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云专利>正文

混凝土的生产系统与工艺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04753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的生产系统,包括混凝土搅拌分散罐体,所述混凝土搅拌分散罐体内同轴心转动设置有上下端粗,中间细的“哑铃”状搅拌器,所述“哑铃”状搅拌器与混凝土搅拌分散罐体内壁之间形成粗搅拌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混凝土精混器能产生更加细腻的砂浆,有效防止搅拌罐内的沙粒会有下沉的趋势,进而会避免发生上下不均匀的问题,而且解决现有的搅拌机构的搅拌分散细腻程度不够的问题。机构的搅拌分散细腻程度不够的问题。机构的搅拌分散细腻程度不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的生产系统与工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制备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搅拌罐内的沙粒会有下沉的趋势,进而会发生上下不均匀的问题,而且现有的搅拌机构的搅拌分散细腻程度也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散搅拌细腻防止上下不均匀的混凝土的生产系统与工艺方法。
[000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的生产系统,包括混凝土搅拌分散罐体,所述混凝土搅拌分散罐体内同轴心转动设置有上下端粗,中间细的“哑铃”状搅拌器,所述“哑铃”状搅拌器与混凝土搅拌分散罐体内壁之间形成粗搅拌仓。
[0005]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搅拌分散罐体的罐体顶壁上设置有连通粗搅拌仓的进料口,所述混凝土搅拌分散罐体的罐体底壁上设置有混凝土导出管,所述混凝土导出管上设置有阀门和砂浆导出泵,所述混凝土导出管能将粗搅拌仓底部的混凝土搅拌分散罐体内的混凝土砂浆导出。
[0006]进一步的,所述“哑铃”状搅拌器包括上下对称的上锥形体和下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凝土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搅拌分散罐体(7),所述混凝土搅拌分散罐体(7)内同轴心转动设置有上下端粗,中间细的“哑铃”状搅拌器(0),所述“哑铃”状搅拌器(0)与混凝土搅拌分散罐体(7)内壁之间形成粗搅拌仓(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搅拌分散罐体(7)的罐体顶壁(1)上设置有连通粗搅拌仓(18)的进料口(27),所述混凝土搅拌分散罐体(7)的罐体底壁(14)上设置有混凝土导出管(28),所述混凝土导出管(28)上设置有阀门和砂浆导出泵(29),所述混凝土导出管(28)能将粗搅拌仓(18)底部的混凝土搅拌分散罐体(7)内的混凝土砂浆导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哑铃”状搅拌器(0)包括上下对称的上锥形体(30)和下锥形体(31),所述上锥形体(30)的锥面外壁上呈圆周阵列固定连接有若干上粗搅拌桨(20),所述下锥形体(31)的锥面外壁上呈圆周阵列固定连接有若干下粗搅拌桨(15),所述上锥形体(30)和下锥形体(31)沿轴线回转能使所述上粗搅拌桨(20)和下粗搅拌桨(15)对粗搅拌仓(18)内的砂浆进行初步拌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锥形体(30)的内部为上锥形砂浆挤压仓(8),所述下锥形体(31)的内部为下锥形砂浆挤压仓(11);所述上锥形体(30)的上端侧壁上设置有上砂浆挤入管(71),所述上砂浆挤入管(71)上设置有上砂浆泵(73),所述上砂浆挤入管(71)能通过上砂浆泵(73)将所述粗搅拌仓(18)上部的砂浆抽入所述上锥形砂浆挤压仓(8)内;所述上锥形体(30)的上端侧壁上设置有下砂浆挤入管(72),所述下砂浆挤入管(72)上设置有下砂浆双向泵(74),所述下砂浆挤入管(72)能通过下砂浆双向泵(74)将所述粗搅拌仓(18)底部的砂浆抽入所述下锥形砂浆挤压仓(11)内;所述下砂浆挤入管(72)还能通过下砂浆双向泵(74)将所述下锥形砂浆挤压仓(11)内底部的砂浆抽出到粗搅拌仓(18)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锥形体(30)的下端同轴心一体化连接有上环壁(32),所述上环壁(32)的围合范围内为上端连通所述上锥形砂浆挤压仓(8)的上砂浆挤出通道(9);所述下锥形体(31)的上端同轴心一体化同轴心连接有下环壁(33),所述下环壁(33)的围合范围内为下端连通所述下锥形砂浆挤压仓(11)的下砂浆挤出通道(10);所述上环壁(32)下端的环形平面记为第一结合面(47),所述下环壁(33)上端的环形平面记为第二结合面(48),所述第一结合面(47)与第二结合面(48)之间形成的环状空隙记为环状精混口(21);所述下砂浆挤出通道(10)的上端和上砂浆挤出通道(9)的下端通过环状精混口(21)连通所述粗搅拌仓(18)的中部高度处;所述上锥形体(30)和上环壁(32)作为一个整体做下降的运动能使所述第一结合面(47)下降至与第二结合面(48)密封接触,从而使上锥形砂浆挤压仓(8)、上砂浆挤出通道(9)、下砂浆挤出通道(10)和下锥形砂浆挤压仓(11)组合成一个上下端粗,中间细的“哑铃”状密闭空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锥形体(30)的顶端为一体化的上圆盘壁(6),所述下锥形体(31)的底端为一体化的下圆盘壁(94);所述罐体底壁(14)的轴心处设置有第一轴承孔(12),所述第一轴承孔(12)内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下转轴(13),所述下转轴(13)的上端同轴心一体化连接所述下圆盘壁(94);所述罐体顶壁(1)的轴心处设置有第一轴承孔(2),所述第一轴承孔(2)内通过轴承转
动设置有上转轴(3),所述上圆盘壁(6)的上方同轴心设置有回转圆盘(4),所述上转轴(3)的下端同轴心一体化连接所述回转圆盘(4),所述回转圆盘(4)与下方的上圆盘壁(6)通过若干升降器(5)连接,所述升降器(5)能带动所述上圆盘壁(6)上下升降,所述上圆盘壁(6)随所述上转轴(3)同步回转;还包括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分别驱动连接所述下转轴(13)和下转轴(1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环壁(32)的壁体内部呈圆周阵列分布有若干上活塞通道(49),各所述上活塞通道(49)的轴线方向与所述上环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云
申请(专利权)人:唐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