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发酵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5699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8:57
本申请涉及一种茶叶发酵室,包括盛放茶叶的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内部对茶叶进行翻搅的搅拌机构,所述壳体内部螺旋设置有加热丝,所述壳体内壁在所述加热丝上侧设置有环形加料管,所述加料管侧壁在远离所述壳体内侧壁开设有加料口,所述壳体上端开设有进风口与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呈对称设置。本申请具有提高茶叶发酵效率,保持茶叶质量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发酵室
本申请涉及茶叶生产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茶叶发酵室。
技术介绍
目前发酵茶是指在茶叶制作中有“发酵”这一工序的茶的统称,茶树芽叶经过萎凋,揉切,发酵,干燥等初制工序制成毛茶后,再经精制制成的茶,就是发酵茶,可分为轻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后发酵茶。现有专利公告号:CN109122960A《一种茶叶后发酵方法》公开了一种茶叶后发酵方法,(1)控制茶叶发酵环境湿度在70%±5%范围内;(2)控制茶叶发酵环境湿度在环境温度在25±5℃范围内;(3)在步骤(1)和(2)的条件下放入茶叶保存5~10天后,通过喷雾的方式喷入一定浓度的添加物20~40天;(4)在步骤(1)和(2)的条件下继续保存10~20天。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茶叶在发酵过程中还需要足够的氧气,需经过不断的翻动,使得全部茶叶发酵均匀,在这个过程中也叫有氧发酵过程,有氧发酵是为了让茶堆中被培养出大量的微生物,随后需要进行的是无氧发酵,这个过程是为了让微生物以茶堆中的养料作为原料,制作出相应的果胶、糖分等物质,上述说明如果茶叶发酵时缺少足够的氧气,会使茶叶发酵效率变低,影响茶叶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茶叶的发酵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茶叶发酵室。本申请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茶叶发酵室,包括盛放茶叶的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内部对茶叶进行翻搅的搅拌机构,所述壳体内部螺旋设置有加热丝,所述壳体内壁在所述加热丝上侧设置有环形加料管,所述加料管侧壁在远离所述壳体内侧壁开设有加料口,所述壳体上端开设有进风口与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呈对称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对处理过的茶叶进行发酵时,可以将处理过的茶叶放入壳体内部底部,通过壳体内的搅拌机构进行匀速搅拌,在搅拌的过程中,位于壳体内部的加热丝提供合适的温度,向加料管内添加水分以及催化剂,从加料口处渗出,点入到茶叶上,来提供适宜的湿度和少量催化剂,在搅拌过程中,从进风口进入大量的氧气,与正在处于搅拌的茶叶进行发酵,之后发酵时排出的气体从出风口处排出,通过上述过程可提供茶叶发酵时所需的条件,从而提高茶叶的发酵效率。优选的,所述壳体内部竖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位于壳体上半部且位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板将壳体上半部的空间一分为二且位于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这样氧气从进风口进入会绕向壳体底部,与搅拌中的茶叶充分接触,进一步的提高了茶叶的发酵效率。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上半壳与相对转动的下半壳,所述上半壳下端面环形设置有滚珠,所述下半壳上端面开设有供所述滚珠滑移的环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进行对茶叶进行搅拌时,只要打开上半壳,将处理过的茶叶放于下半壳的底部,搅拌机构设置于上半壳上,再搅拌机构与下半壳进行相对转动,从而对茶叶进行搅拌,这样方便茶叶的放入与取出,而上半壳下端面设置有滚珠与下半壳上端面开设有供滚珠滑移的环槽,可降低上半壳与下半壳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优选的,所述下半壳下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下端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开设有供所述轴承安放的安放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半壳处于静止状态,通过转动下半壳,可使处于上半壳的搅拌机构对下半壳内的茶叶进行搅拌,由于下半壳靠近地面,容易控制下半壳的转动或静止,方便对茶叶搅拌的控制。优选的,所述上半壳下端与所述下半壳上端缝隙之间套设有用于密封的卡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茶叶在壳体内搅拌进行有氧发酵之后,需要进行对茶叶进行无氧发酵,而卡箍的收紧将上半壳与下半壳之间存在的缝隙进行密封,从而使壳体内部处于密封状态,可以使茶叶更快的进入无氧发酵的状态,充分缩短了茶叶的发酵时间。优选的,所述加热丝在远离所述下半壳内侧壁设置有导热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丝处于加热状态,将热量导向导热板,导热板平铺于下半壳内侧壁,可使热量均匀的与茶叶接触,这样可使茶叶均匀发酵,提高了发酵茶叶的质量。优选的,所述上半壳外侧壁对称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可将上半壳与下半壳分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机构可让上半壳与下半壳分离,方便茶叶的存放或取出,提高了工作效率。优选的,所述进风口外端与所述出风口外端设置有盖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对壳体进行密封,防止氧气进入壳体,也可以防止灰尘或小颗粒物质进入壳体内,对发酵的茶叶污染,进一步提高了发酵茶叶的质量。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搅拌机构对茶叶的搅拌,可让茶叶均匀的与氧气接触,壳体内侧壁的加热丝提供适宜的温度,加料管内渗出的水分提供适宜的湿度,提供茶叶发酵时所需的条件,从而提高茶叶的发酵效率;2.需要进行对茶叶进行搅拌时,只要打开上半壳,将处理过的茶叶放于下半壳的底部,搅拌机构设置于上半壳上,再搅拌机构与下半壳进行相对转动,从而对茶叶进行搅拌,这样方便茶叶的放入与取出,提高工作效率;3.加热丝处于加热状态,将热量导向导热板,导热板平铺于下半壳内侧壁,可使热量均匀的与茶叶接触,这样可使茶叶均匀发酵,提高了发酵茶叶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茶叶发酵室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茶叶发酵室的剖视图;图3为茶叶发酵室的爆炸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放大图;图5为上半壳示意图。图中:1、壳体;2、搅拌机构;3、加热丝;4、加料管;5、加料口;6、进风口;7、出风口;8、上半壳;9、下半壳;10、滚珠;11、环槽;12、隔板;13、风扇;14、盖板;15、密封垫;16、导热板;17、转轴;18、轴承;19、底座;20、支撑架;21、升降机构;22、卡箍;23、橡胶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一种茶叶发酵室,包括盛放茶叶的壳体1以及位于壳体1内部对茶叶进行翻搅的搅拌机构2,搅拌机构2包括壳体1内壁上端焊接固定的搅拌杆与搅拌杆下端均匀焊接固定有搅拌叶,搅拌叶靠近壳体1底部,搅拌杆的转轴17线与壳体1的中心线重合,壳体1上端开设有进风口6与出风口7,进风口6与出风口7呈对称设置。壳体1内侧壁螺旋黏贴有加热丝3,壳体1内壁位于加热丝3上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环形加料管4,加料管4一端为封闭,加料管4另一端穿出壳体1,可进行对加料管4进行加料,加料管4侧壁在远离壳体1内侧壁开设有加料口5,加料口5成水平设置。壳体1包括上半壳8与相对转动的下半壳9,上半壳8下端面间隔镶嵌有滚珠10,下半壳9上端面开设有供滚珠10滑移的环槽11,上半壳8与下半壳9处于相对转动时,上半壳8与下半壳9之间存在缝隙,这样可防止上半壳8下端面与下半壳9上端面发生摩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参照图5,上半壳8内壁焊接固定有隔板12,将上半壳8分隔成两个腔室,隔板12竖直放置且位于进风口6与出风口7之间。参照图3和图4,进风口6与出风口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发酵室,其特征在于:包括盛放茶叶的壳体(1)以及位于所述壳体(1)内部对茶叶进行翻搅的搅拌机构(2),所述壳体(1)内部螺旋设置有加热丝(3),所述壳体(1)内壁在所述加热丝(3)上侧设置有环形加料管(4),所述加料管(4)侧壁在远离所述壳体(1)内侧壁开设有加料口(5),所述壳体(1)上端开设有进风口(6)与出风口(7),所述进风口(6)与所述出风口(7)呈对称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发酵室,其特征在于:包括盛放茶叶的壳体(1)以及位于所述壳体(1)内部对茶叶进行翻搅的搅拌机构(2),所述壳体(1)内部螺旋设置有加热丝(3),所述壳体(1)内壁在所述加热丝(3)上侧设置有环形加料管(4),所述加料管(4)侧壁在远离所述壳体(1)内侧壁开设有加料口(5),所述壳体(1)上端开设有进风口(6)与出风口(7),所述进风口(6)与所述出风口(7)呈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发酵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竖直设置有隔板(12),所述隔板(12)位于壳体(1)上半部且位于所述进风口(6)与所述出风口(7)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发酵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上半壳(8)与相对转动的下半壳(9),所述上半壳(8)下端面环形设置有滚珠(10),所述下半壳(9)上端面开设有供所述滚珠(10)滑移的环槽(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柏华胡小秀傅栋贾丽阳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华栋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