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祯祥专利>正文

一种线缆铺设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5409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缆的铺设,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线缆铺设装置及方法。包括引导机构、牵引机构、润滑机构、旋转机构、贴合机构和缠绕架,牵引机构连接在引导机构的左端,润滑机构连接在牵引机构上,旋转机构连接在引导机构的右端,贴合机构固接在旋转机构上,缠绕架转动连接在旋转机构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对将要在地下铺设的线缆进行缠钢丝,便于减少在地下铺设的线缆由于长时间处于的地下位置发生腐蚀干裂的现象,从而更加紧固将要在地下铺设的线缆,延长使用寿命。使用寿命。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旋转杆固接,带轮Ⅰ固接在旋转杆的右端,带轮Ⅱ固接在转动管的右端,带轮Ⅰ与带轮Ⅱ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方架设在转动管的中部,中座设在方架的中部,电机Ⅱ固接在方架上,旋转杆的中部转动连接在限位环内,转动管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侧环上。
[0010]贴合机构包括电动推杆Ⅱ、弧形架、上导环和下导环,弧形架的左端固接在电动推杆Ⅱ的活动端,上导环转动连接在弧形架的左端,下导环转动连接在弧形架的右端,电动推杆Ⅱ的固定端固接在中座上。
[0011]缠绕架包括缠绕杆和凹型环,凹型环固接在缠绕杆的中部。
[0012]所述牵引机构还包括滑杆,所述的滑杆的前后两端固接在两个锥形架的左端,移动座的左端滑动连接在滑杆上。
[0013]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小环,所述的小环设有两个,两个小环分别设在方架上侧的后端,缠绕杆的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小环上。
[0014]采用上述一种线缆铺设装置铺设线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步骤一:将地下线缆缠绕在位于后端的圆环上,将牵扯端从转轮上依附带出;
[0016]步骤二:将刷轮上涂上胶体,再将刷轮移动到转轮上依附的地下线缆上;
[0017]步骤三:将钢丝缠绕在凹型环上,将钢丝的扯出端缠绕在下导环上,扯出的钢丝依附在上导环的下侧;
[0018]步骤四:由转动管的旋转,将依附在上导环的下侧的钢丝缠绕在地下线缆上。
[0019]本专利技术一种线缆铺设装置及方法的有益效果为:
[0020]本专利技术可以对将要在地下铺设的线缆进行缠钢丝,便于减少在地下铺设的线缆由于长时间处于的地下位置发生腐蚀干裂的现象,从而更加紧固将要在地下铺设的线缆,延长使用寿命,牵引机构上的润滑机构可对线缆进行涂抹胶体,便于贴合机构将缠绕架上缠绕的钢丝固定在将要进行铺设的线缆上,便于对线缆进行加固,延长线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线缆铺设装置及方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三;
[0026]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四;
[0027]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五;
[0028]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六;
[0029]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七;
[0030]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八。
[0031]图中:引导机构1;引导架101;锥形架102;基座103;圆环104;滚轮105;侧环106;直角架107;方架108;限位环109;牵引机构2;电机Ⅰ201;丝杠202;滑杆203;移动座204;凸座205;U型座206;条架207;转轮208;润滑机构3;电动推杆Ⅰ301;推动座302;长杆303;短板304;刷轮305;旋转机构4;电机Ⅱ401;旋转杆402;带轮Ⅰ403;皮带404;带轮Ⅱ405;转动管
406;方架407;中座408;小环409;贴合机构5;电动推杆Ⅱ501;弧形架502;上导环503;下导环504;缠绕架6;缠绕杆601;凹型环602;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4]具体实施方式一:
[0035]如图1

9所示,一种线缆铺设装置,包括引导机构1、牵引机构2、润滑机构3、旋转机构4、贴合机构5和缠绕架6,牵引机构2连接在引导机构1的左端,润滑机构3连接在牵引机构2上,旋转机构4连接在引导机构1的右端,贴合机构5固接在旋转机构4上,缠绕架6转动连接在旋转机构4上。
[0036]本专利技术可以对将要在地下铺设的线缆进行缠钢丝,便于减少在地下铺设的线缆由于长时间处于的地下位置发生腐蚀干裂的现象,从而更加紧固将要在地下铺设的线缆,延长使用寿命,牵引机构2上的润滑机构3可对线缆进行涂抹胶体,便于贴合机构5将缠绕架6上缠绕的钢丝固定在将要进行铺设的线缆上,便于对线缆进行加固,延长线缆的使用寿命。
[0037]具体实施方式二:
[0038]如图1

9所示,一种线缆铺设装置,引导机构1包括引导架101、锥形架102、基座103、圆环104、滚轮105、侧环106、直角架107、方架108和限位环109,引导架101左端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一个锥形架102,基座103固接在位于后端的锥形架102上,引导架101中部的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一个圆环104,引导架101中部的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一个滚轮105,引导架101右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个侧环106,直角架107固接在引导架101中部的前端,直角架107右端的中部设有一个方架108,限位环109设在直角架107的右端。使用时,首先将待铺设到地下的线缆缠绕到位于左端的圆环104上,当进行铺设引导时可以依次拉出到位于右端的圆环104的右侧上拉出,之后再将线缆从两个滚轮105中带出,增加线缆进行铺设时的平稳性,引导架101结构简单,轻便,便于使用。
[0039]具体实施方式三:
[0040]如图1

9所示,一种线缆铺设装置,牵引机构2包括电机Ⅰ201、丝杠202、移动座204、凸座205、U型座206、条架207和转轮208,电机Ⅰ20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杠202固接,移动座204的左端螺纹连接在丝杠202上,凸座205设在移动座204的左端,U型座206固接在移动座204的右端,U型座206中部的前后两端分别固接一个条架207,转轮208转动连接在U型座206的右端,丝杠202的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锥形架102的左侧,电机Ⅰ201固接在基座103上。使用时驱动电机Ⅰ201带动丝杠202旋转,由于移动座204与丝杠202啮合,从而可以带动移动座204的移动,当线缆进行铺设之间由人工从位于左端的一个圆环104牵拽到位于右端的圆环104上时,需要先经过转轮208,使得线缆在铺设时更加稳定,并且可以通过移动座204的位置调节,使得线缆被牵引时有缓冲作用,防止拉力过大或者过小伤害线缆。
[0041]具体实施方式四:
[0042]如图1

9所示,一种线缆铺设装置,润滑机构3包括电动推杆Ⅰ301、推动座302、长杆303、短板304和刷轮305,推动座302下端的中部固接在电动推杆Ⅰ301的活动端,长杆303的中部固接在推动座30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铺设装置,包括引导机构(1)、牵引机构(2)、润滑机构(3)、旋转机构(4)、贴合机构(5)和缠绕架(6),其特征在于:牵引机构(2)连接在引导机构(1)的左端,润滑机构(3)连接在牵引机构(2)上,旋转机构(4)连接在引导机构(1)的右端,贴合机构(5)固接在旋转机构(4)上,缠绕架(6)转动连接在旋转机构(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引导机构(1)包括引导架(101)、锥形架(102)、基座(103)、圆环(104)、滚轮(105)、侧环(106)、直角架(107)、方架(108)和限位环(109),引导架(101)左端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一个锥形架(102),基座(103)固接在位于后端的锥形架(102)上,引导架(101)中部的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一个圆环(104),引导架(101)中部的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一个滚轮(105),引导架(101)右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个侧环(106),直角架(107)固接在引导架(101)中部的前端,直角架(107)右端的中部设有一个方架(108),限位环(109)设在直角架(107)的右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缆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牵引机构(2)包括电机Ⅰ(201)、丝杠(202)、移动座(204)、凸座(205)、U型座(206)、条架(207)和转轮(208),电机Ⅰ(20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杠(202)固接,移动座(204)的左端螺纹连接在丝杠(202)上,凸座(205)设在移动座(204)的左端,U型座(206)固接在移动座(204)的右端,U型座(206)中部的前后两端分别固接一个条架(207),转轮(208)转动连接在U型座(206)的右端,丝杠(202)的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锥形架(102)的左侧,电机Ⅰ(201)固接在基座(103)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缆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润滑机构(3)包括电动推杆Ⅰ(301)、推动座(302)、长杆(303)、短板(304)和刷轮(305),推动座(302)下端的中部固接在电动推杆Ⅰ(301)的活动端,长杆(303)的中部固接在推动座(302)的上端,长杆(303)的前后两端分别固接一个短板(304)的上端,刷轮(305)的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短板(304)的下端,电动推杆Ⅰ(301)的固定端固接在凸座(205)上,刷轮(305)的前后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条架(207)上。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祯祥
申请(专利权)人:刘祯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