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雅专利>正文

用在锁上的可调节滑动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5747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锁上的可调节滑动栓(16),其包括:一被导向以沿着一第一平面相对于锁的壳体(11)做往复滑移运动的第一部分(17);被可操作地连接到第一部分上并带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的第二部分(23),所述第二端具有一接合面(24),该接合面位于一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内,其中所述第二部分(23)与所述第一部分(17)成一体并通过一材料厚度减小的部分(26)在所述第一端处铰接到所述第一部分上,其中一调节螺钉(32)设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距离所述第一端有一距离,所述调节装置可被操作以在两个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平面的相对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端和所述接合面(24)。(*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锁上的可调节滑动栓。
技术介绍
当锁被安装在门上、出入口处或类似物上时,希望锁栓为锁上的位置时其接合面和联系在例如门柱或类似物上的对应面应尽可能的紧密。显然这是因为接合面与对应面之间的间隙增加,便会允许门产生一定程度的运动,这种运动有可能导致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提供一种用于锁的滑动栓,能相对于锁的固定部分调节锁的接合面,因此能相对于其上安装有锁的门或类似物而调节锁的接合面。一种用于锁上的可调节滑动栓,其包括一被导向以沿着一第一平面相对于锁的壳体做往复滑移运动的第一部分;被可操作地连接到第一部分上并带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端具有一接合面,该接合面位于一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内,其中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成一体并通过一材料厚度减小的部分在所述第一端处铰接到所述第一部分上,其中一调节装置设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距离所述第一端有一距离,所述调节装置优选为一螺钉,调节装置可被操作以在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平面的相对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端和所述接合面。附图说明本技术装置将参考下列图示加以描述图1为带有根据本技术的可调节滑动栓的锁之透视图;图2为锁的顶视图;图3为安装在门扇上的锁1之侧视图;图4为锁的端视图;图5为根据图1的锁的沿图2V-V线剖切后的剖视图;图6为用于图1中锁之锁栓的透视图;图7为对应图5锁栓拆开状态之透视图;图8为根据图6锁栓之侧视图; 图9为锁栓之顶视图;图10为沿图9X-X线剖切后锁栓之剖视图;图11为锁栓之底视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参考示出了使用了本技术的锁栓的锁10的图1~4来说明本技术。本锁包括一个带凸缘12的壳体11,当锁被安装在门扇14上的孔13中时,凸缘紧靠门扇的一个侧面,而锁壳的另一部分15紧靠门的另一侧面,这样以保证锁能平稳地安装在固定位置上。锁10带有一个根据本技术的滑动锁栓16。其包括一第一部分17,该第一部分相对于锁壳11被可滑动地导向,以便于能双向运动,如图3中的箭头A所示。更确切地,第一部分17有水平肋18,水平肋18被容纳在壳体11中的与之相应的凹槽18中,凹槽18沿运动方向延伸。螺旋形弹簧19(图5)的一端紧靠壳体11,另一端紧靠在第一部分17上,向图3和图5中的左侧推第一部分即朝向锁栓16的锁定位置。第一部分的反向即打开方向的运动,是通过一个手柄杆20来完成的,该手柄杆被铰接到壳体上21处,并有一紧靠第一部分17的颈部17′的凸出部。锁栓16还包括第二部分23,第二部分23可操作地连接到第一部分17以便与第一部分17一起往复移动。第二部分有一个接合面24,在如图3所示的锁的锁上的位置时,该接合面抵靠门扇的关闭位置的门柱25的对应面25′而提供门扇14的锁定。在门扇处于关上位置时,通常它还抵靠门柱25的与对应面25′相对的表面25″。由于公差、加工缺陷或其它因素,通常在对应面25′和接合面24之间存在一定空隙S(见图3)。在某些情况下,如振动,这个空隙可能产生讨厌的噪声。因此,就希望这个间隙越小越好。由于例如门扇的厚度变化还可能需要调整接合面24的位置,即沿垂直于接合面的平面的双方向移动接合面。本技术这个可调节锁栓,使得对其接合面的位置的调节变得容易,参考图6~11下文将专门论述。图8特别说明锁栓的第一部分17和第二部分23在第二部分的一端互相连接在一起。更确切地说,这是通过与第一部分17的部分27形成一个整体的材料厚度减小的部分26来完成的。部分27在功能上是第一部分17的一个部分,并能与它成一个整体,但是,由于制造因素,优选的是将它制成一个单独的部件,该单独的部件刚性接合到第一部分的主要部分上。图中所示,这借助两个间隔开的立耳28来实现。立耳28上分别开有孔29,孔29可以咬合到在第一部分17上一体形成的相应的伸出突起30上。立耳28上的直边31接合第一部分17的对应的切口部位32。厚度降低的部分26起铰链作用,允许在第一部分17与第二部分23之间有一定程度的相对回转运动。为了控制这种运动和可靠调节接合面24的位置,螺钉32螺纹拧入第一部分17的内螺纹孔33内。同时,螺钉头32′通过使其下侧与形成在第二部分上的凹槽35的一个部分34接合并使其外部与第二部分的底切部分36接合而沿着其两个移动方向邻接抵靠第二部分23。螺钉杆32″穿过第二部分23上的开口37。对大多数应用而言,在一中间位置附近63毫米的行程,即总计6毫米是足够的了。这么短的行程不会在其运动时造成较大的或显著的偏离接合面24的平行运动。为了便于螺钉引入凹槽35中,其底切部分36基本上是做成部分球状,而螺钉头32′的外部制成相应的形状。从锁10的栓侧,可以操作栓以通过接触第二部分17上的按钮部分38打开锁。权利要求1用于锁的可调节滑动栓,其包括一被导向以沿着一第一平面相对于锁的壳体做往复滑移运动的第一部分;被可操作地连接到第一部分上并带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端具有一接合面,该接合面位于一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内,其中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成一体并通过一材料厚度减小的部分在所述第一端处铰接到所述第一部分上,其中一调节装置设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距离所述第一端有一距离,所述调节装置可被操作以在两个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平面的相对方向上可靠地移动所述第二端和所述接合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可调节滑动栓,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为一螺钉,该螺钉具有与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中的一个部分螺纹接合的一端,并具有可靠地与所述第二部分接合以沿所述相对方向把力施加到所述第二部分上的一个相对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之可调节滑动栓,其特征在于该螺钉的所述相对端是一个具有一基本上部分球状的外部表面的螺钉端,该外部表面与所述第二部分的相应形状的表面接合。专利摘要一种用于锁上的可调节滑动栓(16),其包括一被导向以沿着一第一平面相对于锁的壳体(11)做往复滑移运动的第一部分(17);被可操作地连接到第一部分上并带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的第二部分(23),所述第二端具有一接合面(24),该接合面位于一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内,其中所述第二部分(23)与所述第一部分(17)成一体并通过一材料厚度减小的部分(26)在所述第一端处铰接到所述第一部分上,其中一调节螺钉(32)设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距离所述第一端有一距离,所述调节装置可被操作以在两个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平面的相对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端和所述接合面(24)。文档编号E05B9/08GK2804290SQ20052011190公开日2006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2日专利技术者林雅 申请人:林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锁的可调节滑动栓,其包括:一被导向以沿着一第一平面相对于锁的壳体做往复滑移运动的第一部分;被可操作地连接到第一部分上并带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端具有一接合面,该接合面位于一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内,其中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成一体并通过一材料厚度减小的部分在所述第一端处铰接到所述第一部分上,其中一调节装置设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距离所述第一端有一距离,所述调节装置可被操作以在两个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平面的相对方向上可靠地移动所述第二端和所述接合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雅
申请(专利权)人:林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