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酸洗清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8943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管酸洗清洁装置,涉及酸洗设备技术领域,为了隔绝酸雾的外泄,所述钢管酸洗清洁装置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盐酸槽本体、设置在盐酸槽本体上的盖体、设置在地面上的冷却槽、设置在地面上的吸收过滤槽、连通盐酸槽本体和吸收过滤槽的第一吸管、连通吸收过滤槽和盐酸槽本体的第二吸管和设置在第二吸管上的吸气泵;通过盖体与盐酸槽本体的配合,能够初步隔绝酸雾的外泄,并且还能够使得部分酸雾凝结后回到盐酸槽本体内。加上冷却槽的液化和吸收过滤槽的吸收,使得挥发的酸雾被吸收,残留的酸雾重新送回盐酸槽本体,有效防止出现酸雾泄漏到大气中的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酸洗清洁装置
本技术涉及酸洗设备
,特别是指一种钢管酸洗清洁装置。
技术介绍
半成品钢管在经热处理后,表面会生成一层硬而脆的氧化铁皮层,这层氧化铁皮在磷化之前必须彻底除掉。目前,各厂家采用较多的方法是盐酸酸洗法去除这层氧化铁皮。盐酸酸雾主要产生于酸洗过程中,酸雾的形成机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酸液表面蒸发,酸分子进入空气,与空气中的水分凝并而形成雾滴;另一种是酸溶液内有化学反应,形成气泡上浮到液面后爆破,将液滴带出。通常所说的酸雾是指雾状的酸类物质。在空气中酸雾的颗粒很小,比水雾的颗粒要小,比烟的湿度要高,粒径为0.1~10μm,是介于烟气与水雾之间的物质,具有较强的腐蚀性。酸雾的排放会造成工作场所的空气中酸雾和酸性气体弥漫,排入大气后又会造成大气环境中的酸沉降。它不仅危及工人及厂房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腐蚀厂房设备及精密仪器,造成生产和生活的损失,而且还会对农作物及其他动植物的生存带来不良影响,造成对建筑物等的损坏等。因此,人们迫切需要采取得力措施控制酸雾的排放,以遏制大气环境的酸化和酸雨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钢管酸洗清洁装置,为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基于上述目的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钢管酸洗清洁装置,所述钢管酸洗清洁装置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盐酸槽本体、设置在盐酸槽本体上的盖体、设置在地面上的冷却槽、设置在地面上的吸收过滤槽、连通盐酸槽本体和吸收过滤槽的第一吸管、连通吸收过滤槽和盐酸槽本体的第二吸管和设置在第二吸管上的吸气泵;所述盐酸槽本体顶部开口;所述盖体的俯视投影完全覆盖盐酸槽本体的顶部;所述冷却槽内设有冷却液;所述第一吸管穿过冷却槽,所述第一吸管穿过冷却槽的部分位于冷却液液面以下,第一吸管的两端分别连通盐酸槽本体和吸收过滤槽,所述吸收过滤槽内设有吸收液,第一吸管插入吸收过滤槽内的一端位于吸收液液面以下,第一吸管插入盐酸槽本体内的一端位于盐酸槽本体内盐酸液面以上;所述第二吸管的两端分别连通吸收过滤槽和盐酸槽本体,所述第二吸管插入盐酸槽本体内的一端位于盐酸槽本体内盐酸液面以上,所述第二吸管插入吸收过滤槽内的一端位于吸收液液面以上。可选的,所述第一吸管位于冷却槽内的部分为螺旋状。可选的,所述盖体顶部设有若干挂耳,所述挂耳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可选的,所述盖体下表面位于盐酸槽本体顶部开口上方处设有若干凸起块,所述凸起块上端与盖体下表面固定连接,凸起块的下端悬空。可选的,所述凸起块为上大下小的锥形。可选的,所述凸起块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形。可选的,所述吸收液为水。可选的,所述冷却液为水。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申请提出一种钢管酸洗清洁装置,通过盖体与盐酸槽本体的配合,能够初步隔绝酸雾的外泄,并且还能够使得部分酸雾凝结后回到盐酸槽本体内。加上冷却槽的液化和吸收过滤槽的吸收,使得挥发的酸雾被吸收,残留的酸雾重新送回盐酸槽本体,有效防止出现酸雾泄漏到大气中的危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钢管酸洗清洁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此外专利技术所提到的方向和位置用语,例如「上」、「中」、「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和位置,因此,使用的方向和位置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专利技术,而非用以限制专利技术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如图所示,基于上述目的提供的一种钢管酸洗清洁装置,所述钢管酸洗清洁装置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盐酸槽本体1、设置在盐酸槽本体1上的盖体2、设置在地面上的冷却槽3、设置在地面上的吸收过滤槽4、连通盐酸槽本体1和吸收过滤槽4的第一吸管5、连通吸收过滤槽4和盐酸槽本体1的第二吸管6和设置在第二吸管6上的吸气泵。所述盐酸槽本体1顶部开口;需要酸洗的钢管通过盐酸槽本体1顶部开口进出盐酸槽本体1,盐酸槽本体1内容纳有盐酸。为了能覆盖盐酸槽本体1顶部开口,所述盖体2的俯视投影完全覆盖盐酸槽本体1的顶部。所述吸收过滤槽4内设有吸收液。所述冷却槽3内设有冷却液。当需要酸洗的钢管放入盐酸槽本体1后,将盖体2覆盖盐酸槽本体1的顶部开口,钢管在盐酸槽本体1内与盐酸产生反应。盐酸槽本体1内产生的盐酸酸雾会聚集在盐酸槽本体1顶部,打开吸气泵,通过第一吸管5和第二吸管6循环,使得盐酸槽本体1内的盐酸酸雾首先在冷却槽3内冷却,然后被吸收过滤槽4吸收过滤,还有多余的盐酸酸雾会重新回到盐酸槽本体1进入下一个循环。进而最大可能的避免了盐酸酸雾泄漏。当吸收过滤槽4吸收满后,更换吸收过滤槽4或吸收过滤槽4内的吸收液即可。为了进行冷却,使得第一吸管5内的盐酸酸雾经过冷却槽3时尽量被液化,所述第一吸管5穿过冷却槽3,所述第一吸管5穿过冷却槽3的部分位于冷却液液面以下。为了减小成本,所述冷却液为水。为了增加冷却能力,所述第一吸管5位于冷却槽3内的部分为螺旋状。并且螺旋状的螺旋圈数大于三圈,螺旋状部分全部位于冷却液液面以下。为了过滤吸收盐酸酸雾,第一吸管5的两端分别连通盐酸槽本体1和吸收过滤槽4,第一吸管5插入吸收过滤槽4内的一端位于吸收液液面以下,第一吸管5插入盐酸槽本体1内的一端位于盐酸槽本体1内盐酸液面以上。为了减小成本,所述吸收液为水。为了返回气体以及残留的盐酸酸雾,所述第二吸管6的两端分别连通吸收过滤槽4和盐酸槽本体1,所述第二吸管6插入盐酸槽本体1内的一端位于盐酸槽本体1内盐酸液面以上,所述第二吸管6插入吸收过滤槽4内的一端位于吸收液液面以上。所述盖体2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因此重量较重,为了方便移动盖体2,所述盖体2顶部设有若干挂耳,所述挂耳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通过吊机挂住挂耳就能够移动盖体2。为了便于酸雾凝结,所述盖体2下表面位于盐酸槽本体1顶部开口上方处设有若干凸起块,所述凸起块上端与盖体2下表面固定连接,凸起块的下端悬空。这样酸雾凝结后容易附着,为了使酸雾凝结成液滴后容易滴落,所述凸起块为上大下小的锥形或圆锥形。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专利技术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专利技术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已经结合了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对专利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根据前面的描述,这些实施例的很多替换、修改和变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管酸洗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酸洗清洁装置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盐酸槽本体(1)、设置在盐酸槽本体(1)上的盖体(2)、设置在地面上的冷却槽(3)、设置在地面上的吸收过滤槽(4)、连通盐酸槽本体(1)和吸收过滤槽(4)的第一吸管(5)、连通吸收过滤槽(4)和盐酸槽本体(1)的第二吸管(6)和设置在第二吸管(6)上的吸气泵;/n所述盐酸槽本体(1)顶部开口;/n所述盖体(2)的俯视投影完全覆盖盐酸槽本体(1)的顶部;/n所述冷却槽(3)内设有冷却液;/n所述第一吸管(5)穿过冷却槽(3),所述第一吸管(5)穿过冷却槽(3)的部分位于冷却液液面以下,第一吸管(5)的两端分别连通盐酸槽本体(1)和吸收过滤槽(4),所述吸收过滤槽(4)内设有吸收液,第一吸管(5)插入吸收过滤槽(4)内的一端位于吸收液液面以下,第一吸管(5)插入盐酸槽本体(1)内的一端位于盐酸槽本体(1)内盐酸液面以上;/n所述第二吸管(6)的两端分别连通吸收过滤槽(4)和盐酸槽本体(1),所述第二吸管(6)插入盐酸槽本体(1)内的一端位于盐酸槽本体(1)内盐酸液面以上,所述第二吸管(6)插入吸收过滤槽(4)内的一端位于吸收液液面以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酸洗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酸洗清洁装置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盐酸槽本体(1)、设置在盐酸槽本体(1)上的盖体(2)、设置在地面上的冷却槽(3)、设置在地面上的吸收过滤槽(4)、连通盐酸槽本体(1)和吸收过滤槽(4)的第一吸管(5)、连通吸收过滤槽(4)和盐酸槽本体(1)的第二吸管(6)和设置在第二吸管(6)上的吸气泵;
所述盐酸槽本体(1)顶部开口;
所述盖体(2)的俯视投影完全覆盖盐酸槽本体(1)的顶部;
所述冷却槽(3)内设有冷却液;
所述第一吸管(5)穿过冷却槽(3),所述第一吸管(5)穿过冷却槽(3)的部分位于冷却液液面以下,第一吸管(5)的两端分别连通盐酸槽本体(1)和吸收过滤槽(4),所述吸收过滤槽(4)内设有吸收液,第一吸管(5)插入吸收过滤槽(4)内的一端位于吸收液液面以下,第一吸管(5)插入盐酸槽本体(1)内的一端位于盐酸槽本体(1)内盐酸液面以上;
所述第二吸管(6)的两端分别连通吸收过滤槽(4)和盐酸槽本体(1),所述第二吸管(6)插入盐酸槽本体(1)内的一端位于盐酸槽本体(1)内盐酸液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飞韩丽
申请(专利权)人:利辛县泓坤美思家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