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装置和静电纺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4080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5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转动装置和静电纺丝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支撑件、传动组件和驱动组件。其中支撑件使得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相对且间隔设置。传动组件包括多个第一传动齿轮和多个第二传动齿轮,且相邻第一传动齿轮之间相互啮合,相邻第二传动齿轮之间相互啮合。驱动组件则用于驱动一个第一传动齿轮和一个第二传动齿轮同时以相同的方向和相同的转速转动。从而可将基膜固定于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之间,使基膜跟随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的转动而转动,再利用静电纺丝装置于基膜外表面形成具有相互交错三维网状结构的纤维层,能够为生物膜中的微生物提供更多的附着点位,提高生物膜的附着强度。提高生物膜的附着强度。提高生物膜的附着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动装置和静电纺丝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污水生物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转动装置和静电纺丝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污水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生物处理工艺的快速发展,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膜生物膜反应器(MBfR)技术的效果与成本最为突出,被较多应用于O2、H2、CH4的利用与转化,实现生物法污水处理。现有技术中膜生物膜反应器主要利用中空且膜壁上分布有微孔的基膜同时实现气体传递介质的功能和生物膜载体的功能,但是,由于基膜的材质及结构特征限定,生物膜不易均匀附着在基膜表面,且容易脱落,导致污水处理效果不理想,因此需要对基膜进行改进,以提高生物膜的附着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动装置和静电纺丝装置,能够高效便捷地对基膜进行改进。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0005]提供一种转动装置,包括:
[0006]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
[0007]支撑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的相对位置;
[0008]传动组件,包括多个第一传动齿轮和多个第二传动齿轮;其中,所述多个第一传动齿轮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朝向所述第二板体一侧,且相邻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之间相互啮合;所述多个第二传动齿轮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板体朝向所述第一板体一侧,且相邻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之间相互啮合;
[0009]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一个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一个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同时以相同的方向和相同的转速转动。
[00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
[0011]提供一种静电纺丝装置,包括:
[0012]喷射组件,包括带喷头的注射器,用于喷射静电纺丝的前驱液;
[0013]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转动装置,位于所述前驱液的喷射方向上,用于使至少一个基膜跟随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转动而转动;
[0014]接收板,位于所述前驱液的喷射方向上,且相对所述转动装置远离所述喷射组件;其中,所述喷射组件和所述接收板分别连接电源的正负极,以在所述前驱液的喷射方向上形成电场。
[0015]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提供的转动装置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支撑件、传动组件和驱动组件。其中支撑件使得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相对且间隔设置。传动组件包括多个第一传动齿轮和多个第二传动齿轮,多个第一传动齿轮固定设置于第一板体朝向第二板体一侧,且相邻第一传动齿轮之间相互啮合,多个第二传动
齿轮固定设置于第二板体朝向第一板体一侧,且相邻第二传动齿轮之间相互啮合。驱动组件则用于驱动一个第一传动齿轮和一个第二传动齿轮同时以相同的方向和相同的转速转动。从而可以将基膜固定于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之间,利用驱动组件驱动基膜跟随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的转动而转动,再利用静电纺丝装置将前驱液喷射至转动的基膜外表面,从而形成套设于基膜表面的纤维层,纤维层由丝状纤维缠绕形成,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够为生物膜中的微生物提供更多的附着点位。因此,本申请能够高效便捷地对基膜进行改进,提高生物膜的附着强度。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0017]图1为本申请复合膜丝的制备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步骤S11之前的步骤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中步骤S12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0020]图4为本申请静电仿丝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申请转动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申请复合膜丝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a为本申请复合膜丝一实施方式的SEM电镜照片;
[0024]图7b为图7a中虚线框所示局部放大的SEM电镜照片;
[0025]图8为基膜和复合膜丝在膜生物膜反应器不同运行阶段的生物量对比柱状图;
[0026]图9a为图8中基膜位于IV阶段时的SEM电镜照片;
[0027]图9b为图8中复合膜丝位于IV阶段时的SEM电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9]膜生物膜反应器(MBfR)技术主要是通过对膜腔内的气体加压,使气体在压力的驱动下通过膜壁上的微孔扩散至附着在中空基膜外表面的生物膜内部,供微生物利用,而污水中污染物质则从液相异向扩散至生物膜内部,生物膜内的微生物利用气体将污染物质降解,从而达到污水处理的目的。也就是说,中空基膜同时实现气体传递介质的功能和生物膜载体的功能,但是现有技术中使用的中空基膜由于材质及结构特征限定,生物膜不易均匀附着在其外表面,且容易脱落导致中空基膜表面微生物量偏低,造成在气相操作压力低于泡点压力的情况下,气体传质通量仍大于微生物的气体利用通量,从而导致未利用的气体逃逸,既降低了气体基质的利用效率,又降低了污水处理效果。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如下解决方案。
[0030]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复合膜丝的制备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1]步骤S11,利用静电纺丝装置将前驱液喷射至旋转的基膜外表面,使得喷射出的前驱液形成的丝状纤维在基膜外表面缠绕多圈形成纤维层,其中,纤维层具有交错三维网状结构。
[0032]如前所述,中空基膜是实现膜生物膜反应器内无泡曝气的核心部分,为了提高生物膜的附着强度,需要对疏水性的中空膜进行改性。
[0033]本实施方式首先利用静电纺丝装置将前驱液喷射至旋转的基膜外表面,使得喷射出的前驱液形成的丝状纤维在基膜外表面缠绕多圈形成纤维层,其中该纤维层具有相互交错的三维网状结构,且基膜和纤维层形成内外嵌套的双层结构。在此之前,需要提供基膜,其中,基膜具有疏水性,为中空柱状结构,且膜壁上分布有多个供气体分子通过的微孔,材质为聚乙烯PE、聚偏氟乙烯PVDF、聚氯乙烯PVC或者聚丙烯PP中至少一种。
[0034]静电纺丝技术是制备纳米纤维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当前驱液表面电力克服其表面张力时,带电射流产生定向喷射,射流拉伸成一直线至一定距离,然后弯曲,最后溶剂或者熔体固化,所得的丝纤维可被收集。本实施方式为了对基膜进行改性,而不影响其气体传递的介质作用,利用静电纺丝装置在基膜外表面形成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支撑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的相对位置;传动组件,包括多个第一传动齿轮和多个第二传动齿轮;其中,所述多个第一传动齿轮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朝向所述第二板体一侧,且相邻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之间相互啮合;所述多个第二传动齿轮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板体朝向所述第一板体一侧,且相邻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之间相互啮合;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一个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一个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同时以相同的方向和相同的转速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传动轴,一个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一个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分别固定套设于所述传动轴的两端;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传动轴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位置与一个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位置对应,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对应位置处的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分别固定套设于所述传动轴的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第一传动齿轮的排列方向上,所述传动轴与最外侧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对应位置处的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第一板体上,所述第二板体朝向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孔,所述传动轴连接有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连接有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一端位于所述限位孔内。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飞云卢建江母家乐闫维佳沈毅刘渊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