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挖掘机智能施工引导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08835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挖掘机智能施工引导系统及方法,属于挖掘机控制技术领域。能实时检测并显示挖掘机铲斗位姿、作业区域高程、坡度、开挖方量等重要参数,以及与设计目标的差值等信息,实时引导挖掘机驾驶员进行作业,在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的同时,减轻了技术人员的工作量。与现有的挖掘机铲尖坐标测量系统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独特的铲背测坡功能,并且图形化显示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能够为驾驶员作业提供更全面的引导。全面的引导。全面的引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挖掘机智能施工引导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挖掘机控制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挖掘机定位、铲斗位姿检测、施工区域高程、坡度、开挖方量等重要参数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挖掘机智能化施工中。

技术介绍

[0002]挖掘机是最常用的工程机械之一,它在施工过程中的主要用途是挖掘、平地和修坡作业。驾驶员凭经验来操作铲斗进行挖掘、平地或修坡作业,以达到设计的高度或坡度,效率低且精确度不高。如若实时获得铲尖基于车身坐标系的坐标,基于该坐标给驾驶员作业引导可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和精度。因此,挖掘机铲斗定位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从各方文献以及工程现场调研结果来看,现有的铲斗定位方法可定位车辆和铲斗的坐标,可以通过铲斗的Z坐标获得作业面的高度信息,但不能获得坡度信息,引导信息有限;并且可视化时,只显示挖掘轨迹、设计高程、当前高程、车速等信息,没有施工区域三维地形图,不能统计施工量等信息,信息可视化不够全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挖掘机智能施工引导系统及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挖掘机铲斗坐标测量系统不具备测量斜面坡度的功能,以及可视化时不能导入三维地形图,不能实时统计开挖方量、待挖方量等信息,可视化内容不够丰富,对驾驶员的作业引导不够充分、准确的缺点。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挖掘机智能施工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车辆驾驶室顶部安装两个GPS天线,主天线在后,副天线在前,其中航向角为主副天线的边线与正北方向的夹角;
[0006]挖掘机车身、动臂、斗杆、铲斗铰链上分别安装高精度动态倾角传感器,车身动态倾角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身俯仰和横滚角度,动臂动态倾角传感器用于检测动臂的倾角,斗杆动态倾角传感器用于检测斗杆绕轴的倾角;铲斗动态倾角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动臂、斗杆、铲斗的倾角;
[0007]微型计算机按设定频率读取GPS系统和高精度动态倾角传感器的数据并进行运算处理,并将计算得到的挖掘机坐标、铲尖坐标和姿态信息进行显示,并且在三维地形图上实时显示挖掘机作业轨迹图像、已挖方量、待挖方量、当前挖掘深度、目标挖掘深度、当前坡度、目标坡度信息。
[0008]进一步的,两个GPS天线设置为通过直接读取GPS信息以获得主天线经度、纬度、高程、航向角信息。
[0009]进一步的,当前挖掘深度用铲尖Z坐标获得。
[0010]进一步的,当前坡度信息通过铲背测量,包括如下步骤:
[0011]S1:以GPS主天线支点O0、动臂支点O1、斗杆支点O2、铲斗支点O3、铲尖正中央处O4为中心,分别建立五个坐标系;GPS主天线坐标系的主天线支点O0位于车身上;
[0012]S2:测量动臂支点O1在GPS主天线坐标系中的位置x
d
、y
d
、z
d

[0013]S3:测量动臂长度l1,斗杆长度l2,铲斗长度l3的值;
[0014]S4:读取车身倾角传感器AS0的值,经处理后,得到车身俯仰θ
fb
和横滚角度或左右倾斜角度θ
lr

[0015]S5:读取动臂上倾角传感器AS1的值,经处理后得到动臂上倾角θ1;
[0016]S6:读取斗杆上倾角传感器AS2的值,再根据动臂上倾角θ1,经处理后得到斗杆上倾角θ2;
[0017]S7:读取铲斗倾角传感器AS3的值,再根据斗杆上倾角传感器AS2的值,经处理后得到铲斗倾角θ3;
[0018]S8:将以上测量所获得的x
d
、y
d
、z
d
、l1,l2,l3、θ
fb
、θ
lr
、θ1、θ2、θ3的值代入改进后的D

H算法,可得到基于GPS主天线坐标系的铲尖坐标x,y,z和铲尖姿态角ξ,ξ是铲斗与斗杆铰接点与铲斗斗齿尖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0019]改进的D

H算法公式如下:
[0020]车辆坐标系:
[0021]x
veh
=x
d
[0022]y
veh
=y
d
+cos(l1cos(θ1+θ
fb
)+l2cos(θ
1+
θ2+θ
fb
)+l3cos(θ1+θ2+θ3+θ
fb
))
[0023]z
veh
=z
d
+sin(l1cos(θ1+θ
fb
)+l2sin(θ
1+
θ2+θ
fb
)+l3sin(θ1+θ2+θ3+θ
fb
))
[0024]基于车身GPS的坐标系:
[0025][0026][0027]这里R是应用欧拉公式获得的旋转矩阵,其中θ
fb
是车身的俯仰角,θ
lr
是车身的横滚角,由车身传感器获得,θ0是车身与正北方向的夹角,由GPS获得。
[0028]S9:根据铲尖姿态角ξ,经下式几何运算处理后,可得到铲背姿态角α3;将铲背紧贴在坡面上,利用铲背姿态角α3来测量坡度,实现铲背测坡功能:
[0029]ξ=θ1+θ2+θ3[0030]α3=180

ξ

α2[0031]其中α2为铲斗与斗杆铰接点与铲斗斗齿尖连线与铲背面之间的夹角。
[0032]进一步的,挖掘作业时,驾驶员将铲尖放在作业面获得当前挖掘深度、以及与设计挖掘目标深度的偏差值,在操作挖掘机挖掘时实时了解铲尖坐标与设计挖掘目标的偏差。
[0033]进一步的,修坡作业时,驾驶员将铲背紧贴在作业坡面上获得当时坡度值、以及与设计坡度的偏差,从而引导驾驶员作业。
[0034]进一步的,在显示挖掘机作业图像的同时,通过数据窗口显示挖掘机当前位置、高程、θ
fb
、θ
lr
、θ1、θ2、θ3、铲尖坐标x,y,z、铲尖姿态角ξ、铲背姿态角α3、设计作业目标、当前作业与设计作业目标偏差信息,给挖掘机驾驶员以作业引导。
[0035]一种挖掘机智能施工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
[0036]挖掘机上安装GPS系统,用于挖掘机车身定位和航向角检测;
[0037]挖掘机车身、动臂、斗杆、铲斗铰链上分别安装高精度动态倾角传感器,车身动态倾角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身俯仰和横滚角度,动臂动态倾角传感器用于检测动臂的倾角,斗杆动态倾角传感器用于检测斗杆绕轴的倾角;铲斗动态倾角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动臂、斗杆、铲斗的倾角;
[0038]微型计算机按设定频率读取GPS系统和高精度动态倾角传感器的数据并进行运算处理,并将计算得到的挖掘机坐标、铲尖坐标和姿态信息进行显示,并且在三维地形图上实时显示挖掘机作业轨迹图像、已挖方量、待挖方量、当前挖掘深度、目标挖掘深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挖掘机智能施工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车辆驾驶室顶部安装两个GPS天线,主天线在后,副天线在前;挖掘机车身、动臂、斗杆、铲斗铰链上分别安装高精度动态倾角传感器,车身动态倾角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身俯仰和横滚角度,动臂动态倾角传感器用于检测动臂的倾角,斗杆动态倾角传感器用于检测斗杆绕轴的倾角;铲斗动态倾角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动臂、斗杆、铲斗的倾角;微型计算机按设定频率读取GPS系统和高精度动态倾角传感器的数据并进行运算处理,并将计算得到的挖掘机坐标、铲尖坐标和姿态信息进行显示,并且在三维地形图上实时显示挖掘机作业轨迹图像、已挖方量、待挖方量、当前挖掘深度、目标挖掘深度、当前坡度、目标坡度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掘机智能施工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GPS天线设置为通过直接读取GPS信息以获得主天线经度、纬度、高程、航向角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掘机智能施工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航向角为主副天线的边线与正北方向的夹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掘机智能施工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前挖掘深度用铲尖Z坐标获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掘机智能施工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前坡度信息通过铲背测量,包括如下步骤:S1:以GPS主天线支点O0、动臂支点O1、斗杆支点O2、铲斗支点O3、铲尖正中央处O4为中心,分别建立五个坐标系;GPS主天线坐标系的主天线支点O0位于车身上;S2:测量动臂支点O1在GPS主天线坐标系中的位置x
d
、y
d
、z
d
;S3:测量动臂长度l1,斗杆长度l2,铲斗长度l3的值;S4:读取车身倾角传感器AS0的值,经处理后,得到车身俯仰θ
fb
和横滚角度或左右倾斜角度θ
1r
;S5:读取动臂上倾角传感器AS1的值,经处理后得到动臂上倾角θ1;S6:读取斗杆上倾角传感器AS2的值,再根据动臂上倾角θ1,经处理后得到斗杆上倾角θ2;S7:读取铲斗倾角传感器AS3的值,再根据斗杆上倾角传感器AS2的值,经处理后得到铲斗倾角θ3;S8:将以上测量所获得的x
d
、y
d
、z
d
、l1,l2,l3、θ
fb
、θ
lr
、θ1、θ2、θ3的值代入改进后的D

H算法,得到基于GPS主天线坐标系的铲尖坐标x,y,z和铲尖姿态角ξ,ξ是铲斗与斗杆铰接点与铲斗斗齿尖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改进的D

H算法公式如下:车辆坐标系:x
veh
=x
d
y
veh
=y
d
+cos(l1cos(θ1+θ
fb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伏伍史长城邹斌唐陆奇刘洋洋邱祥瑞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