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位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7291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位电路,在Flash与CPU之间串接一逻辑组合器件,当按下复位按键时,通过逻辑组合器件转换复位信号波形,使CPU不能马上开始复位,而开始Flash的复位,直到Flash复位完成,其BUSY信号变高后,CPU紧接着开始复位,通过RC延迟电路延迟一段时间保证CPU复位成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进行复位操作时,CPU不会从Flash里读到错误的指令,引起系统发生错误。适用于PDA等信息产品。(*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位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等信息产品的复位电路。
技术介绍
在PDA等信息产品中,不仅需要对CPU进行复位处理,还需要对Flash(闪存)进行复位,以保证系统死机后,执行复位操作能使系统安全稳定的重新激活开机。目前对CPU和Flash进行复位有以下两种方法:当Flash复位完成的时间大于CPU复位完成的时间时,采用如图1所示的方法。但是它会出现下面的问题:CPU已结束复位动作,并开始读取指令,而这时Flash仍在作复位,所以会产生误动作。为此,可采用如图2所示的方法,以保证Flash复位完成稳定后,通过其BUSY信号指示CPU复位的结束。但是,如果CPU的复位不是电平触发复位(即复位的结束是由电平的改变决定),而是沿触发复位(即复位的结束与电平的改变无关),在此情况下,用图2所示的方法,通过BUSY信号就不能指示CPU复位的结束。这样又会出现下面的问题:一经按下复位按键,CPU就开始复位,并且经过一段时间后结束复位动作,开始读取指令,而这时Flash仍在作复位,直到复位信号变高。这时会引起系统发生错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位电路,在进行复位操作时,CPU不会从Flash里读到错误的指令,引起系统发生错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种复位电路,Flash的复位端与地线之间串接一复位按键,在Flash与CPU之间串接一逻辑组合器件,该逻辑组合器件的输出输入逻辑关系为:Y=(0)·(2)+(I1)·(I2),所述逻辑组合器件的输入端I0与地线连接,I2与Flash的BUSY信号端连接,在输入端I2与地线之间连接一电阻电容串接的RC延迟电路,RC延迟电路的接点与输入端I1连接,所述逻辑组合器件的输出端Y与CPU的复位端连接,当按下复位按键时,通过逻辑组合器件转换复位信号波形,使CPU不能马上开始复位,而开始Flash的复位,直到Flash复位完成,其BUSY信号变高后,CPU紧接着开始复位,通过RC延迟电路延迟一段时间保证CPU复位成功。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一逻辑组合器件和RC延迟电路完成复位信号波形的转换及延迟,不管前面的Flash复位时间多长,只有在Flash的复位结束之后,CPU复位动作才能开始,这样就保证了CPU不会从Flash里读到错误的指令,引起系统发生错误。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复位电路结构图;图2是现有的另一种复位电路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的复位电路原理图;图4是图3所示复位电路的信号波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复位电路,复位按键KA1串接在Flash的复位端与地线之间。它还包括一逻辑组合器件LZ,该逻辑组合器件LZ采用快捷-->(FAIRCHILD)公司的微型逻辑电路芯片NC7SZ57,其具有三个数据输入端I0、I1、I2,一个输出端Y。所述逻辑组合器件LZ的输入端I0与地线连接,I2与Flash的BUSY信号端连接,在输入端I2与地线之间连接一电阻电容串接的RC延迟电路,电阻R与电容C的接点与输入端I1连接,所述逻辑组合器件LZ的输出端Y与CPU的复位端连接。逻辑组合器件LZ对Flash的BUSY信号进行转换,使CPU不能马上开始复位。逻辑组合器件LZ的输出输入逻辑关系如下表所示:  输入  输出  I2  I1  I0  Y=(0)·(2)+(I1)·(I2)  L  L  L  H  L  L  H  L  L  H  L  H  L  H  H  L  H  L  L  L  H  L  H  L  H  H  L  H  H  H  H  H其中,H=高电平  L=低电平当按下复位按键KA1后,产生Flash的BUSY信号波形如图4所示,它可以分为三个阶段:T1阶段,I2=H  I1=H  I0=L Y=H。T2阶段分为两个小阶段T20和T21:T20阶段:I2=L  I1=H  I0=L Y=H;T21阶段:I2=L  I1通过RC延迟电路放电变为L  I0=L Y=H。T3阶段分为两个小阶段T30和T31:-->T30阶段:I2=H I1=L I0=L Y=L;T31阶段:I2=H I1通过RC延迟电路充电变为H I0=L Y=H。从上面的说明可以看出,不管前面的Flash复位时间多长,只有在Flash的复位结束之后,后面的CPU复位动作才能开始,这样保证了CPU不会从Flash里读到错误的指令,引起系统发生错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位电路,Flash的复位端与地线之间串接一复位按键,其特征在于:在Flash与CPU之间串接一逻辑组合器件,所述逻辑组合器件的输入端I↓[0]与地线连接,I↓[2]与Flash的BUSY信号端连接,在输入端I↓[2]与地线之间连接一电阻电容串接的RC延迟电路,RC延迟电路的接点与输入端I↓[1]连接,所述逻辑组合器件的输出端Y与CPU的复位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位电路,Flash的复位端与地线之间串接一复位按键,其特征在于:在Flash与CPU之间串接一逻辑组合器件,所述逻辑组合器件的输入端I0与地线连接,I2与Flash的BUSY信号端连接,在输入端I2与地线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勉之何代水
申请(专利权)人: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