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雅专利>正文

一种压力锅蒸汽排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150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压力锅蒸汽排放装置,设有锅盖内板、阀体,阀体设有排气通道,阀体内部与排气通道相对应处设有密封部,阀体设在锅盖内板的上部,其内部设有既与排气通道连通又与外部连通的连通空间,连通空间内设有密封件,阀体上部连接设有壳体,壳体内部设置驱动部件和压力控制部件,驱动部件支承设置在排气通道打开的方向,压力控制部件装设在驱动部件上,控制排气通道的开闭,使用该蒸汽排放装置,可使压力锅既可进行压力烧煮又可进行非压力烧煮,蒸汽排放装置的气路开关机构设置在与排放气路不同的空间里,可预防混在蒸汽中的各种烧煮制品残渣造成蒸汽排放装置出现的故障,提高了排气动作的可靠性,该蒸汽排放装置可从烧煮用的空间外部进行固定,避免了对内板下面的表面处理损伤问题,使用效果理想。(*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具,尤其涉及一种压力锅蒸汽排放装置
技术介绍
参阅图1所示,现有压力锅蒸汽排放装置,是在压力锅锅盖上设有一种电磁阀,该电磁阀可根据锅体内部空间烧煮压力的需要,选择性地与外部进行隔离,从而达到调节压力的作用。现有压力锅蒸汽排放装置,是穿过压力锅锅盖内板1设置阀体5,在阀体5的下端部设有烧煮空间用的连结盖3,在连结盖3上开设有数个连通孔4,供排放锅体内部烧煮空间的蒸汽,这种连结盖3紧贴阀体5,并紧密连结在内板1的一面上。阀体5上设有排气通道6,排气通道6与连结盖3内部连通,阀体5内部与排气通道6端部对应处设有密封部6S。锅盖内板1上面的阀体5上连接设有螺线管壳7,螺线管壳7内部设有螺线形线圈8,穿过螺线形线圈8的中央,设有内部与阀体5排气通道6相连的螺线形状的套筒9,套筒9内部设置柱塞10,柱塞10端部装设有密封件11,根据柱塞10的升降动作,使密封件11可选择性地与密封部6S接触,并选择性地开闭排气通道6。柱塞10通过装设在其内部的弹簧12的作用获得弹力,弹簧12的一端,支承装设在套筒9内部的闭锁装置13上,并将柱塞10推向锁住排气通道6的方向。与套筒9内部连通的连通气道14设置在闭锁装置13内部,连通气道14与压力锅的外部相通。平常,柱塞10受弹簧12的弹力作用,被压向图示下方,密封件11装设在密封部6S内,排气通路6由密封件11锁住,在这种状态下,如果压力锅内部与外部不连通,在锅内进行烧煮时,内部压力上升,进行压力烧煮。当螺线形线圈8接通电源时,柱塞10即克服弹簧12的弹力,移向图示上方,此时,柱塞10在套筒9内部上升,与闭锁装置13接触,接着,装设在柱塞10端部的密封件11从密封部6S中分离,因而排气通路6被打开,这时,压力锅内部的蒸汽通过连通孔4,而流向排气通道6,通过套筒9内部和闭锁装置13的连通气道14,蒸汽从排气通路6向压力锅外部排放。上述现有压力锅在使用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首先,现有压力锅平时柱塞10受弹簧12作用,保持受压状态,柱塞10的密封件11紧贴在密封部6S,使排气通路6经常保持闭锁状态,这样,在螺线形线圈8没接通电源的状态下在锅体内部空间进行烧煮时,只能进行压力烧煮,也就是说,除了压力烧煮外,存在着不能进行常压下的烧煮的问题。其次,现有压力锅排放烧煮空间产生蒸汽的气道内,设置了柱塞10和弹簧12,因而柱塞10和弹簧12由于烧煮过程中产生的汁液会直接挂露在其外面,这样,产生柱塞10和弹簧12因烧煮汁液影响,导致动作不顺畅问题。再者,阀体5通过连结盖3固定在锅盖内板1上,这时,连结盖3扣在阀体5上,并紧贴在锅盖内板1上,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锅盖内板1表面处理受到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压力锅蒸汽装置所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压力锅的蒸汽排放装置,使其可进行压力烧煮又可进行非压力烧煮,蒸汽排放装置的气路开关机构设置在与排放气路不同的空间里,并可从烧煮用的空间外部进行固定。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压力锅蒸汽排放装置,设有锅盖内板、阀体,阀体设有排气通道,阀体内部与排气通道相对应处设有密封部;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阀体设在锅盖内板的上部,其内部设有既与排气通道连通又与外部连通的连通空间,连通空间内设有密封件,阀体上部连接设有壳体,壳体内部设置驱动部件和压力控制部件,驱动部件支承设置在排气通道打开的方向,压力控制部件装设在驱动部件上,控制排气通道的开闭。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压力锅蒸汽排放装置,其中驱动部件由螺线形线圈、闭锁装置、柱塞和柱塞轴组成,该驱动部件与阀体的连通空间之间设有隔板,隔板边缘紧贴并固定在阀体上,螺线形线圈绕设在线圈骨架上,闭锁装置穿过线圈骨架中央且固定在靠近阀体的线圈骨架上,螺线形线圈在电源作用下产生磁场,闭锁装置在螺线形线圈形成的磁场作用下,选择性地产生磁性,柱塞穿过线圈骨架中心,并由复位弹簧支承设置在闭锁装置上,柱塞轴穿过柱塞和闭锁装置中央而设置,柱塞轴的端部穿过闭锁装置而放置在隔板内部。前述的压力锅蒸汽排放装置,其中压力控制部件由柱塞轴和压力弹簧构成,柱塞轴端部设有端盖,且穿过柱塞的中央而设置在柱塞内部,柱塞中央固定设置闭锁装置销,该闭锁装置销支承压力弹簧的一端,压力弹簧沿锁住排气通道的方向支承柱塞轴,使柱塞轴端部具有弹力。前述的压力锅蒸汽排放装置,其中阀体上设有具有连结孔的连结片,锅盖内板上面设有连接筋,该连结片与压力锅盖内板上面的连接筋连结。前述的压力锅蒸汽排放装置,其中阀体上设有旁通气道,该旁通气道上连接设有向压力锅外排放蒸汽的排气管,该排气管设有连通气道。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压力锅蒸汽排放装置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压力锅蒸汽排放装置结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压力锅蒸汽排放装置动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2所示,本技术压力锅用的蒸汽排放装置(An VaPor Discharging Apparatusin cooker),锅盖内板20设在锅盖下面,并对烧煮的空间进行选择性的分隔。锅盖内板20一侧,开设有连通孔22,使烧煮空间与外部连通,锅盖内板20上面一侧设有连接筋24,图中符号26为密封件。在阀体30内部设置排气通道32,排气通道32装设在锅盖内板20上,与连通孔22相对应,阀体30内部与排气通道32端部对应处设有密封部33,阀体30的内部围着排气通道32的密封部33,构成一个连通空间34,与排气通道32相通。旁通气道35与连通空间34相通,用以排放连通空间34的蒸汽。阀体30的旁通气道35上,连接向锅体外排放蒸汽用的排气管36,排气管内部36设有连通气道37。阀体30一侧的连结片40整体被延长,以与上述锅盖内板20上的连接筋24连接。该连结片40上开设有连结孔42,供螺钉(图中未示)连接。这种连结片40和连接筋24,在彼此对应的位置上设有数个。阀体30上连接设有壳体50,壳体50内部设置线圈骨架52,线圈骨架52上,绕设有螺线形线圈54,穿过线圈骨架52中央,且靠近阀体30处设置闭锁装置56。由于闭锁装置56固定在线圈骨架52上,因此,在螺线形线圈54产生的磁场作用下,其选择性地带有磁性,以驱动下面介绍的柱塞60。柱塞60穿过线圈骨架52的中心,柱塞60随着螺线形线圈54上电源的接通,由闭锁装置56驱动,并由复位弹簧62支承在闭锁装置56上。当切断加在螺线形线圈54上的电源时,复位弹簧62起到使柱塞60复位的作用。柱塞轴63穿过柱塞60的中央和上述闭锁装置56中央,柱塞轴63的端部穿过闭锁装置56,放置在下面将要介绍的隔板70内部。柱塞轴63的端部设有端盖66。柱塞轴63穿过柱塞60的中央而设置在柱塞60内部,因压力弹簧67的作用,在柱塞轴63端部方向得到弹力。穿过柱塞60的中央,固定设置闭锁装置销68,该闭锁装置销68支承着压力弹簧67的一端。同时,隔板70放置在阀体30的连通空间34内,对排气通道32选择性地进行开闭。隔板70中央装设有端盖66,根据柱塞60的驱动和柱塞轴63的驱动,使隔板70动作。隔板70由壳体50的底板51和压在阀体30一侧的隔板架72组成,使其边缘按压固定在阀体30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力锅蒸汽排放装置,设有锅盖内板、阀体,阀体设有排气通道,阀体内部与排气通道相对应处设有密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设在锅盖内板的上部,其内部设有既与排气通道连通又与外部连通的连通空间,连通空间内设有密封件,阀体上部连接设有壳体,壳体内部设置驱动部件和压力控制部件,驱动部件支承设置在排气通道打开的方向,压力控制部件装设在驱动部件上,控制排气通道的开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锅蒸汽排放装置,设有锅盖内板、阀体,阀体设有排气通道,阀体内部与排气通道相对应处设有密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设在锅盖内板的上部,其内部设有既与排气通道连通又与外部连通的连通空间,连通空间内设有密封件,阀体上部连接设有壳体,壳体内部设置驱动部件和压力控制部件,驱动部件支承设置在排气通道打开的方向,压力控制部件装设在驱动部件上,控制排气通道的开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锅蒸汽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由螺线形线圈、闭锁装置、柱塞和柱塞轴组成,该驱动部件与阀体的连通空间之间设有隔板,隔板边缘紧贴并固定在阀体上,螺线形线圈绕设在线圈骨架上,闭锁装置穿过线圈骨架中央且固定在靠近阀体的线圈骨架上,螺线形线圈在电源作用下产生磁场,闭锁装置在螺线形线圈形成的磁场作用下,选择性地产生磁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雅
申请(专利权)人:林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