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穿管区域的连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5511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缆穿管区域的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提供两段管道和一块板材,根据管道的外径卷曲板材,得到开槽套筒,开槽套筒上设有供分支电缆穿过的槽口;然后,将开槽套筒套设在其中一段管道的外壁上;再使分支电缆的端部穿出管道,移动开槽套筒,使分支电缆穿过槽口,且开槽套筒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一段管道的外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缆穿管区域的连接方法既能替代电缆管实现对中断区域电缆的持续保护,又方便分支电缆的穿出,解决电缆因失去电缆管保护,处于裸露状态、无保护的问题;开槽套筒能与原电缆管连接成一个整体,外形美观;电缆管中断处无需做防水处理,解决了电缆管中断处需要额外增加防水材料和施工成本的问题。断处需要额外增加防水材料和施工成本的问题。断处需要额外增加防水材料和施工成本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穿管区域的连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敷设
,尤其涉及一种电缆穿管区域的连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成束电缆敷设时,经常因受到安装环境影响,需要采用电缆管对电缆进行保护,以避免电缆受到风浪、油、水气、机械等损伤,例如船舶艏部风浪的影响、机舱区域油水气的影响等等。而采用电缆管保护的成束电缆,又往往因为各自服务设备的不同,不可能同一条电缆路径走到头,当有电缆到达需要服务的设备,需要穿出电缆管外部时,连续的电缆管不可避免的需要中断,以便该部分电缆穿出电缆管走另外的电缆路径,其余电缆则再进入下一段电缆管,继续在电缆管的保护下延伸。
[0003]在现有技术状况下,只能用防水材料对中断区域电缆管两端进行防水密封,没有较好的办法实现对中断区域电缆的持续有效保护;成束电缆的服务对象越多,电缆管的中断区域就越多,而且因为电缆弯曲半径的原因,每个中断区域的长度不能少于100mm,这就导致整条路径上的电缆管呈现一段一段的分散布置局面,严重影响整体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穿管区域的连接方法,能对穿管区域的电缆提供有效的保护,同时降低电缆穿管区域的施工难度和成本,提高美观度。
[0005]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提供一种电缆穿管区域的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提供两段管道和一块板材,根据所述管道的外径卷曲所述板材,得到开槽套筒,所述开槽套筒上设有供分支电缆穿过的槽口;
[0008]S2.将所述开槽套筒套设在其中一段所述管道的外壁上;
[0009]S3.使分支电缆的端部穿出所述管道,移动所述开槽套筒,使分支电缆穿过所述槽口,且所述开槽套筒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一段所述管道的外壁上。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电缆穿管区域的连接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缆穿管区域的连接方法还提供两个卡箍,在步骤S3之后,将所述卡箍固定在所述管道的外壁上,且使所述卡箍与所述开槽套筒的端面抵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电缆穿管区域的连接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板材呈矩形,所述槽口也呈矩形,所述槽口的宽度大于所述分支电缆的外径。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电缆穿管区域的连接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板材上开设有两个缺口,所述槽口包括矩形区域和两个膨胀区域,所述膨胀区域由所述缺口形成,两个所述膨胀区域相对设置在所述矩形区域的两侧。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电缆穿管区域的连接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膨胀区域呈弓形、矩形、梯形或三角形。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电缆穿管区域的连接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膨胀区域位于所述矩
形区域的中部两侧。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电缆穿管区域的连接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矩形区域的宽度大于所述分支电缆的外径。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电缆穿管区域的连接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板材为不锈钢板。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电缆穿管区域的连接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板材的厚度小于3毫米。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电缆穿管区域的连接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槽口的朝向竖直向下。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的电缆穿管区域的连接方法解决了原有技术无法克服的缺点,既能替代电缆管实现对中断区域电缆的持续保护,又方便分支电缆的穿出,解决电缆管中断区域电缆因失去电缆管保护,处于裸露状态、无保护的问题;开槽套筒能与原电缆管连接成一个整体,解决了整条路径上电缆管一段一段,不美观、不连续的问题;安装开槽套筒后,电缆管中断处无需做复杂的防水处理,解决了电缆管中断处需要额外增加防水材料和施工成本的问题。较之传统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电缆穿管区域的连接方法工序简单,施工难度低,既降低了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又可以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开槽套筒装配到管道之前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中开槽套筒装配过程中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3为图1中开槽套筒装配完成后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开槽套筒装配完成后的立体示意图。
[0025]图中:
[0026]1、开槽套筒;11、槽口;111、矩形区域;112、膨胀区域;2、卡箍;100、管道;200、分支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8]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9]如图1至图3所示,一实施例的电缆穿管区域的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0]S1.提供两段管道100和一块板材,根据管道100的外径卷曲板材,得到开槽套筒1,开槽套筒1上形成供分支电缆200穿过的槽口11;
[0031]S2.将开槽套筒1套设在其中一段管道100的外壁上;
[0032]S3.使分支电缆200的端部穿出管道100,移动开槽套筒1,使分支电缆200穿过槽口11,且开槽套筒1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一段管道100的外壁上。
[0033]本实施例的电缆穿管区域的连接方法解决了原有技术无法克服的缺点,既能替代管道100实现对中断区域电缆的持续保护,又方便分支电缆200的穿出,解决电缆管中断区域电缆因失去管道100保护,处于裸露状态、无保护的问题;开槽套筒1能与管道100连接成一个整体,解决了整条路径上电缆管一段一段,不美观、不连续的问题;安装开槽套筒1后,管道100之间的中断处无需做复杂的防水处理,解决了中断处需要额外增加防水材料和施工成本的问题。较之传统工艺,本实施例的电缆穿管区域的连接方法工序简单,施工难度低,既降低了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又可以提高施工效率。
[0034]如图4所示,进一步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两个卡箍2,在步骤S3之后,将卡箍2固定在管道100的外壁上,且使卡箍2与开槽套筒1的端面抵接。卡箍2能够对开槽套筒1进行限位,防止开槽套筒1在管道100的外壁上发生位移,从而固定住开槽套筒1。此种固定方式使开槽套筒1无需与管道100进行焊接,开槽套筒1的装卸也具有较高的效率。
[0035]在本实施例中,板材上开设有两个缺口,槽口11包括矩形区域111和两个膨胀区域112,膨胀区域112由缺口形成,两个膨胀区域112相对设置在矩形区域111的两侧。当分支电缆200的数量较多时,槽口11的尺寸也要相应增大以使全部分支电缆200都能够从槽口11中穿出,膨胀区域112能够使槽口11的尺寸在局部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穿管区域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提供两段管道和一块板材,根据所述管道的外径卷曲所述板材,得到开槽套筒,所述开槽套筒上设有供分支电缆穿过的槽口;S2.将所述开槽套筒套设在其中一段所述管道的外壁上;S3.使分支电缆的端部穿出所述管道,移动所述开槽套筒,使分支电缆穿过所述槽口,且所述开槽套筒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一段所述管道的外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穿管区域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提供两个卡箍,在步骤S3之后,将所述卡箍固定在所述管道的外壁上,且使所述卡箍与所述开槽套筒的端面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穿管区域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呈矩形,所述槽口也呈矩形,所述槽口的宽度大于所述分支电缆的外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穿管区域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焕青梁朝宇郭勇涛黄唯真谭永兴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