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扶梯的智能控制方法,通过分别采集扶梯入口区域与出口区域的图像信息,利用图像信息对区域中的移动对象进行识别,进行特征提取而生成移动对象之间的缓冲特征数据,构造倾斜度模型,利用所述倾斜度模型根据所述入口区域中缓冲特征数据与所述出口区域中移动对象的缓冲特征数据计算所述扶梯工作环境的倾斜度数据,并利用所述倾斜度数据生成具有目标运载速度的配速指令,利用配速指令控制所述扶梯的运载速度。从倾斜度数据的维度计算目标运载速度进行控制,实现以自适应的方式提高灵活性和环境适应性,在满足安全性的基础上提高扶梯利用效率也降低了能耗。性的基础上提高扶梯利用效率也降低了能耗。性的基础上提高扶梯利用效率也降低了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扶梯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扶梯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扶梯在人们生活中经常被使用,目前的扶梯虽然采取了一定程度上的自动化,然而无非是当人体踏上扶梯时开始运转,扶梯上没有载重时停止运转以减小能耗浪费。
[0003]然而,这种控速方式过于机械化,缺少灵活性,很难适应复杂多样的使用需求,也很难充分利用扶梯的利用效率。
[0004]比如,目前控制电梯速度的方式的依据实际上是行人的步速,然而用行人步速作为电梯固定的运载速度就存在很多弊端,第一,这难以适应行人复杂多变的需求,比如我们可能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在我们比较着急赶路而且电梯出口区域很空旷几乎没有其他行人时,我们往往会在搭载扶梯的基础上再进行一路小跑,以尽量缩短在电梯上的时间,而用行人步速作为电梯固定的运载速度就很难满足用户快速通过的特殊需求,那么,为何现实中不以较高的运载速度来运行扶梯呢?这是因为扶梯的运载速度过快会使扶梯出口短时间内变得拥挤,容易发生踩踏事故,安全性差。第二,在遇到另一种特殊情况下,比如从当前开始将有5分钟的人流高峰将要使用扶梯,人流高峰中第一个人刚刚踏上扶梯,那么,用行人步速作为电梯固定的运载速度会降低扶梯的通行效率差,这是因为,人流高峰中第一个人刚刚踏上扶梯时,此时电梯出口区域依然时比较空旷的。用正常步速来运载会导致电梯出口区域处于空旷状态的时间就会比较长,由于电梯出口区域较拥挤时会延迟行人踏进扶梯的时间,因此一定程度上,电梯的运载效率受电梯出口区域的空旷状态是否被及时利用的影响。
[0005]因此,如果想要满足使用者复杂需求充分利用扶梯的利用效率,就需要电梯的速度灵活的与环境去适应。
[0006]然而,人为主观很难定量的判断扶梯周围环境状态,可能也正是这个原因,目前的扶梯多是采用固定速度来进行运载。
[0007]基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新的方法,提高灵活性、环境适应性和扶梯利用效率。
[0008]在所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扶梯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用以自动适应扶梯出入口区域环境提高配速的灵活性和利用效率。
[0010]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扶梯的智能控制方法,包括:
[0011]分别采集扶梯入口区域与出口区域的图像信息;
[0012]利用图像信息对区域中的移动对象进行识别,进行特征提取而生成移动对象之间的缓冲特征数据;
[0013]构造倾斜度模型,利用所述倾斜度模型根据所述入口区域中缓冲特征数据与所述出口区域中移动对象的缓冲特征数据计算所述扶梯工作环境的倾斜度数据,并利用所述倾斜度数据生成具有目标运载速度的配速指令;
[0014]利用配速指令控制所述扶梯的运载速度。
[0015]可选地,倾斜度
[0016]目标运载速度v
t
=ζ*v0;
[0017]其中,v
t
为移动对象的步速;ε为缓冲特征数据上限阈值,μ为入口区域的缓冲特征数据,ν为出口区域的缓冲特征数据。
[0018]可选地,其中,d
i
为出口区域中第i个移动对象距第i
‑
1个移动对象的距离,D
i
为第i个移动对象距扶梯中移动区域的距离;d
j
为出口区域中第j个移动对象距第j+1个移动对象的距离,D
j
为第j个移动对象距扶梯中移动区域的距离。
[0019]可选地,所述进行特征提取而生成移动对象之间的缓冲特征数据,包括:
[0020]提取各移动对象的位置区间;
[0021]分别计算入口区域、出口区域的缓冲特征数据。
[0022]可选地,所述分别计算入口区域、出口区域的缓冲特征数据,包括:
[0023]根据各移动对象的位置区间确定相邻移动对象的缓冲距离及各移动对象到扶梯中移动区域的距离,利用各移动对象到扶梯中移动区域的距离对各移动对象缓冲距离进行加权叠加分别计算入口区域、出口区域的缓冲特征数据。
[0024]可选地,所述利用配速指令控制所述扶梯的运载速度,包括:
[0025]在所述出口区域中移动对象的缓冲特征数据为0,入口区域的缓冲特征数据达到缓冲特征数据上限阈值时,控制所述扶梯输出大于移动对象步速的运载速度。
[0026]可选地,在所述控制所述扶梯输出大于移动对象步速的运载速度步骤之后,
[0027]还包括:
[0028]动态控制所述扶梯的运载速度:随着倾斜度数据的减小,从大于移动对象步速的运载速度,分时段降低扶梯的运载速度。
[0029]可选地,所述随着倾斜度数据的减小,从大于移动对象步速的运载速度,
[0030]分时段降低扶梯的运载速度,包括:
[0031]在所述出口区域中移动对象的缓冲特征数据超过缓冲特征数据上限阈值时,逆转扶梯电机的动力方向。
[0032]可选地,还包括:
[0033]监测扶梯的迟滞数据;
[0034]所述利用所述倾斜度数据生成具有目标运载速度的配速指令,还包括:
[0035]根据所述迟滞数据调整所述配速指令的执行时刻。
[0036]可选地,还包括:
[0037]获取扶梯载重数据,对迟滞数据进行修正。
[0038]可选地,还包括:
[0039]利用分级扶梯中的一级扶梯进行预提速,将一级扶梯的运载速度控制在目标运载
速度的一半;
[0040]所述利用配速指令控制所述扶梯的运载速度,包括:
[0041]将与一级扶梯出口相邻的二级扶梯的运载速度控制在所述目标运载速度。
[0042]可选地,所述二级扶梯的出口毗邻有多个并列且动力解耦的三级路由扶梯,
[0043]各三级路由扶梯将对应类别的传送对象传送至对应的传送方向。
[0044]可选地,还包括:
[0045]根据各类移动对象的年龄属性数据和健康属性数据分别调整对应三级路由扶梯的运载速度。
[0046]可选地,所述各三级路由扶梯分别于二级扶梯的不同位置与所述二级扶梯搭接。
[0047]可选地,所述二级扶梯的出口区域具有半径大于二级扶梯宽度的搭接盘,三级路由扶梯的传送方向与搭接盘外边缘相切,移动对象通过搭接盘的不同位置转移到不同的三级路由扶梯。
[0048]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扶梯的智能控制装置,包括:
[0049]信息采集模块,分别采集扶梯入口区域与出口区域的图像信息;
[0050]缓冲处理模块,利用图像信息对区域中的移动对象进行识别,进行特征提取而生成移动对象之间的缓冲特征数据;
[0051]倾斜度模块,构造倾斜度模型,利用所述倾斜度模型根据所述入口区域中缓冲特征数据与所述出口区域中移动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扶梯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采集扶梯入口区域与出口区域的图像信息;利用图像信息对区域中的移动对象进行识别,进行特征提取而生成移动对象之间的缓冲特征数据;构造倾斜度模型,利用所述倾斜度模型根据所述入口区域中缓冲特征数据与所述出口区域中移动对象的缓冲特征数据计算所述扶梯工作环境的倾斜度数据,并利用所述倾斜度数据生成具有目标运载速度的配速指令;利用配速指令控制所述扶梯的运载速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倾斜度目标运载速度v
t
=ζ*v0;其中,v
t
为移动对象的步速;ε为缓冲特征数据上限阈值,μ为入口区域的缓冲特征数据,ν为出口区域的缓冲特征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配速指令控制所述扶梯的运载速度,包括:在所述出口区域中移动对象的缓冲特征数据为0,入口区域的缓冲特征数据达到缓冲特征数据上限阈值时,控制所述扶梯输出大于移动对象步速的运载速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所述扶梯输出大于移动对象步速的运载速度步骤之后,还包括:动态控制所述扶梯的运载速度:随着倾斜度数据的减小,从大于移动对象步速的运载速度,分时段降低扶梯的运载速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着倾斜度数据的减小,从大于移动对象步速的运载速度,分时段降低扶梯的运载速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纪侠,
申请(专利权)人:葛纪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