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数字替身的情况下监测人员运送设备的状态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8581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00
描述了一种用于监测实物的人员运送设备(2)的状态的方法(100)和装置(1)。该方法(100)包括使用即时更新的数字替身数据组(102)来监测人员运送设备(2)的状态,该即时更新的数字替身数据组能够机器处理的方式反映在实物的人员运送设备组装并安装在建筑物(5)中之后按照实际配置的实物的人员运送设备(2)的构件的表征属性。在实物的人员运送设备(2)中布置有至少一个检测装置(200),该至少一个检测装置检测被传输到ADDD(102)的负载曲线(70)。借助规则组(80)将负载曲线(70)转换为虚拟构件的变化的表征属性并且相应地对表征属性进行即时更新,其中借助监测经由ADDD(102)通过计算和/或通过静态模拟和动态模拟来跟踪和评估构件上的变化和变化趋势。件上的变化和变化趋势。件上的变化和变化趋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在使用数字替身的情况下监测人员运送设备的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监测设计为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的人员运送设备的属性的方法和装置。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配备有所提出的装置的人员运送设备、一种设计用于实施所提出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一种存储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形式的人员运送设备用于输送建筑或建筑物的内部的人员。在此,必须始终确保足够的运行安全性,但是也必须确保尽可能普遍的可用性。为此,人员运送设备通常大多以定期的时间间隔被检查和/或维护。在此,通常基于类似人员运送设备的经验来确定该时间间隔,其中必须将用于维持运行安全的时间间隔选择得足够短,使得在进入可能的危及安全的运行条件之前及时地实施检查或维护。
[0003]在比较老旧的人员运送设备中,通常完全独立于人员运送设备的实际的当前状态来实施检查。也就是说,技术人员必须到场并现场检查人员运送设备。在此经常发现,根本不需要紧急维护。因此说明了技术员的到场是多余的,并且导致不必要的成本。另一方面,对于技术人员识别出实际的维护需要的情况,在多数情况下需要进一步到场,因为技术人员只能现场确定人员运送设备中的哪些部件需要维护,并且因此只能现场看出为了维护或修理需要例如备件或专用工具。另一个问题在于,在几年之后,尤其是如果由第三方公司进行维护,设备不再连续地在技术上被记录,并且仅可在现场确定哪些部件是原装的,哪些部件已被第三方产品替换,因为在该行业中仅就备件和维护就有非常多的供应商。
[0004]在比较新的人员运送设备中,已经部分地存在这种可能性,例如借助传感器和/或通过监测其活动部件,即例如通过监测人员运送设备的传送带的运行,提前和/或从外部控制中心获得关于人员运送设备的状态已经改变并且这显示有必要检测或维护人员运送设备的提示。由此,维护时间间隔必要时可以延长或者根据需要来匹配。然而,通常需要意味着显著的额外投入的多个传感器。此外,附加的传感器系统可导致更加容易受到干扰的影响。此外,在这种情况下,技术人员也大多首先通过现场访问来识别是否实际上存在维护需求以及是否可能需要备件或专门工具。即使在这种设备中,在一定时间之后根据维护供应商的不同也可能不再期望连续的技术文档。
[0005]此外,可能需要一种方法或装置,借助该方法或装置,对人员运送设备的属性的监测可以更有效、更简单、成本更少地、不需要现场检查和/或更可预测地实施。此外,可能需要一种适配的人员运送设备、一种用于在可编程设备上实施该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一种具有存储在其上的这种计算机程序产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监测这种需求可以通过根据独立权利要求中的一项的技术方案来满足。有利的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以及以下描述中限定。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使用即时更新的数字替身数据组来监测实物的人员运送设备的状态的方法。即时更新的数字替身数据组以能够机器处理的方式包括实物的人员运送设备的构件的表征属性。即时更新的数字替身数据组由构件模型数据组构成,包括通过在将实物的人员运送设备组装并安装在建筑物中之后在实物的人员运送设备上测量表征属性而确定的数据。下面,为了更好的可读性,即时更新的数字替身数据组以缩写形式通称为“ADDD”。
[0008]此外,实物的人员运送设备具有环绕地布置的传送带和至少一个检测装置,其中,检测装置在人员运送设备的运行期间检测传送带的负载曲线。该负载曲线作为测量数据被传输到ADDD上,并且在使用规则组的情况下重新确定受所传输的测量数据影响的构件模型数据组的表征属性。随后,以新确定的表征属性来即时更新所相应的构件模型数据组的表征属性。
[0009]也就是说,该方法基于经验,即,在运行时尤其在人员运送设备的运动的部件处产生与负载曲线相关的磨损并且该磨损改变至少一个构件模型数据组的至少一个表征属性,或者必须相应地即时更新构件模型数据组的该表征属性。如下面结合附图更详细地解释的,所检测到的变化情况通常涉及多个构件模型数据组的多个表征属性。借助规则组和在即时更新的数字替身数据组中存在的几何关系,每个单独的表征属性可以针对相应的构件模型数据组由检测的负载曲线来计算在构件模型数据组中存储的实物属性以及物理学、机械学和强度理论的领域中已知的计算方法。根据所检测的负载曲线所确定的表征属性现在替代了相应的构件模型数据组的相应的迄今为止的表征属性,由此对这些构件模型数据组或者即时更新的数字替身数据组进行即时更新。
[0010]此后,可以通过监测环绕布置的传送带的即时更新的表征属性的变化和变化趋势,并通过计算和/或通过静态模拟和动态模拟,借助ADDD跟踪和评估其对传送带的构件和与这些组件相互作用的构件的影响。
[0011]为了进行评估,可以存在与构件的表征属性相对应的评估标准,例如传送链的最大链伸长度、驱动机的功率消耗的上限、在磨损位置的最大尺寸和/或最小尺寸等。这些评估标准允许对变化的表征属性的简单比较(静态观察)并且例如规定从额定值出发的最大的允许偏差。即时更新的数字替身数据组的构件的表征属性可以与这些评估标准进行比较。此外,可以通过静态模拟(例如借助有限元分析来评价由于通过磨损去除材料所造成的强度下降)和动态模拟来评估变化的表征属性对相应构件的影响以及对与该构件相互作用的构件的影响(例如由于磨损而提高的运动自由度或间隙)。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监测实物的人员运送设备的状态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由构件模型数据组构成的ADDD,该ADDD以能够机器处理的方式反映在实物的人员运送设备组装并且安装在建筑物中之后按照该人员运送设备的实际配置的实物的人员运送设备的构件的表征属性。此外,该设备具有至少一个检测装置,通过检测装置可以在运行期间检测人员运送设备的传送带的负载曲线。该负载曲线可以作为测量数据为了即时更新现有的数据而被传输到ADDD上,其中在使用规则组的情况下可以重新确定所传输的测量数据相应的构件模型数据组的表征属性。相应的构件模型数据组可以后来通过新确定的表征属性来即时更新。
[0013]借助在ADDD上的静态模拟和动态模拟,可以跟踪并评估环绕地布置的虚拟传送带
的表征属性的变化和变化趋势及对人员运送设备的与传送带的虚拟构件相互作用的虚拟构件的影响。由于ADDD的虚拟构件的大多数表征属性保持不变,并且即时更新的表征属性基于所考虑的经验值得出实物的人员运送设备的相应的实物构件的非常精确的映射,所以对虚拟构件的计算、识别和评估也接近1∶1地适用于实物的人员运送设备的相应的实物构件。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装置的人员运送设备。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机器可读的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在可编程的装置上执行时使该装置实施或控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的方法。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在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在使用即时更新的数字替身数据组ADDD(102)的情况下用于监测实物的人员运送设备(2)的状态的方法(100),所述即时更新的数字替身数据组ADDD以能够机器处理的方式包括实物的人员运送设备(2)的构件的表征属性,其中,实物的人员运送设备(2)具有绕转布置的传送带(7);ADDD(102)由构件模型数据组(114-NN)构建,所述构件模型数据组包括如下数据:所述数据通过在实物的人员运送设备(2)组装并且安装在建筑物(5)中之后测量人员运送设备的表征属性就已确定;实物的人员运送设备(2)还具有至少一个检测装置(200),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在运行期间传送带(7、11、31、36)的负载曲线(70);将负载曲线(70)作为测量数据传输到ADDD(102)上并且使用规则组(80)重新确定所传输的测量数据相应的构件模型数据组(114-NN)的表征属性;随后,相应的构件模型数据组(114-NN)的表征属性被通过新确定的表征属性即时更新;并且借助监测,绕转布置的传送带(7)的即时更新的表征属性的变化和变化趋势以及对传送带(7)的构件和与这些构件相互作用的部件的影响借助ADDD(102)、通过计算和/或静态模拟和动态模拟来跟踪并评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100),其中,由检测装置(200)检测的负载曲线(70)代表由驱动机(33)在运行时间上产生的驱动功率,并且在考虑到驱动机温度的情况下,由驱动机(33)的检测到的电流曲线(U)和电压曲线(I)计算所述负载曲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100),其中,在周期性出现的峰值(73)上检查检测到的负载曲线(70),并且在出现峰值(37)时,将峰值对应于传送带(7)的一个部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100),其中,检测装置(200)是雷达传感器(76)或光栅(77),通过所述雷达传感器或光栅来检测进入人员运送设备(2)的人员,将检测到的人员换算成负载曲线(7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100),其中,检测装置(200)是布置在实物的人员运送设备(2)中的负载传感器(75),通过负载传感器来检测人员运送设备(2)运送的负载,将这些负载换算成负载曲线(70)。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100),其中,借助规则组(80)将负载曲线(70)在整个运行时间内累加或积分为负载总和(Y),并且对所述负载总和(Y)提取相应的、基于经验值的、针对负载曲线(70)相应的构件模型数据组(114-NN)的磨损值,并且,利用磨损值,从在人员运送设备组装并安装在建筑物(5)中之后在实物的人员运送设备(2)上通过测量所确定的表征属性出发,确定设置用于即时更新的新的表征属性。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100),其中,将由检测装置(200)传输的测量数据和/或由此确定的表征属性与时间信息(103)一起存储在日志文件(104)中。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100),其中,借助存储在日志文件(104)中的测量数据和/或表征特性以及存储在日志文件(104)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德雷斯
申请(专利权)人: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