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品外观不良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0513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产品外观不良报警装置,包括工作台、检测单元一和检测单元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感应探头一和感应探头二,感应探头一和感应探头二设置于同一条直线上,感应探头一和感应探头二的内部均为中空设置,使用时,将铜线穿入感应探头一和感应探头二,利用红外线在铜带和焊带上反射的数值不同的原理,通过控制模块对感应探头一和感应探头二进行控制,当感应探头一和感应探头二检测到的数值大于控制模块内部预先设定的数值范围时,控制模块立即报警提示操作人员,通过感应探头一和感应探头二进行检测具有更加准确的精度,通过修改控制模块内的数值可进一步提高检测的精度,避免了人工检测不准确的情况,同时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品外观不良报警装置
本技术涉及铜丝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产品外观不良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铜材质的线材具有良好的电导率和热导率,在生活中广泛使用铜线作为用电器的导线,在铜线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铜线焊接过后,需要使用检测装置对焊接部位进行检测,目前使用的检测手段主要通过工人使用放大镜对铜线进行检测;但传统的依靠人工检测铜线焊接质量的方法,长期检测对工人的视力不利,同时,肉眼的精度较低,对于一些细小的瑕疵肉眼常常难以发现,因此容易出现检测不准确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于解决人工检测铜线焊接部位时不准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产品外观不良报警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产品外观不良报警装置,包括:工作台、检测单元一和检测单元二,所述检测单元一固定连接于工作台的正面左上角,所述检测单元二固定连接于工作台的正面右上角;所述工作台包括:凹槽一、转轴、工字轮、过线轮、控制模块、支架、收卷辊和凹槽二,所述凹槽一开设于工作台的正面下方,所述转轴嵌入设置于凹槽一的内部,所述工字轮嵌套设置于转轴的外侧,所述过线轮设置于凹槽一的内部左上角,所述控制模块固定连接于工作台的右侧,所述支架固定连接于工作台的顶部右侧,所述收卷辊设置于支架的左侧,所述凹槽二设置于收卷辊的外侧;所述检测单元一包括:导线轮一和感应探头一、所述导线轮一固定连接于检测单元一的正面左下角,所述感应探头一固定连接于检测单元一的正面右侧中部;所述检测单元二包括:导线轮二和感应探头二,所述导线轮二设置于检测单元二的正面右上角,所述感应探头二固定连接于检测单元二的正面左侧中部。优选的,所述检测单元一和检测单元二设置于同一高度。优选的,所述转轴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转轴的外侧均嵌套设置有工字轮。优选的,所述收卷辊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收卷辊的外侧均等距设置有凹槽二。优选的,所述感应探头一和感应探头二的内部均为中空设置,所述导线轮一的最高点与感应探头一内部空腔的中心点设置于同一高度,所述导线轮二的最低点与感应探头二内部空腔的中心点设置于同一高度。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感应探头一和感应探头二,感应探头一和感应探头二设置于同一条直线上,感应探头一和感应探头二的内部均为中空设置,使用时,将铜线穿入感应探头一和感应探头二,利用红外线在铜带和焊带上反射的数值不同的原理,通过控制模块对感应探头一和感应探头二进行控制,当感应探头一和感应探头二检测到的数值大于控制模块内部预先设定的数值范围时,控制模块立即报警提示操作人员,通过感应探头一和感应探头二进行检测具有更加准确的精度,通过修改控制模块内的数值可进一步提高检测的精度,避免了人工检测不准确的情况,同时使用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支架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检测单元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检测单元二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工作台1、凹槽一101、转轴102、工字轮103、过线轮104、控制模块105、支架106、收卷辊107、凹槽二108、检测单元一2、导线轮一201、感应探头一202、检测单元二3、导线轮二301、感应探头二30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产品外观不良报警装置包括:工作台1、检测单元一2和检测单元二3,检测单元一2固定连接于工作台1的正面左上角,检测单元二3固定连接于工作台1的正面右上角;工作台1包括:凹槽一101、转轴102、工字轮103、过线轮104、控制模块105、支架106、收卷辊107和凹槽二108,凹槽一101开设于工作台1的正面下方,转轴102嵌入设置于凹槽一101的内部,工字轮103嵌套设置于转轴102的外侧,过线轮104设置于凹槽一101的内部左上角,控制模块105固定连接于工作台1的右侧,支架106固定连接于工作台1的顶部右侧,收卷辊107设置于支架106的左侧,凹槽二108设置于收卷辊107的外侧;检测单元一2包括:导线轮一201和感应探头一202、导线轮一201固定连接于检测单元一2的正面左下角,感应探头一202固定连接于检测单元一2的正面右侧中部;检测单元二3包括:导线轮二301和感应探头二302,导线轮二301设置于检测单元二3的正面右上角,感应探头二302固定连接于检测单元二3的正面左侧中部。本实施例优选的,检测单元一2和检测单元二3设置于同一高度,使检测单元一2上的感应探头一202和检测单元二3上的感应探头二302处于同一高度,铜带不需弯曲即可穿过感应探头一202和感应探头二302,避免弯折铜带时对铜带造成损伤。本实施例优选的,转轴102设置有两个,两个转轴102的外侧均嵌套设置有工字轮103,通过工字轮103便于收卷铜带。本实施例优选的,收卷辊107设置有两个,两个收卷辊107的外侧均等距设置有凹槽二108,通过凹槽二108限制铜带在收卷辊107上的位置,使收卷辊107能够将铜带缠绕的更加紧密。本实施例优选的,感应探头一202和感应探头二302的内部均为中空设置,导线轮一201的最高点与感应探头一202内部空腔的中心点设置于同一高度,导线轮二301的最低点与感应探头二302内部空腔的中心点设置于同一高度,当铜带依次穿过导线轮一201、感应探头一202、感应探头二302和导线轮二301时,保持铜带处于笔直的状态,从而便于感应探头一202和感应探头二302对铜带进行外观检测,从而避免出现因铜带弯曲而导致的误报情况。其中,控制模块105、感应探头一202和感应探头二302均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感应探头一202和感应探头二302的信号接收端均与控制模块105的信号接收端信号连接,控制模块105是用于装置整体其余电子元件的组合及编程,是实现智能控制的单元。工作原理:首先,在使用时,使用人员将铜带缠绕在工字轮103上后,将导线的一端卡接在过线轮104上,然后,将铜带绕在导线轮一201的外侧,并穿入感应探头一202和感应探头二302的内部后将铜带穿过导线轮二301,接着,将导线绕在收卷辊107上,转动收卷辊107使铜带不断从感应探头一202和感应探头二302的内部穿过,通过感应探头一202和感应探头二302对铜带进行检测,紧接着,通过感应探头一202对铜带的正面进行检测,通过感应探头二302对铜带的背面进行检测,当感应探头一202和感应探头二302反馈给控制模块105的数值超过控制模块105内部设定的数值范围时,控制模块105立即发出报警信号提示检测人员,最后,通过给控制模块105设定不同的数值,可对不同铜带进行检测,从而使产品更加通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产品外观不良报警装置,包括:工作台(1)、检测单元一(2)和检测单元二(3),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一(2)固定连接于工作台(1)的正面左上角,所述检测单元二(3)固定连接于工作台(1)的正面右上角;/n所述工作台(1)包括:凹槽一(101)、转轴(102)、工字轮(103)、过线轮(104)、控制模块(105)、支架(106)、收卷辊(107)和凹槽二(108),所述凹槽一(101)开设于工作台(1)的正面下方,所述转轴(102)嵌入设置于凹槽一(101)的内部,所述工字轮(103)嵌套设置于转轴(102)的外侧,所述过线轮(104)设置于凹槽一(101)的内部左上角,所述控制模块(105)固定连接于工作台(1)的右侧,所述支架(106)固定连接于工作台(1)的顶部右侧,所述收卷辊(107)设置于支架(106)的左侧,所述凹槽二(108)设置于收卷辊(107)的外侧;/n所述检测单元一(2)包括:导线轮一(201)和感应探头一(202)、所述导线轮一(201)固定连接于检测单元一(2)的正面左下角,所述感应探头一(202)固定连接于检测单元一(2)的正面右侧中部;/n所述检测单元二(3)包括:导线轮二(301)和感应探头二(302),所述导线轮二(301)设置于检测单元二(3)的正面右上角,所述感应探头二(302)固定连接于检测单元二(3)的正面左侧中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品外观不良报警装置,包括:工作台(1)、检测单元一(2)和检测单元二(3),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一(2)固定连接于工作台(1)的正面左上角,所述检测单元二(3)固定连接于工作台(1)的正面右上角;
所述工作台(1)包括:凹槽一(101)、转轴(102)、工字轮(103)、过线轮(104)、控制模块(105)、支架(106)、收卷辊(107)和凹槽二(108),所述凹槽一(101)开设于工作台(1)的正面下方,所述转轴(102)嵌入设置于凹槽一(101)的内部,所述工字轮(103)嵌套设置于转轴(102)的外侧,所述过线轮(104)设置于凹槽一(101)的内部左上角,所述控制模块(105)固定连接于工作台(1)的右侧,所述支架(106)固定连接于工作台(1)的顶部右侧,所述收卷辊(107)设置于支架(106)的左侧,所述凹槽二(108)设置于收卷辊(107)的外侧;
所述检测单元一(2)包括:导线轮一(201)和感应探头一(202)、所述导线轮一(201)固定连接于检测单元一(2)的正面左下角,所述感应探头一(202)固定连接于检测单元一(2)的正面右侧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栋敖文倪泽毅
申请(专利权)人:新余市兆益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