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用消失模自动下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7763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消失模铸造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铸造用消失模自动下料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下注塑模具,所述下注塑模具的顶部的设置有上注塑模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移动台、固定架、第一电动推杆、过渡安装板四者组成模具内行进机构,配合传动机构一同使用后,将气流机构、复合吸盘件、调节板、第二电动推杆、撑接板五者组成往复吸附机构自动送入到消失模成品体顶面指定位置处进行吸附作业,随后一系列运动复位作业后,将消失模成品体自动移出下注塑模具与上注塑模具之间,由此实现整体装置自动下料的功能,取代人工作业,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消除人工作业存在烫伤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造用消失模自动下料机
本技术涉及消失模铸造设备
,具体为一种铸造用消失模自动下料机。
技术介绍
消失模铸造是将与铸件尺寸形状相似的石蜡或泡沫模型粘结组合成模型簇,刷涂耐火涂料并烘干后,埋在干石英砂中振动造型,在负压下浇注,使模型气化,液体金属占据模型位置,凝固冷却后形成铸件的新型铸造方法。现有的消失模因具备近无余量、精确成型、无需取模、无分型面、无砂芯、没有飞边、毛刺、拔模斜度,减少了由于型芯组合而造成的尺寸误差等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但是现对于消失模的铸造生产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主要是消失模的铸造过程中需要人工取料,工作效率低的同时,工作人员也有因失误操作被烫伤的安全隐患,正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铸造用消失模自动下料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铸造用消失模自动下料机,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铸造用消失模自动下料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下注塑模具,所述下注塑模具的顶部的设置有上注塑模具,所述上注塑模具与下注塑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造用消失模自动下料机,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下注塑模具(2),所述下注塑模具(2)的顶部的设置有上注塑模具(3),所述上注塑模具(3)与下注塑模具(2)之间设置有消失模成品体(4),所述工作台(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顶面的中部开设有让位槽(6),所述支撑架(5)顶部的内侧固定套接有传动机构(7),所述传动机构(7)一侧的顶面贯穿让位槽(6)的一侧并于顶面固定连接有移动台(8),所述移动台(8)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9),所述固定架(9)顶部的内侧固定套接有第一电动推杆(10),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造用消失模自动下料机,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下注塑模具(2),所述下注塑模具(2)的顶部的设置有上注塑模具(3),所述上注塑模具(3)与下注塑模具(2)之间设置有消失模成品体(4),所述工作台(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顶面的中部开设有让位槽(6),所述支撑架(5)顶部的内侧固定套接有传动机构(7),所述传动机构(7)一侧的顶面贯穿让位槽(6)的一侧并于顶面固定连接有移动台(8),所述移动台(8)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9),所述固定架(9)顶部的内侧固定套接有第一电动推杆(10),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渡安装板(11),所述过渡安装板(11)顶部的一侧固定套接有撑接板(12),所述撑接板(12)的内部固定套接有第二电动推杆(13),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板(14),所述调节板(14)与撑接板(12)之间分别开设有第二滑移槽(16)和第一滑移槽(15),所述第二滑移槽(16)与第一滑移槽(15)之间设置有复合吸盘件(17),所述复合吸盘件(17)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气流机构(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用消失模自动下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机构(18)的内部包括有主流管(181),且主流管(181)的一端固定套接有中空板(182),所述中空板(182)一侧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四个分流管(183)。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云辉何绵辉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市惠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