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冷与翅片相结合汽车前大灯的散热性能分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0055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冷与翅片相结合汽车前大灯的散热性能分析系统,具体涉及前大灯散热技术领域,包括汽车前大灯,所述汽车前大灯输入端设有供电模块和温度测量模块,所述温度测量模块输出端设有分析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包括供电电源,所述供电电源与汽车前大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测量模块包括温度检测仪;所述分析模块包括热分析软件,所述热分析软件与温度检测仪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散热模块包括风扇和多个翅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对自然散热、翅片散热和风扇散热进行不同的组合、分析并进行对比,以对风冷与翅片相结合的散热效果进行判断,进而能够挑选出最优的散热技术,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汽车前大灯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冷与翅片相结合汽车前大灯的散热性能分析系统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前大灯散热
,具体涉及一种风冷与翅片相结合汽车前大灯的散热性能分析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提高,市场对于汽车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汽车主动安全方面,可以有效的避免汽车发生交通事故,而汽车前大灯作为汽车夜间行车的主要照明光源,其安全工作直接影响到驾驶员对驾驶环境的感知和判别,关系到驾驶人和行人的生命安全,汽车前大灯在正常照明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一旦灯内部的温度较高,就很容易在车灯上形成水雾,从而容易影响汽车前大灯的正常照明,所以需要对汽车前大灯的散热技术进行研究。现有技术中对前大灯散热技术中的研究中,散热技术的应用比较单一,缺少对不同散热技术相结合的散热效果的研究,而且也并未进行对比分析,从而难以判断出哪种散热技术更适用于汽车前大灯,从而难以对汽车前大灯进行更好地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冷与翅片相结合汽车前大灯的散热性能分析系统,通过利用对自然散热、翅片散热和风扇散热进行不同的组合、分析并进行对比,从而能够对风冷与翅片相结合的散热效果进行判断,进而能够挑选出最优的散热技术,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汽车前大灯的散热效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散热方式较为单一导致的汽车前大灯散热效果一般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冷与翅片相结合汽车前大灯的散热性能分析系统,包括汽车前大灯,所述汽车前大灯输入端设有供电模块和温度测量模块,所述温度测量模块输出端设有分析模块,所述汽车前大灯输出端设有散热模块;所述供电模块用于对汽车前大灯进行供电,所述供电模块包括供电电源,所述供电电源与汽车前大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测量模块用于测量汽车前大灯的温度,所述温度测量模块包括温度检测仪,所述温度检测仪与汽车前大灯连接端相连接;所述分析模块用于对汽车前大灯温度变化和温度场的分析,所述分析模块包括热分析软件,所述热分析软件与温度检测仪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散热模块用于对汽车前大灯进行散热,所述散热模块包括风扇和多个翅片,用于对不同的散热技术的散热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地,所述汽车前大灯包括灯罩和灯座,所述灯座固定设在灯罩一侧,所述灯座一侧固定设有散热铝柱,多个所述翅片分别安装在散热铝柱前侧和后侧,所述散热铝柱外端固定设有多个第一铝制固定座,所述第一铝制固定座一侧设有第二铝制固定座,所述第二铝制固定座与散热铝柱外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铝制固定座和第二铝制固定座设在翅片两侧,所述第二铝制固定座内部固定设有多个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设有插块,所述插块设在翅片一侧并延伸入翅片内部。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测量模块还包括检测箱,所述温度检测仪固定设在检测箱顶部并延伸入检测箱内部,所述供电电源、灯罩、灯座、散热铝柱、第一铝制固定座、翅片和风扇均设在检测箱内部,所述风扇设在翅片一侧。进一步地,所述翅片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插块设在第一凹槽内部,所述第二铝制固定座内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弹簧设在第二凹槽内部。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箱前侧和后侧设有箱门,所述箱门与检测箱通过合页活动连接,两个所述箱门前侧和后侧分别固定设有把手。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箱一侧开设有多个通孔。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箱内部固定设有两个支架,两个所述支架分别与汽车前大灯内部顶端和底端固定连接。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改变散热铝柱上翅片的数量和厚度,以改变翅片的散热效果,并通过开启和关闭风扇,以改变检测箱内部的气体流速,使得风扇开启时能够有效的加强检测箱内部的气流,从而能够对自然状态和强对流状态下的散热效果进行对比,而且还能够将翅片与风扇进行组合,以改变散热效果,然后再利用温度检测仪测量检测箱内部的温度的变化,从而能够判断出不同散热技术下的散热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效的对不同的散热技术进行了对比,并且能够通过温度检测仪直观的观察到不同散热技术的散热效果,从而能够挑选出最优的散热技术,以提高汽车前大灯的散热效果,以避免汽车前大灯内部水雾的形成,使得汽车前大灯能够正常工作;2、本技术通过利用弹簧将插块插入翅片上的第一凹槽内部,从而能够快速将翅片固定在散热铝柱的外端,而且在拆除翅片时,也只需要将翅片拔出,利用翅片第一凹槽内部的斜面向一侧推动斜面,从而能够将插块移动到第二铝制固定座中的第二凹槽的内部,以方便拆下翅片,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快速的将翅片安装在散热铝柱的外部,也能够快速的将翅片拆下,从而能够方便安装和拆卸翅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模块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单元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检测箱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翅片与散热铝柱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翅片与散热铝柱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一凹槽与翅片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检测箱与箱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汽车前大灯、2供电模块、3温度测量模块、4分析模块、5散热模块、6供电电源、7温度检测仪、8热分析软件、9风扇、10翅片、11灯罩、12灯座、13散热铝柱、14第一铝制固定座、15第二铝制固定座、16弹簧、17插块、18第一凹槽、19第二凹槽、20检测箱、21箱门、22通孔、23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技术提供一种风冷与翅片相结合汽车前大灯的散热性能分析系统,包括汽车前大灯1,所述汽车前大灯1输入端设有供电模块2和温度测量模块3,所述温度测量模块3输出端设有分析模块4,所述汽车前大灯1输出端设有散热模块5;所述供电模块2用于对汽车前大灯1进行供电,所述供电模块2包括供电电源6,所述供电电源6与汽车前大灯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测量模块3用于测量汽车前大灯1的温度,所述温度测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冷与翅片相结合汽车前大灯的散热性能分析系统,包括汽车前大灯(1),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前大灯(1)输入端设有供电模块(2)和温度测量模块(3),所述温度测量模块(3)输出端设有分析模块(4),所述汽车前大灯(1)输出端设有散热模块(5);/n所述供电模块(2)用于对汽车前大灯(1)进行供电,所述供电模块(2)包括供电电源(6),所述供电电源(6)与汽车前大灯(1)的输入端连接;/n所述温度测量模块(3)用于测量汽车前大灯(1)的温度,所述温度测量模块(3)包括温度检测仪(7),所述温度检测仪(7)与汽车前大灯(1)连接端相连接;/n所述分析模块(4)用于对汽车前大灯(1)温度变化和温度场的分析,所述分析模块(4)包括热分析软件(8),所述热分析软件(8)与温度检测仪(7)输出端相连接;/n所述散热模块(5)用于对汽车前大灯(1)进行散热,所述散热模块(5)包括风扇(9)和多个翅片(10),用于对不同的散热技术的散热效果进行对比分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冷与翅片相结合汽车前大灯的散热性能分析系统,包括汽车前大灯(1),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前大灯(1)输入端设有供电模块(2)和温度测量模块(3),所述温度测量模块(3)输出端设有分析模块(4),所述汽车前大灯(1)输出端设有散热模块(5);
所述供电模块(2)用于对汽车前大灯(1)进行供电,所述供电模块(2)包括供电电源(6),所述供电电源(6)与汽车前大灯(1)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温度测量模块(3)用于测量汽车前大灯(1)的温度,所述温度测量模块(3)包括温度检测仪(7),所述温度检测仪(7)与汽车前大灯(1)连接端相连接;
所述分析模块(4)用于对汽车前大灯(1)温度变化和温度场的分析,所述分析模块(4)包括热分析软件(8),所述热分析软件(8)与温度检测仪(7)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散热模块(5)用于对汽车前大灯(1)进行散热,所述散热模块(5)包括风扇(9)和多个翅片(10),用于对不同的散热技术的散热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冷与翅片相结合汽车前大灯的散热性能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前大灯(1)包括灯罩(11)和灯座(12),所述灯座(12)固定设在灯罩(11)一侧,所述灯座(12)一侧固定设有散热铝柱(13),多个所述翅片(10)分别安装在散热铝柱(13)前侧和后侧,所述散热铝柱(13)外端固定设有多个第一铝制固定座(14),所述第一铝制固定座(14)一侧设有第二铝制固定座(15),所述第二铝制固定座(15)与散热铝柱(13)外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铝制固定座(14)和第二铝制固定座(15)设在翅片(10)两侧,所述第二铝制固定座(15)内部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翔飞熊德平刘建林施成杯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尚沃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