41、限位块;42、第二转动座;5、喷头;51、喷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机械手,包括机械臂1、筒体2和压盘3,机械臂1的端部设置有筒体2,筒体2的内腔设置有可以三个可向同一轴心滑行的弧型夹块4,三个弧型夹块4可将位于轴心位置处的喷头5夹紧,压盘3的顶面还设置有防止喷头5因喷射压力过大而滑动的限位壳33。在喷涂作业前,按压压盘3,随着压盘3的下移连接杆37翻转,与连接杆37的一端转动连接的第二转动座42带动弧型夹块4移动,弧型夹块4带动限位块41滑入第一滑槽23内,滑杆21滑入对应位置处的圆槽深处,复位弹簧22收缩,此时可以将喷头5自压盘3的中部放入三个弧型夹块4之间,松开压盘,三个弧型夹块4自动复位并将喷头夹紧,此时可以相向滑动两个限位壳33,待卡块35嵌入卡槽34内且喷头5的尾部与限位壳33的顶端相接,喷头5就固定完成了,可以进行喷涂作业。如图10-12所示,筒体2的内腔环壁等角度固连有多个滑杆21,滑杆21的外壁套接有复位弹簧22,筒体2的内腔底面和内腔顶面均开设有三个镜像对称的第一滑槽23。如图6所示,筒体2的上方设置有压盘3,压盘3的顶面关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31,如图9所示,压盘3的顶面还设置有镜像对称的两个限位壳33,其中,一个限位壳33的侧壁开设有两个卡槽34,与其相对的另一个限位壳33的侧壁固连有两个卡块35,卡槽34与卡块35为配合构件,限位壳33底面的两侧对应第二滑槽31的位置均固连有滑块32,滑块32在第二滑槽31内滑动。如图7所示,压盘3的底面等角度固连有三个第一转动座36,第一转动座36转动连接有连接杆37的一端。如图4-5所示,弧型夹块4的顶面和底面对应第一滑槽23的位置均固连有限位块41,弧型夹块4的顶面中部还固连有第二转动座42,第二转动座42转动连接有连接杆37的另一端,弧型夹块4的外侧壁对应滑杆21的位置均开设有圆槽,滑杆21与圆槽为滑动套接。如图8所示,喷头5的尾部固连有喷管51,限位壳33的顶面开设有与喷管51的半径相等的通孔。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
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机械手,包括机械臂(1)、筒体(2)和压盘(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1)的端部设置有所述筒体(2),所述筒体(2)的内腔设置有可以三个可向同一轴心滑行的弧型夹块(4),三个所述弧型夹块(4)可将位于轴心位置处的喷头(5)夹紧,所述压盘(3)的顶面还设置有防止喷头(5)因喷射压力过大而滑动的限位壳(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机械手,包括机械臂(1)、筒体(2)和压盘(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1)的端部设置有所述筒体(2),所述筒体(2)的内腔设置有可以三个可向同一轴心滑行的弧型夹块(4),三个所述弧型夹块(4)可将位于轴心位置处的喷头(5)夹紧,所述压盘(3)的顶面还设置有防止喷头(5)因喷射压力过大而滑动的限位壳(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的内腔环壁等角度固连有多个滑杆(21),所述滑杆(21)的外壁套接有复位弹簧(22),所述筒体(2)的内腔底面和内腔顶面均开设有三个镜像对称的第一滑槽(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的上方设置有所述压盘(3),所述压盘(3)的顶面关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31),所述压盘(3)的顶面还设置有镜像对称的两个所述限位壳(33),其中,一个所述限位壳(33)的侧壁开设有两个卡槽(34),与其相对的另一个限位壳(33)的侧壁固连有两个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崴李杰魏洪伟季乐王培青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超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