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现场引坡道的单向通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09092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施工现场引坡道的单向通车系统,属于交通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包括单向通道以及分别位于单向通道两端的入口闸道和出口闸道,入口闸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对过往车辆检测的入口压力电感感应器;出口闸道的两侧设置有对过往车辆检测的出口压力电感感应器;出口压力电感感应器和入口压力电感感应器连接有用于对出口闸道和入口闸道开合控制的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有出口红外检测传感器和入口红外检测传感器;入口红外检测传感器位于入口闸道处并且倾斜朝向入口压力电感感应器;出口红外检测传感器位于出口闸道处并且倾斜朝向出口压力电感感应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单向通道位置处对过往车辆进行单向通行引导,高效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现场引坡道的单向通车系统
本技术涉及交通控制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施工现场引坡道的单向通车系统。
技术介绍
施工现场桥梁引坡道是连接现场的主要施工道路,因场地受限,采用高填土坡道型式,为保证引坡道通行安全,引坡道设置为单向通行车道,在使用过程中要求保持引坡道上通行车辆最多为1辆。为达到单向引坡道的通行要求,在车辆通行期间需要进行交通管制,交通管制主要采用人工管理,分别在单向引坡道出入口安排专职人员进行24h管制。但是,采用人工管制大量耗费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现场引坡道的单向通车系统,能够在单向通道位置处对过往车辆进行单向通行引导,高效方便。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施工现场引坡道的单向通车系统,包括单向通道以及分别位于单向通道两端的入口闸道和出口闸道,所述入口闸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对过往车辆检测的入口压力电感感应器;所述出口闸道的两侧设置有对过往车辆检测的出口压力电感感应器;所述出口压力电感感应器和入口压力电感感应器连接有用于对出口闸道和入口闸道开合控制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有出口红外检测传感器和入口红外检测传感器;所述入口红外检测传感器位于入口闸道处并且倾斜朝向入口压力电感感应器;所述出口红外检测传感器位于出口闸道处并且倾斜朝向出口压力电感感应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车辆由外界驶向单向通道时,入口压力电感感应器检测到车辆驶入,当进入车辆驶出单向通道时,出口压力电感感应器能够对车辆进行检测,并且通过入口红外检测传感器和出口红外检测传感器能对车辆方向进行判断;进而通过控制器通过对各个入口压力电感感应器、出口压力电感感应器的经过车辆进行累加计数,综合车辆方向,即能对当前单向通道内是否存在车辆进行判断;当驶出车辆需要进入单向通道,或驶入车辆需要进入单向通道时,控制器根据单向通道内车辆状态,进而决定是否打开入口闸道或出口闸道,从而保证车辆能够安全有序的在单向通道进行单向通行。较佳的,所述入口闸道远离单向通道的一侧设置有入口红绿指示灯;所述出口闸道远离单向通道的一侧设置有出口红绿指示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入口红绿指示灯和出口红绿指示灯对需要进出单向通道的车辆进行指示,进而使车辆驾驶者高效方便的了解当前单向通道的通行状态。较佳的,所述入口闸道的一侧设置有入口候车区,所述出口闸道的一侧设置有出口候车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入口闸道的一侧设置有入口候车区,在出口闸道的一侧设置有出口候车区,进而在车辆靠近单向通道但无法及时进行驶入驶出时,对车辆进行暂时泊车,从能够使当前出入单向通道的单车能够有序正常出行,使交通状况更加有序。较佳的,所述入口压力电感感应器远离单向通道的一侧的地面上设置若干条减速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入口压力电感感应器远离单向通道的一侧的地面上设置若干条减速带,进而提示驾驶者即将驶入单向通道,需要减速慢行,从而提高车辆通过的安全性。较佳的,所述出口红外检测传感器和入口红外检测传感器分别设置于传感器安装架上;所述传感器安装架包括底座、竖直固定在底座上的安装杆,设置于安装杆上端的安装座以及设置于安装座上、用于对传感器夹持固定的固定夹,所述固定夹底部固定有转盘,所述转盘绕竖直轴线与安装座转动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传感器安装架对出口红外检测传感器和入口红外检测传感器进行安装支撑,从而能够通过对转盘进行转动,进而对出口红外检测传感器或入口红外检测传感器的朝向进行调节,从而更好的对过往的车辆进行检测。较佳的,所述安装杆包括与底座固定连接的下部杆以及位于下部杆上端的上部杆,所述上部杆与下部杆插接并且沿竖直方向与下部杆滑动连接,所述下部杆的周面上设置有用于对上部杆抵接固定的定位螺栓。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杆包括上部杆和下部杆,通过对上部杆与下部杆进行相对滑动,并通过定位螺栓对上部杆进行固定,从而能够对出口红外检测传感器或入口红外检测传感器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更好的对过往的车辆进行检测。附图说明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1是施工现场引坡道的单向通车系统平面示意图。图2是施工现场引坡道的单向通车系统的控制框图。图3是体现入口候车区以出口候车区的位置示意图。图4是传感器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单向通道;11、入口候车区;12、出口候车区;2、入口闸道;3、出口闸道;4、入口压力电感感应器;5、出口压力电感感应器;6、控制器;61、入口红外检测传感器;62、出口红外检测传感器;7、传感器安装架;71、底座;72、安装杆;721、下部杆;722、上部杆;73、安装座;74、固定夹;75、转盘;76、定位螺栓;8、入口红绿指示灯;9、出口红绿指示灯;100、减速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一种施工现场引坡道的单向通车系统,参照图1和图2,包括单向通道1以及分别位于单向通道1两端的入口闸道2和出口闸道3。入口闸道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入口压力电感感应器4,出口闸道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出口压力电感感应器5。出口压力电感感应器5和入口压力电感感应器4连接有用于对出口闸道3和入口闸道2开合控制的控制器6,控制器6为基于MCU的智能硬件平台。入口压力电感感应器4包括位于入口闸道2外侧的压力电感感应器A和位于入口闸道2内侧的压力电感感应器B。出口压力电感感应器5包括位于出口闸道3外侧的压力电感感应器D以及位于出口闸道3内侧的压力电感感应器C。控制器6连接有出口红外检测传感器62和入口红外检测传感器61。入口红外检测传感器61位于入口闸道2处并且倾斜朝向压力电感感应器A方向。出口红外检测传感器62位于出口闸道3处并且倾斜朝向压力电感感应器D。当车辆由入口闸道2处驶入时,压力电感感应器A感应到车辆,同时入口红外检测传感器61检测到车辆逐渐靠近,此时控制器6控制入口闸道2打开。当车辆完全驶出压力电感感应器B的感应区域后,控制器6控制入口闸道2闭合。当车辆先被压力电感感应器B检测到,而且入口红外检测传感器61没有检测到车辆信息时,此时为驶出车辆,控制器6控制入口闸道2打开,使车辆驶出;当车辆完全驶出压力电感感应器A的感应区域时,控制器6控制入口闸道2闭合。出口闸道3一端的控制原理与入口闸道2的控制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控制器6通过对入口闸道2一端以及出口闸道3一端的进出的车辆进行累加计数,进而对单向通道1内部的通行状态进行判断,进而决定当外界驶入车辆是否能由入口闸道2驶入,或内部驶出车辆能否能从出口闸道3处驶出。参照图1和图2,入口闸道2远离单向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施工现场引坡道的单向通车系统,包括单向通道(1)以及分别位于单向通道(1)两端的入口闸道(2)和出口闸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闸道(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对过往车辆检测的入口压力电感感应器(4);所述出口闸道(3)的两侧设置有对过往车辆检测的出口压力电感感应器(5);所述出口压力电感感应器(5)和入口压力电感感应器(4)连接有用于对出口闸道(3)和入口闸道(2)开合控制的控制器(6);所述控制器(6)连接有出口红外检测传感器(62)和入口红外检测传感器(61);所述入口红外检测传感器(61)位于入口闸道(2)处并且倾斜朝向入口压力电感感应器(4);所述出口红外检测传感器(62)位于出口闸道(3)处并且倾斜朝向出口压力电感感应器(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现场引坡道的单向通车系统,包括单向通道(1)以及分别位于单向通道(1)两端的入口闸道(2)和出口闸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闸道(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对过往车辆检测的入口压力电感感应器(4);所述出口闸道(3)的两侧设置有对过往车辆检测的出口压力电感感应器(5);所述出口压力电感感应器(5)和入口压力电感感应器(4)连接有用于对出口闸道(3)和入口闸道(2)开合控制的控制器(6);所述控制器(6)连接有出口红外检测传感器(62)和入口红外检测传感器(61);所述入口红外检测传感器(61)位于入口闸道(2)处并且倾斜朝向入口压力电感感应器(4);所述出口红外检测传感器(62)位于出口闸道(3)处并且倾斜朝向出口压力电感感应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引坡道的单向通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闸道(2)远离单向通道(1)的一侧设置有入口红绿指示灯(8);所述出口闸道(3)远离单向通道(1)的一侧设置有出口红绿指示灯(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引坡道的单向通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闸道(2)的一侧设置有入口候车区(11),所述出口闸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善义杨明王海龙孙福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筑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