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7820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硅橡胶挤出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预热炉,包括:架体;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于所述架体的一侧;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于所述架体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壳体可滑动的设于所述架体上,所述第二壳体朝向或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移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围合形成预热腔,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对接,并形成输入口,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侧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侧对接,并形成输出口,所述预热腔连通于所述输入口和所述输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给出的预热炉,操作简单,且节约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热炉
本技术专利涉及硅橡胶挤出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预热炉。
技术介绍
硅橡胶是指主链由硅和氧原子交替构成,硅原子上通常连有两个有机基团的橡胶,其中,液态硅胶是相对固体高温硫化硅橡胶来说的,其为液体胶,具有流动性好,硫化快的特点。更安全环保,可完全达到食用级的要求。现有技术中,硅橡胶通过硅胶挤出机挤出前,需要先经过对芯线进行初步加热,以便于挤出主机将硅橡胶挤出到芯线上,进行后续硫化。现有的预热炉在加入芯线的过程时,需要通过把手手动翻掀盖的方式打开预热炉,一般需要两人同时操作,放线操作麻烦,且浪费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热炉,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放线操作麻烦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预热炉,包括:架体;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于所述架体的一侧;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于所述架体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壳体可滑动的设于所述架体上,所述第二壳体朝向或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移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围合形成预热腔,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对接,并形成输入口,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侧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侧对接,并形成输出口,所述预热腔连通于所述输入口和所述输出口。可选的,所述架体上具有沿所述第一壳体至所述第二壳体方向延伸布置的导轨,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可滑动的设于所述导轨上。可选的,所述架体上设有驱动所述第二壳体移动的气动装置和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电性连接于所述气动装置。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具有第一输入壳,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具有第二输入壳,所述第一输入壳具有朝向所述第二输入壳开口的第一输入缺口,所述第二输入壳具有朝向所述第一输入壳开口的第二输入缺口,所述第一输入缺口与所述第二输入缺口对接形成所述输入口。可选的,所述第一输入壳和所述第二输入壳之间通过第一安全锁相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侧具有第一输出壳,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侧具有第二输出壳,所述第一输出壳具有朝向所述第二输出壳开口的第一输出缺口,所述第二输出壳具有朝向所述第一输出壳开口的第二输出缺口,所述第一输出缺口与所述第二输出缺口对接形成所述输出口。可选的,所述第一输出壳和所述第二输出壳之间通过第二安全锁相连接。可选的,所述架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可转动的导轮,其中一所述导轮与所述输入口相对布置,另一所述导轮与所述输出口相对布置。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内具有朝向所述第二壳体凸出布置的第一凸条,所述第一凸条沿所述输入口至所述输出口的方向延伸布置,所述第二壳体内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壳体开口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输入口至所述输出口的方向延伸布置,所述第一凸条嵌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内。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上具有多个连通所述加热腔的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二壳体上具有多个连通所述加热腔的第二通气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预热炉,在加入芯线的过程中,将第二壳体朝远离第一壳体的方向滑动,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打开,装入芯线,将第二壳体朝向第一壳体的方向滑动,预热腔封闭,进而对芯线进行预热并走线,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把手翻掀盖的方式打开预热炉而言,操作简单,且节约人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放线操作麻烦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预热炉的侧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预热炉的正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本技术实施例中,该预热炉,包括:架体13;第一壳体11,第一壳体11设于架体13的一侧;第二壳体12,第二壳体12设于架体13的另一侧,且第二壳体12可滑动的设于架体13上,第二壳体12朝向或远离第一壳体11移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围合形成预热腔,第一壳体11的一侧和第二壳体12的一侧对接,并形成输入口,第一壳体11的另一侧和第二壳体12的另一侧对接,并形成输出口10a,预热腔连通于输入口和输出口10a。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内侧具有预热部,这样,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围合后即形成有上述预热腔,以对硅橡胶进行预热。本实施例中,在加入芯线的过程中,将第二壳体12朝远离第一壳体11的方向滑动,使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之间打开,装入芯线,将第二壳体12朝向第一壳体11的方向滑动,预热腔封闭,进而对芯线进行预热并走线,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把手翻掀盖的方式打开预热炉而言,操作简单,且节约人力。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也是可滑动的设于架体13上的,且第一壳体11朝向或远离第二壳体12移动,其移动结构可参考第二壳体12,不再赘述。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架体13上具有沿第一壳体11至第二壳体12方向延伸布置的导轨,第二壳体12的底部可滑动的设于导轨上。具体的,该导轨具有两个,分别设于第二壳体12底部的两侧,第二壳体12的底部具有套设于导轨的滑动块,以便于第二壳体12的移动。并且,架体13上设有驱动第二壳体12移动的气动装置132和控制按钮131,控制按钮131电性连接于气动装置132。该气动装置132的移动轴连接于第二壳体12的底部,该控制按钮131电性连接于该气动装置132,通过该控制按钮131可控制气动装置132的移动轴的伸缩,以便控制第二壳体12的移动,方便操作,本实施例中,按下一次控制按钮131,气动装置132的移动轴伸出,再次按下,移动轴缩进,如此实现对第二壳体12与第一壳体11之间的开合控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通过电机带动丝杆的转动,实现第二壳体12的移动,不再赘述。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的一侧具有第一输入壳,第二壳体12的一侧具有第二输入壳,第一输入壳具有朝向第二输入壳开口的第一输入缺口,第二输入壳具有朝向第一输入壳开口的第二输入缺口,第一输入缺口与第二输入缺口对接形成输入口。具体的,所围合形成的输入口呈圆形形状,以便于芯线穿过该输入口,进入预热腔,本实施例中,第一输入壳具有第一输入缺口,第二输入壳具有第二输入缺口,以便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n架体;/n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于所述架体的一侧;/n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于所述架体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壳体可滑动的设于所述架体上,所述第二壳体朝向或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移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围合形成预热腔,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对接,并形成输入口,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侧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侧对接,并形成输出口,所述预热腔连通于所述输入口和所述输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架体;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于所述架体的一侧;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于所述架体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壳体可滑动的设于所述架体上,所述第二壳体朝向或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移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围合形成预热腔,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对接,并形成输入口,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侧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侧对接,并形成输出口,所述预热腔连通于所述输入口和所述输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上具有沿所述第一壳体至所述第二壳体方向延伸布置的导轨,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可滑动的设于所述导轨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上设有驱动所述第二壳体移动的气动装置和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电性连接于所述气动装置。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预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具有第一输入壳,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具有第二输入壳,所述第一输入壳具有朝向所述第二输入壳开口的第一输入缺口,所述第二输入壳具有朝向所述第一输入壳开口的第二输入缺口,所述第一输入缺口与所述第二输入缺口对接形成所述输入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壳和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潮武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瓦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