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乡干线公路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4927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城乡干线公路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现场工作界线、测量放样和清理场地;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和铲运机运输土石方形成路床并对路床进行碾压;在路床内摊铺土料;在土料层上摊铺碎石垫层;再采用沥青洒布机喷洒透层油;制备沥青混和料;摊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并进行碾压。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对路床进行碾压,再通过先后填筑土料和碎石垫层后再摊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减少了两侧产生的不均匀沉降,保证公路的整体稳定性和路面平顺,提高道路车辆行驶的舒适性,铺设沥青混合料后又进行了反复碾压,提高了道路的粘黏性、耐磨性以及防水性,有效提升了施工质量。有效提升了施工质量。有效提升了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乡干线公路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工程施工工艺器械
,尤其是一种城乡干线公路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城乡干线公路施工是民生实事项目,它能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它将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面貌,对营造优美整洁、文明靓丽、规范有序的城市环境,不断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公路建设里程的不断增加,道路施工的质量问题也逐渐成为焦点。例如,路面因材料内部空隙率过大、渗水系数偏大导致路面摊铺、压实困难;公路一但投入使用,通车后的高温多雨季节路面容易出现裂缝、坑洼等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城乡干线公路施工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城乡干线公路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确定现场工作界线、测量放样和清理场地,进行测量放样工序时,道路控制线至少具有两条边线和一条中线;在直线段每隔10m设置一个高程控制断面,在曲线或弯段每隔5m设置一个高程控制断面;在每个高程控制断面上用水准仪测量出摊铺基准高程,拉出两条摊铺基准线,在两条摊铺基准线之间打好厚度控制线钢桩,根据松铺系数算出松铺厚度后,确定控制线的高度,在控制线钢桩上以控制线的高度挂好钢丝绳;
[0007]步骤二:沿着步骤一中所述控制线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和铲运机运输土石方形成路床,再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路床至少三次,碾压时先静压后振压,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压路机的最大速度不超过4km/h,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边部多碾压2~3遍,并且每次碾压过程中压路机的横向轮迹重叠不少于40cm,前后相邻的两区段纵向轮迹重叠不小于2.0m,上下层填筑接头处错开3m;
[0008]步骤三:采取分层分段方式向所述路床内摊铺土料,纵向分段,推土机摊铺,平地机整平,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的方法展开平行作业;每层填筑的松铺厚度不大于30cm,当顶层填筑厚度不足10cm时,将下层填料翻松一定深度与新填料一同碾压;不同土质的填土分层填筑,每种填土的填筑厚度不小于0.5m,填土用推土机粗平,随后采用平地机精平,控制精平后的平整度小于3cm后采用15t振动压路机碾压至少2遍,再采用振动力为30t以上的振动压路机碾压,直至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并控制路基碾压宽度大于设计宽度的50cm以上;路床分段施工接头处,分层填土要搭接,并按1:1的坡度分层留台阶;两段同时施工,要分层交叠衔接,搭接缝至少错开2米以上;
[0009]步骤四:在步骤三中所述土料层上均匀摊铺碎石以形成碎石垫层,碎石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碎石的压碎值不大于26%,再对碎石垫层进行碾压,先静压一遍,再振动碾压三遍,最后静压光面一遍,直到碎石垫层的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碾压次序为先低后高,先轻后重,先静后动,先慢后快,同时每遍的轮迹应重叠1/3;
[0010]步骤五:采用沥青洒布机喷洒透层油,喷油管与路表面形成约30度角,高度使路面上喷洒的透层油形成重叠;
[0011]步骤六: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沥青混和料拌和设备每台实际生产能力为150t/h,拌和时间为40s,按照生产配合比,确定各种材料每锅用量,对配料系统进行设定,沥青加热温度控制170

180℃(改性沥青提高10

20℃),矿料比沥青高10

20℃,控制沥青混和料生产温度在150

175℃范围内;
[0012]步骤七:采用两台摊铺机呈阶梯作业方式摊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两台摊铺机的前后间距保持在20m以上;纵向接缝应在已摊铺层的前部预留10~20cm宽暂不碾压,作为新摊铺层的高度基准面,并有5~10cm的摊铺层重叠,以热接缝形式在最后做跨接缝碾压;上下层纵缝应错开15cm以上;联结层和面层按摊铺宽度在起点处先用人工摊铺1m长的基准面,基准面的高程按设计标高乘以松铺系数,并按摊铺厚度调整标尺;摊铺机后退到基准面位置,把整平板降至基准面上;摊铺时按纵向直线行走,摊铺速度为1~2.9m/min,摊铺结束后立即用压路机以静力从接缝开始进行碾压至少三次,碾压第一条摊铺带时要预留30cm不压,待相邻带碾压时一齐碾压;碾压分段进行,每段的长度为30~50m,即一段初压,一段复压,一段终压;两台以上压路机同时作业时,前后间距不小于3m;在坡道上纵队行驶时,间距不得小于20m;双轮压路机碾压时每次重叠碾压轮的宽度为30cm;三轮压路机碾压时每次重叠后轮宽的1/2。
[0013]步骤七中所述碾压过程包括初碾、复碾和终碾:
[0014]初碾时,用6~8t钢轮静力压路机轻压2遍,碾压的速度为1.5~2km/h;碾压的顺序由路边开始,用低速慢行逐渐压至路当中;初碾的温度不低于130~145℃,改性沥青不低于150℃;
[0015]复碾时,用10~15t轮胎振动压路机重压4~6遍至稳定、密实,使路面成型,碾压的速度为4~5km/h,碾压时相邻碾压带重叠宽度为10~20cm,振动压路机倒车时先停止振动,并在向另一方向起动后才开始振动;复碾的温度不低于90℃;
[0016]终碾时,用6~8t钢轮静力压路机碾压2~6遍,主要碾平路面,消除碾压中产生的轮迹,碾压的速度为2~3cm;终碾的温度不低于70℃。
[0017]步骤三中所述摊铺土料之前,清理路床,保证路床底部稍干、清洁,无任何松散的石料、灰尘和杂质。
[0018]步骤六中拌和后的沥青混合料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料分离和结团成块现象,当出现混合料降温过多、粗细集料颗粒离析以及其它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时,予以废弃,并采取纠正措施。
[0019]步骤七中摊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前30min,把整平板加热至80

100℃,保证摊铺温度不低于110

130℃。
[0020]步骤七中摊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期间,当需要暂停施工时,下面层采用斜接缝、上面层采用平接缝,平接缝当天施工结束后进行切割、清扫、成缝。
[0021]步骤七中沥青混和料采用自卸车运输,在摊铺机前形成一个连续的供料车流,尽量减少等待的时间,保证摊铺温度,为便于卸料,运输车的车厢底板和侧板抹油水混合液作隔离剂,油水混合液采用质量份数之比为1:3的柴油和水拌和而成,并排除可见游离余液。
[0022]步骤四中摊铺碎石时,先在路床范围内抽水、清淤、晾晒、整平,接着在土料层上铺
一层底部土工格栅,再在底部土工格栅上分层填筑碎石至原地面,每层回填厚度0.5m,再铺设一层上部土工格栅,最后在上部土工格栅上填筑至少30cm厚的面层碎石。
[0023]所述土工格栅的纵、横向拉应力大于30kN/m,叠合长度不小于15cm。
[0024]所述面层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大于15cm。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修筑公路之前对路床进行碾压,压实度不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乡干线公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现场工作界线、测量放样和清理场地,进行测量放样工序时,道路控制线至少具有两条边线和一条中线;在直线段每隔10m设置一个高程控制断面,在曲线或弯段每隔5m设置一个高程控制断面;在每个高程控制断面上用水准仪测量出摊铺基准高程,拉出两条摊铺基准线,在两条摊铺基准线之间打好厚度控制线钢桩,根据松铺系数算出松铺厚度后,确定控制线的高度,在控制线钢桩上以控制线的高度挂好钢丝绳;步骤二:沿着步骤一中所述控制线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和铲运机运输土石方形成路床,再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路床至少三次,碾压时先静压后振压,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压路机的最大速度不超过4km/h,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边部多碾压2~3遍,并且每次碾压过程中压路机的横向轮迹重叠不少于40cm,前后相邻的两区段纵向轮迹重叠不小于2.0m,上下层填筑接头处错开3m;步骤三:采取分层分段方式向所述路床内摊铺土料,纵向分段,推土机摊铺,平地机整平,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的方法展开平行作业;每层填筑的松铺厚度不大于30cm,当顶层填筑厚度不足10cm时,将下层填料翻松一定深度与新填料一同碾压;不同土质的填土分层填筑,每种填土的填筑厚度不小于0.5m,填土用推土机粗平,随后采用平地机精平,控制精平后的平整度小于3cm后采用15t振动压路机碾压至少2遍,再采用振动力为30t以上的振动压路机碾压,直至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并控制路基碾压宽度大于设计宽度的50cm以上;路床分段施工接头处,分层填土要搭接,并按1:1的坡度分层留台阶;两段同时施工,要分层交叠衔接,搭接缝至少错开2米以上;步骤四:在步骤三中所述土料层上均匀摊铺碎石以形成碎石垫层,碎石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碎石的压碎值不大于26%,再对碎石垫层进行碾压,先静压一遍,再振动碾压三遍,最后静压光面一遍,直到碎石垫层的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碾压次序为先低后高,先轻后重,先静后动,先慢后快,同时每遍的轮迹应重叠1/3;步骤五:采用沥青洒布机喷洒透层油,喷油管与路表面形成约30度角,高度使路面上喷洒的透层油形成重叠;步骤六: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沥青混和料拌和设备每台实际生产能力为150t/h,拌和时间为40s,按照生产配合比,确定各种材料每锅用量,对配料系统进行设定,沥青加热温度控制170

180℃(改性沥青提高10

20℃),矿料比沥青高10

20℃,控制沥青混和料生产温度在150

175℃范围内;步骤七:采用两台摊铺机呈阶梯作业方式摊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两台摊铺机的前后间距保持在20m以上;纵向接缝应在已摊铺层的前部预留10~20cm宽暂不碾压,作为新摊铺层的高度基准面,并有5~10cm的摊铺层重叠,以热接缝形式在最后做跨接缝碾压;上下层纵缝应错开15cm以上;联结层和面层按摊铺宽度在起点处先用人工摊铺1m长的基准面,基准面的高程按设计标高乘以松铺系数,并按摊铺厚度调整标尺;摊铺机后退到基准面位置,把整平板降至基准面上;摊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程园陈祯益徐超何滨熊安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