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莱氏体模具钢无缝钢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4641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莱氏体模具钢无缝钢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棒坯进行钻中心导向孔、加热、扩孔、挤压、热处理和矫直,得到莱氏体模具钢无缝钢管。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莱氏体模具钢无缝钢管制备方法为生产莱氏体模具钢无缝钢管提供一种简化的生产过程、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可满足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要、制备产品质量良好的莱氏体模具钢无缝钢管。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莱氏体模具钢无缝钢管制备方法,可实现常温矫直代替温矫,以挤压变形方式生产成形的无缝钢管,通过热处理后,可实现常温矫直代替加热矫直。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莱氏体模具钢无缝钢管。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莱氏体模具钢无缝钢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莱氏体模具钢无缝钢管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莱氏体模具钢管
,尤其涉及一种莱氏体模具钢无缝钢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Cr12模具钢属于高碳高铬莱氏体钢,也是应用广泛的冷作模具钢,该钢具有较好的淬透性、耐磨性、热加工性,碳化物在钢中分布较均匀,切削加工性能良好,可用于制造形状复杂、工作条件繁重下的各种冷作模具,如冷冲模冲头、螺纹滚模、拉丝模、料模、冶金粉模、木工切削工具、冷切剪刀钻套及量规等工具。
[0003]现有技术中,制造Cr12模具钢管的主要方法为通过轧制方式轧成棒材,经过温矫(加热之后带温度矫直)后,再采取钻孔+机加工方式将棒材进行内外加工以获得所需要的管材,采用这种方法生产管材棒材矫直需要带温度矫直,同时加工周期长且金属损失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莱氏体模具钢无缝钢管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可实现常温矫直制备莱氏体模具钢无缝钢管。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莱氏体模具钢无缝钢管的制备方法,包括:
[0006]将棒坯进行钻中心导向孔、加热、扩孔、挤压、热处理和矫直,得到莱氏体模具钢无缝钢管。
[0007]优选的,所述棒坯的直径为220~330mm。
[0008]优选的,所述钻中心导向孔之前还包括:
[0009]将棒坯剥皮后锯切为短坯,再进行钻中心导向孔。
[0010]优选的,所述短坯的长度为350~800mm。
[0011]优选的,所述中心导向孔的孔径为33~87mm。
[0012]优选的,所述加热的温度为1000~1200℃。
[0013]优选的,所述挤压过程中的挤压温度为1000~1200℃。
[0014]优选的,所述矫直的温度为20~30℃。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莱氏体模具钢无缝钢管。
[0016]优选的,所述莱氏体模具钢无缝钢管的成分为:
[0017][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莱氏体模具钢无缝钢管制备方法为生产莱氏体模具钢无缝钢管提供一种简化的生产过程、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可满足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要、制备产品质量良好的莱氏体模具钢无缝钢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莱氏体模具钢无缝钢管制备方法,可实现常温矫直代替温矫,以挤压变形方式生产成形的无缝钢管,通过热处理后,可实现常温矫直代替加热矫直。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钻中心导向孔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扩孔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挤压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矫直的图片;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莱氏体模具钢无缝钢管的图片;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莱氏体模具钢无缝钢管的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经改进或润饰的所有其它实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莱氏体模具钢无缝钢管的制备方法,包括:
[0027]将棒坯进行钻中心导向孔、加热、扩孔、挤压、热处理和矫直,得到莱氏体模具钢无缝钢管。
[0028]本专利技术对所述棒坯的制备方法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棒坯的制备方法,将合金原料熔炼后浇注,得到铸锭;将铸锭锻造或轧制,得到管坯棒材即可。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熔炼的方法优选包括真空感应熔炼和真空电弧重熔冶炼。
[0029]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棒坯的直径优选为220~330m。
[003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钻中心导向孔之前优选还包括:
[0031]将棒坯剥皮、锯切为短坯,再进行钻中心导向孔。
[003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剥皮能够去除棒坯表面缺陷,本专利技术对所述剥皮的方法没有特
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用于钢材的剥皮的技术方案进行剥皮即可。
[003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短坯的长度优选为350~800mm。
[0034]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钻中心导向孔优选采用深孔钻床;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钻中心导向孔优选为钻通孔。
[003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中心导向孔的孔径优选为33~87mm。
[0036]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加热的温度优选为1000~1200℃,更优选为1050~1150℃,最优选为1100℃。
[0037]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加热的方法优选包括:
[0038]先用环形炉预热,再用感应加热炉进行加热。
[0039]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预热的温度优选为700~980℃;所述加热的温度优选为1000~1200℃。
[004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钻中心导向孔与加热之间优选还包括:
[0041]钻中心导向孔后进行端面加工(制备得到管坯,如图1所示),然后进行加热。
[0042]本专利技术对所述端面加工的方法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端面加工的方法进行端面加工即可。
[004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扩孔优选采用1000t穿孔机进行扩孔,如图2所示。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扩孔后的孔径优选为Φ220~Φ330mm。
[0044]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挤压优选为将扩孔后的管坯采用不同规格的模子以及芯棒挤压成型,如图3所示。
[004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挤压过程中的挤压温度优选为1000~1200℃,更优选为1050~1150℃,最优选为110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挤压过程中优选采用感应加热炉加热至挤压温度。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挤压后得到的管材尺寸优选为Φ48~325mm
×
10~50mm(外径
×
壁厚)。
[0046]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热处理优选为将挤压成型的无缝钢管装进1500辊底炉中进行热处理。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热处理的方法优选为退火,所述退火的方法优选为等温球化退火;所述退火的方法优选包括:
[0047]先加热至830~890℃保温5~10小时;然后在700~760℃保温5~8小时。
[0048]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加热至850~870℃保温5~10小时,更优选加热至860℃保温5~10小时;优选加热至830~890℃保温6~9小时,更优选加热至830~890℃保温7~8小时。
[0049]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在710~750℃保温5~8小时,更优选在720~740℃保温5~8小时,最优选在730℃保温5~8小时;优选在700~760℃保温6~7小时。
[005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退火后的硬度优选为217~267HBW。
[005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矫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莱氏体模具钢无缝钢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棒坯进行钻中心导向孔、加热、扩孔、挤压、热处理和矫直,得到莱氏体模具钢无缝钢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棒坯的直径为220~33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中心导向孔之前还包括:将棒坯剥皮后锯切为短坯,再进行钻中心导向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坯的长度为350~80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新琼陈杰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