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灭火电缆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4543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电缆生产领域内的一种自灭火电缆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用挤出机在缆芯表面挤包绝缘层形成电缆半成品;B、准备成型模具;C、在挤出机上用成型模具在电缆半成品外成型自灭火护套层,包括呈环形均匀分布的第二气腔,第二气腔外侧有呈环形均匀分布的半椭圆形气囊条,气囊条内均设有第一气腔,第一气腔截面轮廓呈半圆形,第一气腔顶部与气囊条顶部之间形成第一穿透点,相邻气囊条过渡处与第二气腔之间形成第二穿透点,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内均填充有惰性气体,第一气腔内惰性气体的密度大于第二气腔内惰性气体的密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生产具备自灭火功能的电缆,解决现有技术电缆不能自动防火阻燃,不能及时有效控制火势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灭火电缆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灭火电缆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线电缆作为现代社会基础建设的重要材料之一,用于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信息传输等提供能源或传递信息,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础设施。电缆主要结构为护套材料、绝缘材料包裹的导线,导线主要为金属导线,在传递电能的过程中由于电阻的存在会产生一定的热量,特别是部分输送电流大、电压高的电线电缆,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存在过热导致的自燃现象。此外电线电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较多因为外界环境影响导致的燃烧。燃烧会导致电线电缆的护套层失效进而破坏内部的绝缘及导体造成损坏等问题,严重的造成火灾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因此电线电缆的防火性能尤为重要。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对绝缘、护套材料进行改进,研发具备阻燃性的材料作为成分之一添加到绝缘层和护套层中,但是通常电线电缆会有多层结构,并不是每一层都能够添加阻燃材料,这样对于电缆自身过热造成的自燃能够一定程度避免,但也不能完全避免自燃,仍有可能因为过热引燃部分护套材料,进而引燃外界物体造成火灾。对于外界火源只能避免电线电缆部分护套层或绝缘层不会被引燃,若电线电缆存在护套破口或损坏,则仍存在被引燃的情况,综上所述,现有电线电缆的防火阻燃性仍存在缺陷,不能有效可靠的避免电线电缆燃烧,不能及时有效的避免火势扩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自灭火电缆生产方法,以生产具备自灭火功能的电缆,解决现有技术电缆不能自动防火阻燃,不能及时有效控制火势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灭火电缆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A、用挤出机在缆芯表面挤包绝缘层形成电缆半成品;
[0006]B、准备成型模具;
[0007]C、在挤出机上用成型模具在电缆半成品外成型自灭火护套层,自灭火护套层包括呈环形均匀分布的第二气腔,第二气腔外侧有呈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气囊条,每个气囊条内均设有第一气腔,气囊条截面轮廓呈半椭圆形,第一气腔截面轮廓呈半圆形,第一气腔顶部与气囊条顶部之间形成第一穿透点,相邻气囊条过渡处与第二气腔之间形成第二穿透点,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内均填充有惰性气体,第一气腔内惰性气体的密度大于第二气腔内惰性气体的密度。
[0008]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实际应用时,先成型具有绝缘层的电缆半成品,然后用专用的成型模具在电缆半成品上挤出成型具有特殊结构的自灭火护套层。通过对模具结构的设计使得用之生产的自灭火护套层具备双层气腔结构,并可分别容纳惰性气体,且各自具备薄壁穿透点。这样生产的自灭火电缆在使用过程中如遇到外界火情,第一穿透点位于最
外侧最先受到火情影响及内部气压影响破裂,使得第一气腔内部的惰性气体先于第二气腔内惰性气体释放,第一气腔释放的惰性气体将第二气腔释放的惰性气体压制在电缆表面,隔绝电缆附近的氧气,进而实现电缆的自灭火防火阻燃。
[0009]进一步,步骤B中准备的成型模具包括筒状的外模和芯模,外模沿轴线方向分为成型段和连接段,外模包括从内至外嵌套连接的第二模芯、第一模芯和模座,将模座的成型段内侧壁加工为多个连续且呈环形均匀分布的成型槽,将第一模芯的成型段加工为多个呈环形均匀分布的成型柱,将第二模芯的成型段加工为环状的成型板,每个成型柱对应位于一个成型槽中,在模座上开设连通至成型槽的注料孔,在第二模芯的连接段中部开设进料孔,芯模穿设在进料孔中。这样芯模作为电缆半成品的导引结构,引导电缆半成品沿外模的中心轴线输送。外模作为护套层成型模具,第二模芯上成型板围成的内侧空间作为紧贴电缆绝缘层的实心护套层的挤出成型空间,成型板外壁、成型柱表面以及模座内壁围合形成环绕实心护套层的中空护套层的挤出成型空间。挤出成型过程中护套材料从注料孔和进料孔进入,挤注时成型柱在中空护套层内部形成环绕电缆半成品分布的多个第一气腔,成型柱与成型槽的槽底之间形成薄壁结构的第一穿透点。成型板在中空护套层与实心护套层之间形成环绕电缆半成品的第二气腔,相邻成型槽之间的部位与成型板之间形成薄壁结构的第二穿透点。
[0010]进一步,步骤B中将成型槽加工为半椭圆槽,将成型柱加工为半圆柱,并将成型柱的截面圆心定位在成型槽截面轮廓的短轴上,步骤C中护套材料在成型柱与成型槽之间填充挤出成型气囊条。作为优选这样第一气腔外侧的护套材料的厚度从中部向两侧逐渐增厚,具备足够的结构强度,能够稳定有效的对第一气腔内的惰性气体进行约束,提供从两侧向中部的预压力,保证生效时第一气腔穿透点优先破裂,这样可进一步结合使用密度不同的惰性气体,使得第一气腔的惰性气体能够将第二气腔的惰性气体压制在电缆表面,进而获得更加稳定有效的灭火、阻燃效果,并且这样生产的自灭火电缆外形轮廓具备多个弧形面,抗外力冲击性能更好。
[0011]进一步,步骤B中将注料孔开设连通至成型槽截面轮廓的短轴端部,步骤C中护套材料从注料孔进入成型槽先成型第一穿透点。作为优选这样护套材料能够直接注入到第一气腔穿透点处,保证护套材料在成型空间狭小的第一气腔穿透点部位优先填充成型,有效避免第一气腔穿透点护套材料填不满的缺陷。
[0012]进一步,步骤B中在成型柱和成型板的内部设置充气通道,在成型柱和成型板的端部开设充气孔,步骤C中惰性气体从充气孔进入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作为优选这样在成型柱和成型板内部形成流动的气流,能够直接将惰性气体从中充入,这样成型柱和成型板在形成第一气腔、第二气腔的同时通过流动的气流进行一定程度的降温定型,并实时注入惰性气体,直接生产成型自灭火电缆,生产更加高效。
[0013]进一步,步骤B中在成型板上开设多个切口,每个切口对应朝向一个成型柱。作为优选这样通过切口的设置在护套材料挤注成型的过程中实心护套层与中空护套层连接形成整体,成型后第二气腔有多个并环绕在半成品电缆外侧,中空护套层能够得到实心护套层的支撑,在使用过程中保证电缆的缆芯周向都能够得到气体防火阻燃保护,并且切口朝向成型柱使得第二气腔穿透点保持有效作用厚度。
[0014]进一步,步骤C中将护套材料加热至180℃以上,在0.8

1.5MPa压力下将加热的护
套材料同时从注料孔和进料孔注入外模中。作为优选采用这样的温度保证了护套材料的热塑性,配合特定范围的压力保证护套材料从进料孔注入能够有效包覆在电缆半成品上,从注料孔进入能够全面填充成型柱、成型槽、成型板之间的间隙,进而保证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结构完整,具备良好的密封性,有效避免填充的惰性气体泄漏。
[0015]进一步,步骤C中将电缆半成品穿设在芯模中,护套材料挤出后将端部捏合密封再与电缆半成品一同以10

30m/min的速度牵拉。作为优选这样先通过捏合将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的端部密封,进而保证后续充气稳定,通过对牵拉速度进行控制,提供充足的定型时间,进一步保证第一气腔、第二气腔成型稳定。
[0016]进一步,步骤C中在成型柱的充气通道内充入二氧化碳气体,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灭火电缆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用挤出机在缆芯表面挤包绝缘层形成电缆半成品;B、准备成型模具;C、在挤出机上用成型模具在电缆半成品外成型自灭火护套层,自灭火护套层包括呈环形均匀分布的第二气腔,第二气腔外侧有呈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气囊条,每个气囊条内均设有第一气腔,气囊条截面轮廓呈半椭圆形,第一气腔截面轮廓呈半圆形,第一气腔顶部与气囊条顶部之间形成第一穿透点,相邻气囊条过渡处与第二气腔之间形成第二穿透点,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内均填充有惰性气体,第一气腔内惰性气体的密度大于第二气腔内惰性气体的密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灭火电缆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准备的成型模具包括筒状的外模和芯模,外模沿轴线方向分为成型段和连接段,外模包括从内至外嵌套连接的第二模芯、第一模芯和模座,将模座的成型段内侧壁加工为多个连续且呈环形均匀分布的成型槽,将第一模芯的成型段加工为多个呈环形均匀分布的成型柱,将第二模芯的成型段加工为环状的成型板,每个成型柱对应位于一个成型槽中,在所述模座上开设连通至成型槽的注料孔,在第二模芯的连接段中部开设进料孔,芯模穿设在进料孔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灭火电缆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将成型槽加工为半椭圆槽,将成型柱加工为半圆柱,并将成型柱的截面圆心定位在成型槽截面轮廓的短轴上,所述步骤C中护套材料在成型柱与成型槽之间填充挤出成型气囊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灭火电缆生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淋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鸽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