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合成塔的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1549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05
本申请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合成塔的外壳,其包括筒体、设在筒体顶端的顶盖以及设在筒体底端的球头组件,筒体的顶端设有第一进气管,球头组件包括固定在筒体上的球头座、设在球头座底端的延伸管以及固定在延伸管底端的接管法兰,球头座设有第二进气管,接头法兰设有第三进气管,延伸管设有出气管,第一进气管外设有保温组件,出气管外设有隔热组件。本申请具有第一进气管外和出气管外均作了保温隔热处理,安全隐患低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合成塔的外壳
本申请涉及化工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合成塔的外壳。
技术介绍
合成塔是炼油、化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与制药等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气液传质的一种设备。合成塔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介质催化剂,以及通入不同的原料气,并在高压、高温下使原料气发生催化反应,以得到所需的合成物。授权公告号为CN204122100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甲醇合成塔装置,其包括合成塔筒体,合成塔筒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下管板,合成塔筒体分别与上、下管板焊接固定,上管板的顶部焊接固定设置有上管箱,下管板的底部焊接固定连接有下管箱,合成塔筒体内设置有若干换热管,换热管的上、下两端分别穿设、并焊接在上、下管板上的管孔中,换热管的上管口与上管箱相连通,换热管的下管口与下管箱相连通,在靠近上管板的合成塔筒体上开设有带可开合的封盖的筒体人孔,下管箱内设置有工艺隔板,工艺隔板上开设有通孔。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合成塔筒体上通常设置有用于通入冷激气的进气管以及用于出料的出气管,冷激气的温度较低,而合成物的温度较高,若进气管和出气管不做保温隔热处理,操作者在生产过程中触及该两处部位时易受伤,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进气管和出气管的保温隔热效果,降低安全隐患,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于合成塔的外壳。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合成塔的外壳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合成塔的外壳,包括筒体、设在筒体顶端的顶盖以及设在筒体底端的球头组件,所述筒体的顶端设有第一进气管,所述球头组件包括固定在筒体上的球头座、设在球头座底端的延伸管以及固定在延伸管底端的接管法兰,所述球头座设有第二进气管,所述接管法兰设有第三进气管,所述延伸管设有出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外设有保温组件,所述出气管外设有隔热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组件在第一进气管外阻止第一进气管的低温向外传导,隔热组件在出气管外阻止出气管的高温向外传递,降低了安全隐患。可选的,所述第一进气管与筒体的内腔连通,且第一进气管的一端通过连接法兰固定在筒体的内壁一侧,所述保温组件包括套设在第一进气管上且一端固定在连接法兰上的保温壳体以及填充在保温壳体内的保温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保温组件的稳固安装,保温棉对冷激气的低温进行围挡,使得第一进气管的低温不易传递至保温组件外。可选的,所述第一进气管和保温组件外套设有保温套管,所述保温套管固定于筒体的外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套管不仅可以用作保温组件的外围防护,避免安装和搬运过程中保温组件受到冲击受损,并且还可以对保温组件和第一进气管形成支撑,以增强保温组件和第一进气管的结构强度。可选的,所述延伸管内设有衬套,所述延伸管的内壁和衬套的外壁之间设有第一隔热纤维毯,所述出气管的一端固定在衬套上,所述隔热组件包括包覆于出气管周面上的金属网以及固定在金属网上的第二隔热纤维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隔热组件的稳固安装,第二隔热纤维毯对出气管的高温进行隔断,使得出气管的高温不易传递至隔热组件之外。可选的,所述出气管和隔热组件外套设有隔热套管,所述隔热套管固定于延伸管的外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套管不仅可以用作隔热组件的外围防护,避免安装和搬运过程中隔热组件受到冲击受损,并且还可以对隔热组件和出气管形成支撑,以增强隔热组件和出气管的结构强度。可选的,所述筒体的顶端设有轴耳,所述轴耳的轴心线与筒体的轴心线相垂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耳用于筒体或者合成塔外壳整体的吊装,以便于筒体或者合成塔外壳的安装和移动。可选的,所述球头座的底部设有第一吊耳,所述接管法兰设有第二吊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吊耳和第二吊耳不仅可用于球头座和接管法兰安装时的固定,以使得安装过程更加省力和便捷,并可还可以用于合成塔外壳整体在移动时的辅助定位,使得合成塔在移动过程中不易发生“溜尾”现象。可选的,所述顶盖的顶端设有穿孔,顶盖在穿孔处设有测温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测温组件能够用于筒体内高温高压气体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对进料进行控制,以保证最佳的催化反应环境。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用于冷激气通入的第一进气管外以及用于出料的出气管外均作了保温隔热处理,降低了安全隐患;2.通过设置测温组件,测温组件能够用于筒体内高温高压气体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对进料进行控制,以保证最佳的催化反应环境。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合成塔外壳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合成塔外壳的纵向剖视图;图3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图4是图2中B部的放大图;图5是图2中C部的放大图;图6是图2中D部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筒体;11、第一进气管;111、连接法兰;12、保温组件;121、保温壳体;122、保温棉;13、保温套管;14、轴耳;141、轴管;142、限位环沿;2、顶盖;21、穿孔;3、球头组件;31、球头座;311、第二进气管;312、第一吊耳;32、延伸管;321、出气管;322、衬套;323、第一隔热纤维毯;33、接管法兰;331、第三进气管;332、第二吊耳;34、隔热组件;341、金属网;342、第二隔热纤维毯;343、固定销;35、隔热套管;4、测温组件;41、测温杆;411、锁紧螺母;42、固定法兰;421、固定螺栓;422、固定螺母;43、密封件;44、限位法兰;441、限位柱;442、限位螺栓;443、限位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应用于合成塔的外壳。参照图1,合成塔外壳包括筒体1、顶盖2和球头组件3。筒体1用于安装合成塔的内件,例如催化剂床、换热器等;顶盖2设置于筒体1的顶端,球头组件3设置于筒体1的底端,顶盖2合和球头组件3围合形成的腔室用作催化反应的场所。参照图2,顶盖2将筒体1的顶端封闭,顶盖2和筒体1之间通过高强度、耐腐蚀的螺栓和螺母相连,并且顶盖2和筒体1之间作密封处理,避免筒体1高温高压的气体泄漏。参照图3和图4,顶盖2的顶端设有穿孔21,顶盖2在穿孔21处设有测温组件4。测温组件4外接测温仪器,用于筒体1内高温高压气体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从而对进料进行控制,以保证最佳的催化反应环境。测温组件4包括测温杆41以及固定法兰42,固定法兰42的横截面均为菱形,且菱形的四角倒圆角处理。测温杆41的一端为圆杆,并且测温杆41的圆杆端伸入穿孔21内,测温杆41与穿孔21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测温杆41的另一端为螺纹杆,螺纹杆端穿过固定法兰42的中心,并在固定法兰42的两侧螺纹连接有两个锁紧螺母411。固定法兰42通过固定螺栓421和固定螺母422与顶盖2固定连接,固定螺栓421穿过固定法兰42的两端与顶盖2螺纹连接,固定螺母4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合成塔的外壳,包括筒体(1)、设在筒体(1)顶端的顶盖(2)以及设在筒体(1)底端的球头组件( 3),所述筒体(1)的顶端设有第一进气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组件( 3)包括固定在筒体(1)上的球头座(31)、设在球头座(31)底端的延伸管(32)以及固定在延伸管(32)底端的接管法兰(33),所述球头座(31)设有第二进气管(311),所述接管法兰(33)设有第三进气管(331),所述延伸管(32)设有出气管(321),所述第一进气管(11)外设有保温组件(12),所述出气管(321)外设有隔热组件(3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合成塔的外壳,包括筒体(1)、设在筒体(1)顶端的顶盖(2)以及设在筒体(1)底端的球头组件(3),所述筒体(1)的顶端设有第一进气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组件(3)包括固定在筒体(1)上的球头座(31)、设在球头座(31)底端的延伸管(32)以及固定在延伸管(32)底端的接管法兰(33),所述球头座(31)设有第二进气管(311),所述接管法兰(33)设有第三进气管(331),所述延伸管(32)设有出气管(321),所述第一进气管(11)外设有保温组件(12),所述出气管(321)外设有隔热组件(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合成塔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管(11)与筒体(1)的内腔连通,且第一进气管(11)的一端通过连接法兰(111)固定在筒体(1)上,所述保温组件(12)包括套设在第一进气管(11)上且一端固定在连接法兰(111)上的保温壳体(121)以及填充在保温壳体(121)内的保温棉(1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合成塔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管(11)和保温组件(12)外套设有保温套管(13),所述保温套管(13)固定于筒体(1)的外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宪章王庆新刘娇
申请(专利权)人:中盐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