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轴式多向变位伸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312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轴式多向变位伸缩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伸缩缝两侧梁体上的长齿板和短齿板,所述长齿板下方设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轴、U形锚栓,所述U形锚栓固定在长齿板底部,所述转轴上设有环形沟槽,所述U形锚栓套接在所述转轴的环形沟槽内,所述转轴连接有L形锚筋和直锚筋,所述短齿板下方通过锚固螺栓Ⅱ与梁体预埋钢筋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转动能力好,转动效果佳和生产成本较低,同时具有多向变位能力强、冲击力小、行车平稳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轴式多向变位伸缩装置
本技术涉及桥梁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转轴式多向变位伸缩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以高速公路为代表的高等级公路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公路交通量急剧增加,公路上行驶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车辆的轴重在增长,人们对行车舒适性等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以往桥梁设计、施工中,重视不够的有关伸缩装置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迫使桥梁设计、施工、养护和管理部门对此予以充分的重视。公路桥梁伸缩装置,在桥梁结构中直接承受车轮荷载的反复冲击作用,而且长期暴露在大气中,使用环境比较恶劣,是桥梁结构最易遭到破坏而又较难以修补的部位。桥梁伸缩装置在设计、施工上稍有缺陷或不足,就会引起其早期破坏。这不仅直接使桥梁通行者感到不舒适,缺乏安全感,有时还会影响到桥梁结构本身。为此,国内外桥梁工作者经过艰苦努力,提出了一系列各种结构型式的伸缩装置,以适应当时实际工程的需要,但终因所用的材料性能问题和结构构造不尽合理、施工安装精度不够高等原因,这些伸缩装置普遍出现早期破坏,影响了桥梁的正常使用,养护管理部门不得不进行早期维修或提前更换,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国外桥梁伸缩装置起步较早,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伸缩装置研究具有较高成就的国家是德国、瑞士、美国、英国。国内桥梁伸缩装置的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参照国外生产了橡胶伸缩装置。80年代,国外伸缩装置大量进入国内,带动了国内的伸缩装置行业。到目前为止,我国公路桥梁和城市桥梁工程上使用的位移量大于160mm的伸缩装置类型分为两大类:模数式伸缩装置和梳齿形板式伸缩装置。模数式伸缩装置适应梁体的竖向和横桥向转动较好,但安装深度较深,影响梁体梁端结构,且噪声较大;梳齿形板式伸缩装置具有行车平顺、冲击力小、噪音小和安装深度较浅等优点,但传统横桥向的转动能力较差,当梁体产生横向、竖向、扭转变位时,伸缩装置易破坏,影响行车安全。转轴式多向变位伸缩装置在受到多向受力时,U形锚栓在绕转轴转动时,容易在转轴上发生侧向位移,使得伸缩装置的转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轴式多向变位伸缩装置,用以解决桥梁伸缩装置存在的转动能力差、效果不佳和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转轴式多向变位伸缩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承载能力强、可靠性高、抗疲劳寿命长的特点,同时多向变位能力强、转动性能好、冲击力小、行车平稳的特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一种转轴式多向变位伸缩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伸缩缝两侧梁体上的长齿板和短齿板,所述长齿板下方设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轴、U形锚栓,所述U形锚栓固定在长齿板底部,所述转轴上设有环形沟槽,所述U形锚栓套接在所述转轴的环形沟槽内,所述转轴连接有L形锚筋和直锚筋,所述短齿板下方通过锚固螺栓Ⅱ与梁体预埋钢筋固定连接;通过长齿板下方的转轴与U形锚栓相配合,使得伸缩装置具有承载能力强,可靠性好,抗疲劳寿命长的特点,转轴与U形锚栓相互配合,具有转动灵活的特点,能满足梁体纵向、横向位移,适应梁体横向、竖向和转角位移。在当梁体发生水平伸缩时,转轴两侧的L形锚筋可带动U形锚栓水平向移动,同时,与U形锚栓相固定的长齿板随之水平向移动,起到长齿板与梁体柔性连接的效果。类似的,当梁体发生竖向伸缩时,梁体可通过L形锚筋带动转轴实现该装置的竖向变位;当梁体发生扭转伸缩时,梁体可通过L形锚筋与直锚筋相配合来带动转轴实现该伸缩装置的扭转变位,U形锚栓套接在转轴上的环形沟槽内,环形沟槽限制U形锚栓要转轴长度方向的位移,使得U形锚栓在转动过程中不易在转轴上发生侧向位移,使得伸缩装置的转动能力更好,效果更佳。优选的,所述U形锚栓两端套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下端设有弧形封板,所述弧形封板将U形锚栓封在转轴上的环形沟槽内;转轴上的环形沟槽、弧形封板和橡胶套组成转动空间,保证U形锚栓可绕转轴中间转动,实现伸缩装置多向变位功能。优选的,所述长齿板为活动梳齿板,短齿板为固定梳齿板,所述长齿板的一端延伸至安装短齿板的梁体上,所述长齿板与短齿板上的梳形齿相互交错分布。优选的,所述长齿板下安装有锚固螺栓Ⅰ;锚固螺栓Ⅰ起到了一定将长齿板固定在梁体上的效果。优选的,所述长齿板下方安装有减震垫;在车辆通过时,减震垫可以减轻车辆通过时高频振捣对装置的磨损,因而冲击力小,行车平稳,噪音小,减少车辆通过时对周边的影响。优选的,所述短齿板下方安装有滑板,所述滑板通过锚固螺栓Ⅱ固定在短齿板下。优选的,所述伸缩缝两侧的梁体上设有对称的角钢,两角钢之间固定有防水橡胶条,防水橡胶条两端与对应角钢固定连接;防水橡胶条起密封防水作用,防水橡胶条固定在两侧角钢上,防止水流入到梁体下部。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1、U形锚栓套接在转轴上的环形沟槽内,环形沟槽限制了U形锚栓的侧向位移,弧形封板将U形锚栓封在环形沟槽内,使得U形锚栓在转动过程中不易在转轴上发生侧向位移,这样使得伸缩装置的转动能力更好,效果更佳。2、转轴与U形锚栓相互配合,使得伸缩装置具有承载能力强,可靠性好,抗疲劳寿命长,转动灵活的特点,能满足梁体纵向、横向位移,适应梁体横向、竖向和转角位移。在当梁体发生水平伸缩时,转轴两侧的L形锚筋可带动U形锚栓水平向移动,同时,与U形锚栓相固定的长齿板随之水平向移动,起到长齿板与梁体柔性连接的效果。类似的,当梁体发生竖向伸缩时,梁体可通过L形锚筋带动转轴实现该装置的竖向变位;当梁体发生扭转伸缩时,梁体可通过L形锚筋与直锚筋相配合来带动转轴实现该伸缩装置的扭转变位。3、本技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小,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经济性。4、长齿板下方安装有减震垫,在车辆通过时,减震垫可以减轻车辆通过时高频振捣对装置的磨损,因而冲击力小,行车平稳,噪音小,减少车辆通过时对周边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附图标记:1.长齿板、2.转轴、3.U形锚栓、4.橡胶套、5.弧形封板、6.L形锚筋、7.直锚筋、8.减震垫、9.锚固螺栓Ⅰ、10.防水橡胶条、11.角钢、12.滑板、13.短齿板、14.锚固螺栓Ⅱ、15.螺母、16.梁体、17.预埋钢筋、18.伸缩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向”、“纵向”、“侧向”、“水平”、“内”、“外”、“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轴式多向变位伸缩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伸缩缝(18)两侧梁体(16)上的长齿板(1)和短齿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长齿板(1)下方设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轴(2)、U形锚栓(3),所述U形锚栓(3)固定在长齿板(1)底部,所述转轴(2)上设有环形沟槽,所述U形锚栓(3)套接在所述转轴(2)的环形沟槽内,所述转轴(2)连接有L形锚筋(6)和直锚筋(7),所述短齿板(13)下方通过锚固螺栓Ⅱ(14)与梁体(16)预埋钢筋(17)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轴式多向变位伸缩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伸缩缝(18)两侧梁体(16)上的长齿板(1)和短齿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长齿板(1)下方设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轴(2)、U形锚栓(3),所述U形锚栓(3)固定在长齿板(1)底部,所述转轴(2)上设有环形沟槽,所述U形锚栓(3)套接在所述转轴(2)的环形沟槽内,所述转轴(2)连接有L形锚筋(6)和直锚筋(7),所述短齿板(13)下方通过锚固螺栓Ⅱ(14)与梁体(16)预埋钢筋(17)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轴式多向变位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锚栓(3)两端套有橡胶套(4),所述橡胶套(4)下端设有弧形封板(5),所述弧形封板(5)将U形锚栓(3)封在转轴(2)上的环形沟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轴式多向变位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齿板(1)为活动梳齿板,短齿板(13)为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大成支燕武侯春辉李雄宋顺心李景林辛建忠王剑明杨存亮梁家勇张水平李鹏飞贾向威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济通路桥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