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尼醇X受体激动剂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7000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22
本文描述了作为法尼醇X受体激动剂的化合物,制备此类化合物的方法,包含此类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和药物,以及使用此类化合物治疗与法尼醇X受体活性相关的病况、疾病或病症的方法。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法尼醇X受体激动剂及其用途
交叉引用
[0001]本申请要求2018年9月18日提交的第62/733,004号美国临时申请和2019年8月1日提交的第62/881,564号美国临时申请的权益,这两个美国临时申请均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0002]本文描述了作为法尼醇X受体激动剂的化合物,制备此类化合物的方法,包含此类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和药物,以及使用此类化合物治疗与法尼醇X受体活性相关的病况、疾病或病症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3]法尼醇X受体(FXR)是在肝脏、肠、肾、肾上腺和脂肪组织中高度表达的核受体。FXR调节参与控制胆汁酸合成和转运、脂质代谢和葡萄糖稳态的众多靶基因。FXR激动作用是针对许多代谢失调、肝脏疾病或病况、炎性状况、胃肠疾病或细胞增殖性疾病的治疗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一方面,本文描述了式(I

)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环A为5元杂芳基,该5元杂芳基为噁唑基、噻唑基、吡唑基、呋喃基、噻吩基、吡咯基、咪唑基、三唑基、四唑基、异噁唑基、异噻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式(I

)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环A为5元杂芳基,该5元杂芳基为噁唑基、噻唑基、吡唑基、呋喃基、噻吩基、吡咯基、咪唑基、三唑基、四唑基、异噁唑基、异噻唑基、噁二唑基或噻二唑基;或者环A为6元杂芳基,该6元杂芳基为吡啶基、嘧啶基、吡嗪基、哒嗪基或三嗪基;或者环A为苯基;X1、X5、X6和X7各自独立地为CR7或N;其中X1、X5、X6和X7中的至少一个为N且X1、X5、X6和X7中的至少一个为CR7;R1为H、卤素、

CN、

OH、

N(R
17
)2、

NR
17
S(=O)2(C1‑
C4烷基)、

S(=O)2N(R
17
)2、

OC(=O)(C1‑
C4烷基)、

CO2H、

CO2(C1‑
C4烷基)、

C(=O)N(R
17
)2、

NR
17
C(=O)(C1‑
C4烷基)、

NR
17
C(=O)O(C1‑
C4烷基)、

OC(=O)N(R
17
)2、

NR
15
C(=O)N(R
17
)2、

SH、

S(C1‑
C4烷基)、

S(=O)(C1‑
C4烷基)、

S(=O)2(C1‑
C4烷基)、C1‑
C4烷基、C2‑
C4烯基、C2‑
C4炔基、C1‑
C4烷氧基、C1‑
C4氟烷基、C1‑
C4氟烷氧基、C1‑
C4杂烷基、C3‑
C6环烷基或单环C2‑
C5杂环烷基;X2为CR2或N;R2为H、卤素、

CN、

OH、

N(R
17
)2、

NR
17
S(=O)2(C1‑
C4烷基)、

S(=O)2N(R
17
)2、

OC(=O)(C1‑
C4烷基)、

CO2H、

CO2(C1‑
C4烷基)、

C(=O)N(R
17
)2、

NR
17
C(=O)(C1‑
C4烷基)、

NR
17
C(=O)O(C1‑
C4烷基)、

OC(=O)N(R
17
)2、

NR
17
C(=O)N(R
17
)2、

SH、

S(C1‑
C4烷基)、

S(=O)(C1‑
C4烷基)、

S(=O)2(C1‑
C4烷基)、C1‑
C4烷基、C2‑
C4烯基、C2‑
C4炔基、C1‑
C4烷氧基、C1‑
C4氟烷基、C1‑
C4氟烷氧基、C1‑
C4杂烷基、C3‑
C6环烷基或单环C2‑
C5杂环烷基;或者R1和R2与居间原子一起形成在环中具有0

3个N原子和0

2个O或S原子的稠合5或6元环,其中所述稠合5或6元环任选地被卤素或C1‑
C4烷基所取代;X3为CR3或N;R3为H、卤素、

CN、

OH、

N(R
17
)2、

NR
17
S(=O)2(C1‑
C4烷基)、

OC(=O)(C1‑
C4烷基)、

CO2H、

CO2(C1‑
C4烷基)、

C(=O)N(R
17
)2、

NR
17
C(=O)(C1‑
C4烷基)、C1‑
C4烷基、C2‑
C4烯基、C2‑
C4炔基、C1‑
C4烷氧基、C1‑
C4氟烷基、C1‑
C4氟烷氧基或C1‑
C4杂烷基;每个X4独立地为CH、CF或N;R4和R5一起形成桥,该桥为

CH2‑


CH2CH2‑
;每个R6独立地为H、F、

OH或

CH3;每个R7独立地选自H、卤素、

CN、

OH、C1‑
C4烷基、C2‑
C4烯基、C2‑
C4炔基、C1‑
C4烷氧基、C1‑
C4氟烷基、C1‑
C4氟烷氧基、C3‑
C6环烷基和C1‑
C4杂烷基;L为不存在、

Y2‑
L1‑


L1‑
Y2‑
、亚环丙基、亚环丁基或亚双环[1.1.1]戊基;
Y2为不存在、

O



S



S(=O)



S(=O)2‑


S(=O)2NR
17



CH2‑


CH=CH



C≡C



C(=O)



C(=O)O



OC(=O)



OC(=O)O



C(=O)NR
17



NR
17
C(=O)



OC(=O)NR
17



NR
17
C(=O)O



NR
17
C(=O)NR
17



NR
17
S(=O)2‑


NR
17

;L1为不存在或C1‑
C4亚烷基;R8为H、

CH3、

CH2CH3、

CH2CH2CH3、

CH(CH3)2、C1‑
C4烷氧基、C1‑
C3氟烷基、C1‑
C6杂烷基、

C(=O)(C1‑
C4烷基)、

CO2(C1‑
C4烷基)、

N(R
17
)2、

C(=O)N(R
17
)2、

S(=O)2(C1‑
C4烷基)、

S(=O)2N(R
17
)2、C3‑
C6环烷基、单环C2‑
C6杂环烷基、苯基或单环杂芳基,其中C3‑
C6环烷基、单环C2‑
C6杂环烷基、苯基或单环杂芳基任选地被1、2或3个选自卤素和C1‑
C6烷基的基团所取代;R9为H、F或

CH3;R
10


OC(=O)N(R
12
)(R
13
)、

N(R
16
)C(=O)R
14


N(R
16
)C(=O)OR
15
;R
11
为H、F或

CH3;R
12
和R
13
一起形成4、5或6元杂环烷基环,该杂环烷基环任选地含有选自O、S和N的另外的杂原子,且任选地被1、2或3个选自

OH、

N(C1‑
C4烷基)2、C1‑
C6烷基和C1‑
C6烷氧基的基团所取代;R
14
为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或

C1‑
C6烷基

OR
17
;R
15
为C1‑
C6烷基、

C1‑
C6烷基

OR
17
、C3‑
C6环烷基或C2‑
C6杂环烷基;R
16
为H或C1‑
C6烷基;每个R
17
独立地为H或C1‑
C6烷基;每个R
18
独立地为卤素、

CN、

OH、

N(R
17
)2、

NR
17
S(=O)2(C1‑
C4烷基)、

S(C1‑
C4烷基)、

S(=O)(C1‑
C4烷基)、

S(=O)2(C1‑
C4烷基)、

S(=O)2N(R
17
)2、

C(=O)(C1‑
C4烷基)、

OC(=O)(C1‑
C4烷基)、

CO2H、

CO2(C1‑
C4烷基)、

NR
17
C(=O)(C1‑
C4烷基)、

C(=O)N(R
17
)2、

NR
17
C(=O)O(C1‑
C4烷基)、

OC(=O)N(R
17
)2、C1‑
C4烷基、C2‑
C4烯基、C2‑
C4炔基、C1‑
C4烷氧基、C1‑
C4氟烷基、C1‑
C4氟烷氧基、C1‑
C4杂烷基、C3‑
C6环烷基、单环C2‑
C6杂环烷基、苯基或单环杂芳基;m为0、1或2;且n为0、1或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所述化合物具有式(Ia

)的结构,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X1为N,且X5、X6和X7为CH。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X1和X6为N,且X5和X7为CH。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X1和X7为
N,且X5和X6为CH。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X7为N,且X1、X5和X6为CH。7.式(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环A为5元杂芳基,该5元杂芳基为噁唑基、噻唑基、吡唑基、呋喃基、噻吩基、吡咯基、咪唑基、三唑基、四唑基、异噁唑基、异噻唑基、噁二唑基或噻二唑基;或者环A为6元杂芳基,该6元杂芳基为吡啶基、嘧啶基、吡嗪基、哒嗪基或三嗪基;或者环A为苯基;R1为H、卤素、

CN、

OH、

N(R
17
)2、

NR
17
S(=O)2(C1‑
C4烷基)、

S(=O)2N(R
17
)2、

OC(=O)(C1‑
C4烷基)、

CO2H、

CO2(C1‑
C4烷基)、

C(=O)N(R
17
)2、

NR
17
C(=O)(C1‑
C4烷基)、

NR
17
C(=O)O(C1‑
C4烷基)、

OC(=O)N(R
17
)2、

NR
15
C(=O)N(R
17
)2、

SH、

S(C1‑
C4烷基)、

S(=O)(C1‑
C4烷基)、

S(=O)2(C1‑
C4烷基)、C1‑
C4烷基、C2‑
C4烯基、C2‑
C4炔基、C1‑
C4烷氧基、C1‑
C4氟烷基、C1‑
C4氟烷氧基、C1‑
C4杂烷基或单环C2‑
C5杂环烷基;X2为CR2或N;R2为H、卤素、

CN、

OH、

N(R
17
)2、

NR
17
S(=O)2(C1‑
C4烷基)、

S(=O)2N(R
17
)2、

OC(=O)(C1‑
C4烷基)、

CO2H、

CO2(C1‑
C4烷基)、

C(=O)N(R
17
)2、

NR
17
C(=O)(C1‑
C4烷基)、

NR
17
C(=O)O(C1‑
C4烷基)、

OC(=O)N(R
17
)2、

NR
17
C(=O)N(R
17
)2、

SH、

S(C1‑
C4烷基)、

S(=O)(C1‑
C4烷基)、

S(=O)2(C1‑
C4烷基)、C1‑
C4烷基、C2‑
C4烯基、C2‑
C4炔基、C1‑
C4烷氧基、C1‑
C4氟烷基、C1‑
C4氟烷氧基、C1‑
C4杂烷基或单环C2‑
C5杂环烷基;或者R1和R2与居间原子一起形成在环中具有0

3个N原子和0

2个O或S原子的稠合5或6元环,其中所述稠合5或6元环任选地被卤素或C1‑
C4烷基所取代;X3为CR3或N;R3为H、卤素、

CN、

OH、

N(R
17
)2、

NR
17
S(=O)2(C1‑
C4烷基)、

OC(=O)(C1‑
C4烷基)、

CO2H、

CO2(C1‑
C4烷基)、

C(=O)N(R
17
)2、

NR
17
C(=O)(C1‑
C4烷基)、C1‑
C4烷基、C2‑
C4烯基、C2‑
C4炔基、C1‑
C4烷氧基、C1‑
C4氟烷基、C1‑
C4氟烷氧基或C1‑
C4杂烷基;每个X4独立地为CH或N;R4和R5一起形成桥,该桥为

CH2‑


CH2CH2‑
;每个R6独立地为H、F、

OH或

CH3;R7为H、卤素、

CN、

OH、C1‑
C4烷基、C2‑
C4烯基、C2‑
C4炔基、C1‑
C4烷氧基、C1‑
C4氟烷基、C1‑
C4氟烷氧基或C1‑
C4杂烷基;
L为不存在、

Y2‑
L1‑


L1‑
Y2‑
、亚环丙基、亚环丁基或亚双环[1.1.1]戊基;Y2为不存在、

O



S



S(=O)



S(=O)2‑


S(=O)2NR
17



CH2‑


CH=CH



C≡C



C(=O)



C(=O)O



OC(=O)



OC(=O)O



C(=O)NR
17



NR
17
C(=O)



OC(=O)NR
17



NR
17
C(=O)O



NR
17
C(=O)NR
17



NR
17
S(=O)2‑


NR
17

;L1为不存在或C1‑
C4亚烷基;R8为H、

CH3、

CH2CH3、

CH2CH2CH3、

CH(CH3)2、C1‑
C4烷氧基、C1‑
C3氟烷基、C1‑
C6杂烷基、

C(=O)(C1‑
C4烷基)、

CO2(C1‑
C4烷基)、

N(R
17
)2、

C(=O)N(R
17
)2、

S(=O)2(C1‑
C4烷基)、

S(=O)2N(R
17
)2、C3‑
C6环烷基、单环C2‑
C6杂环烷基、苯基或单环杂芳基;R9为H、F或

CH3;R
10


OC(=O)N(R
12
)(R
13
)、

N(R
16
)C(=O)R
14


N(R
16
)C(=O)OR
15
;R
11
为H、F或

CH3;R
12
和R
13
一起形成4、5或6元杂环烷基环,该杂环烷基环任选地含有选自O、S和N的另外的杂原子,且任选地被1、2或3个选自

OH、

N(C1‑
C4烷基)2、C1‑
C6烷基和C1‑
C6烷氧基的基团所取代;R
14
为C1‑
C6烷基或

C1‑
C6烷基

OR
17
;R
15
为C1‑
C6烷基、

C1‑
C6烷基

OR
17
或C2‑
C6杂环烷基;R
16
为H或C1‑
C6烷基;每个R
17
独立地为H或C1‑
C6烷基;每个R
18
独立地为卤素、

CN、

OH、

N(R
17
)2、

NR
17
S(=O)2(C1‑
C4烷基)、

S(C1‑
C4烷基)、

S(=O)(C1‑
C4烷基)、

S(=O)2(C1‑
C4烷基)、

S(=O)2N(R
17
)2、

C(=O)(C1‑
C4烷基)、

OC(=O)(C1‑
C4烷基)、

CO2H、

CO2(C1‑
C4烷基)、

NR
17
C(=O)(C1‑
C4烷基)、

C(=O)N(R
17
)2、

NR
17
C(=O)O(C1‑
C4烷基)、

OC(=O)N(R
17
)2、C1‑
C4烷基、C2‑
C4烯基、C2‑
C4炔基、C1‑
C4烷氧基、C1‑
C4氟烷基、C1‑
C4氟烷氧基、C1‑
C4杂烷基、C3‑
C6环烷基、单环C2‑
C6杂环烷基、苯基或单环杂芳基;m为0、1或2;且n为0、1或2。8.根据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环A为5元杂芳基,该5元杂芳基为噁唑基、噻唑基或吡唑基;或者环A为6元杂芳基,该6元杂芳基为吡啶基或嘧啶基。9.根据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n为0。10.根据权利要求1

9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为为11.根据权利要求1

10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为12.根据权利要求1

10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
中为13.根据权利要求1

10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为14.根据权利要求1

9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为15.根据权利要求1

9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为16.根据权利要求1

15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R8为

CH3、

CH2CH3、

CH2CH2CH3、

CH(CH3)2或C3‑
C6环烷基。17.根据权利要求1

16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R8为

CH(CH3)2。18.根据权利要求1

16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R8为C3‑
C6环烷基。19.根据权利要求1

16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R8为20.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R8为任选地被1个C1‑
C6烷基所取代的C3‑
C6环烷基。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R8为22.根据权利要求1

21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R4和R5一起形成桥,该桥为

CH2CH2‑
。23.根据权利要求1

22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所述化合物具有式(Ia)的结构,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24.式(I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
其中:环A为X1为CH或N;R1为H、卤素、

CN、

OH、

N(R
17
)2、

NR
17
S(=O)2(C1‑
C4烷基)、

S(=O)2N(R
17
)2、

OC(=O)(C1‑
C4烷基)、

CO2H、

CO2(C1‑
C4烷基)、

C(=O)N(R
17
)2、

NR
17
C(=O)(C1‑
C4烷基)、

NR
17
C(=O)O(C1‑
C4烷基)、

OC(=O)N(R
17
)2、

NR
15
C(=O)N(R
17
)2、

SH、

S(C1‑
C4烷基)、

S(=O)(C1‑
C4烷基)、

S(=O)2(C1‑
C4烷基)、C1‑
C4烷基、C2‑
C4烯基、C2‑
C4炔基、C1‑
C4烷氧基、C1‑
C4氟烷基、C1‑
C4氟烷氧基、C1‑
C4杂烷基或单环C2‑
C5杂环烷基;X2为CR2或N;R2为H、卤素、

CN、

OH、

N(R
17
)2、

NR
17
S(=O)2(C1‑
C4烷基)、

S(=O)2N(R
17
)2、

OC(=O)(C1‑
C4烷基)、

CO2H、

CO2(C1‑
C4烷基)、

C(=O)N(R
17
)2、

NR
17
C(=O)(C1‑
C4烷基)、

NR
17
C(=O)O(C1‑
C4烷基)、

OC(=O)N(R
17
)2、

NR
17
C(=O)N(R
17
)2、

SH、

S(C1‑
C4烷基)、

S(=O)(C1‑
C4烷基)、

S(=O)2(C1‑
C4烷基)、C1‑
C4烷基、C2‑
C4烯基、C2‑
C4炔基、C1‑
C4烷氧基、C1‑
C4氟烷基、C1‑
C4氟烷氧基、C1‑
C4杂烷基或单环C2‑
C5杂环烷基;或者R1和R2与居间原子一起形成在环中具有0

3个N原子和0

2个O或S原子的稠合5或6元环,其中所述稠合5或6元环任选地被卤素或C1‑
C4烷基所取代;X3为CR3或N;R3为H、卤素、

CN、

OH、

N(R
17
)2、

NR
17
S(=O)2(C1‑
C4烷基)、

OC(=O)(C1‑
C4烷基)、

CO2H、

CO2(C1‑
C4烷基)、

C(=O)N(R
17
)2、

NR
17
C(=O)(C1‑
C4烷基)、C1‑
C4烷基、C2‑
C4烯基、C2‑
C4炔基、C1‑
C4烷氧基、C1‑
C4氟烷基、C1‑
C4氟烷氧基或C1‑
C4杂烷基;每个X4独立地为CH或N;R4为H、F或

CH3;R5为H、F或

CH3;或者R4和R5一起形成桥,该桥为

CH2‑


CH2CH2‑
;每个R6独立地为H、F、

OH或

CH3;R7为H、卤素、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尼古拉斯
申请(专利权)人:梅塔科林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