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的计算机散热风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5425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移动的计算机散热风管,包括一固定架和一风管。其中,该固定架设置有一第一连接部及一对应于第一连接部的第二连接部,该两连接部用于将固定架连接在主机上。另外,在固定架上开设有一通孔及一对应于该通孔的导引部,该导引部用于与一风管连接。该风管为一中空壳体,在壳体上设置有嵌入部,该嵌入部对应于固定架的导引部,当嵌入部与导引部连接后,使风管贯穿于固定架的通孔内。由此,利用连接部与导引部的设置,可移动调整固定架与风管的位置,使风管对着主机内的发热组件,从而提高风管导引风量的功能。(*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移动的计算机散热风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移动的计算机散热风管,尤其涉及一种装设在计算机主机机箱一侧,可移动调整固定架与风管的位置,使风管对应于主机内的发热组件上,从而提高风管导引风量的功能的可移动的计算机散热风管。
技术介绍
公知的应用在计算机主机机箱的散热结构主要是利用机箱后方的电源供应器开设的栅格状开孔、通孔及机箱后板的穿孔,由一个或多个风扇将机箱内部的热量散发到机箱外部,从而达到散热的目的。但随着计算机相关领域的设计向着高速、高频的方向发展,使得主机内热量急剧增加,这种散热方式仅限于对主机后方的电子组件散热,已无法满足散热的需要。由于上述公知的缺陷,有许多针对主机内部的单一热源和集中散热的风管被设计与开发出来,然而这些风管与主机外围板的连接,不外乎是在外围板上预设多个连接孔,使风管一端可以扣合或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组合,这种采用固定式的连接,并不适用于大多数的使用者,因为使用者将依据实际使用的需要,改变主机内部的相关组件(如:内存模块、声卡、网络卡、显示卡等),从而影响风管出口位置的设计,使实用性与经济效益相对降低。另外,这类风管为避免与主机内部的电子组件相干涉,需要作各种不同形状的弯曲成形,在各个弯折处会导致气流量的速度降低。因此,这类风管的导风功能受到相当大的限制。因此,本设计人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凭借多年从事研发的经验,针对可进行改进的不便与缺陷,经过潜心研究并配合实际应用,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能有效改进上述缺-->陷的本技术。本技术的内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的计算机散热风管,利用连接部与导引部的设置,可移动调整固定架与风管的位置,使风管对应于主机内的发热组件上,从而提高风管导引风量的功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移动的计算机散热风管,包括一固定架和一风管。其中,固定架设置有一第一连接部及一对应于第一连接部的第二连接部。该两连接部用于将固定架连接在主机上。在固定架上开设有一通孔及一对应于该通孔的导引部,导引部用于与一风管连接。该风管为一中空壳体,在壳体上设置有嵌入部,该嵌入部对应于固定架的导引部,当嵌入部与导引部连接后,使风管贯穿在固定架的通孔内,从而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可移动的计算机散热风管能够使风管对应主机内的发热组件更加容易,从而提高风管导引风量的功能,同时可使风管内外的气流不产生相互干扰现象。另外,各组件为扣合连接,可大幅降低组装成本,从而达到最大的实用性及最佳的经济效益。附图的简要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后视的组合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应用于计算机主机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应用于计算机主机的组合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应用于计算机主机另一侧的组合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0-固定架11-本体              111-凸出块12-第一连接部        121-固定件        1211-第一凹槽-->1212-第二凹槽        1213-第三凹槽        1214-孔洞1215-扣合槽          1216-导槽            1217-延伸板122-活动件           1221-第一扣勾        1222-凸板1223-凸块            1224-凸柱            1225-第二扣勾1226-延伸柱13-第二连接部        131-滑动件           132-定位孔133-槽道             1311-扣合柱          1322-扣合柱13 13-扣合部         14-容置空间          15-侧板16-容置间隙          17-通孔18-导引部            19-穿孔20-风管21-第一框体          211-置入部           212-卡钩22-第二框体          221-容置部           222-卡槽223-凸出部           224-定位柱           225-卡扣槽226-平板             227-嵌入部           23-导风罩231-第一筒体         232-第二筒体         233-卡扣钩30-主机机箱31-滑轨              311-贯穿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图1、图2和图3分别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组合示意图和后视组合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移动的计算机散热风管,主要包括有一固定架10和一风管20,其中:固定架10可由金属板片弯曲成形或由塑料注射成形制成,具有一长矩形的本体11,在本体11上设置有一第一连接部12及一对应于第一连接部12的第二连接部13,第一连接部12位于本体11的上方,包括一固定件121及一活动件122。固定件121从本体11的上方直接延伸并弯曲成形,开-->设有第一凹槽1211、第二凹槽1212、第三凹槽1213、孔洞1214、扣合槽1215、导槽1216及形成的延伸板1217。活动件122对应于固定件121处设置有第一扣勾1221、凸板1222、凸块1223、凸柱1224、第二扣勾1225和延伸柱1226。将活动件122扣合连接在固定件121的槽、孔位置后,可使活动件122的凸板1222与固定件121的延伸板1217间形成有容置空间14。第二连接部13位于本体11的下方,本体11向后延伸有两相对应的侧板15,第二连接部13可位于侧板15底部与本体11间的凹槽(图中未示出),或是由本体11与滑动件131所组成,本实施例中是由本体11与滑动件131组成。本体11凸出于两侧板15的底面,在侧板15上开设有定位孔132与槽道133,滑动件131呈一矩形体,设置有对应于定位孔132的扣合柱1311及对应于槽道133的导柱1312及扣合部1313,从而使滑动件131可连接在本体11的侧板15上,并且能进行上、下引导定位的移动,并与本体11间形成一容置间隙16。在本体11中间开设有一通孔17及一对应于通孔17的导引部18,在通孔17的两侧开设有多个穿孔19,导引部18设置在本体11的侧板15上,本实施例中的导引部18为一贯穿槽。风管20为一中空壳体,可以是一体成形或由第一框体21、第二框体22及导风罩23组合成一体的形态。本实施例中为组合成一体的形态。第一框体21呈一矩形,在其一端设置有一封闭状的置入部211,在置入部211的上、下方设置有相对应卡钩212,置入部211可容设在第二框体22内。在第二框体22的外缘上设有容置部221,容置部221的形状与第一框体21的置入部211形状相对应配合,使置入部211可设置在容置部221的内部。在容置部221的上、下方开设有卡槽222,卡槽222与第一框体21的卡钩212相对应配合。在第二框体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移动的计算机散热风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架,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及对应于第一连接部的第二连接部,所述两连接部用于将所述固定架连接在主机上,在所述固定架上开设有通孔及对应于所述通孔的导引部;以及一风管,为一中空壳体,在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嵌入部,所述嵌入部对应于所述固定架的导引部,将嵌入部与所述导引部连接,使所述风管贯穿在所述固定架的通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的计算机散热风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架,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及对应于第一连接部的第二连接部,所述两连接部用于将所述固定架连接在主机上,在所述固定架上开设有通孔及对应于所述通孔的导引部;以及一风管,为一中空壳体,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嵌入部,所述嵌入部对应于所述固定架的导引部,将嵌入部与所述导引部连接,使所述风管贯穿在所述固定架的通孔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的计算机散热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的第一连接部包括固定件及活动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活动件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用于使所述固定架夹固连接在主机上。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移动的计算机散热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具有一本体,所述本体延伸有两侧板,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侧板底部与本体间的凹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的计算机散热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的第二连接部由本体与滑动件组成,所述本体凸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文键
申请(专利权)人:汉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