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污染桥梁伸缩缝预留槽填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3121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零污染桥梁伸缩缝预留槽填充装置,包括:支撑梁,其设置在伸缩缝的预留槽的底部并封闭两侧T梁与所述伸缩缝间的空隙;土工布,其沿所述预留槽的内周铺设并覆盖所述支撑梁;第一填充层,其位于所述土工布上并设置为用于填充所述预留槽的下部,所述第一填充层的上表面与所述T梁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盖梁,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填充层上,所述盖梁与所述土工布配合封闭所述预留槽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填充装置进行分层设计,在保证填充装置与T梁、桥面连接稳定性的条件下,能够有效防止建筑垃圾掉落至伸缩缝或盖梁处,实现零污染作业,节约了桥梁伸缩缝安装的施工和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零污染桥梁伸缩缝预留槽填充装置
本技术涉及桥梁伸缩缝施工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零污染桥梁伸缩缝预留槽填充装置。
技术介绍
桥梁路面施工中,在完成沥青摊铺后方可安装伸缩缝,通常采用在伸缩缝处设置预留槽的方式,在路面摊铺完成后使用与预留槽匹配的盖梁填充预留槽以防止建筑垃圾掉入。在实际施工中,盖梁与预留槽无法完全贴合或受环境影响盖梁与预留槽间逐渐出现空隙会导致伸缩缝处垃圾堆积严重,而清理盖梁时由于受到高空有限作业空间控制,需另外租赁桥梁检测车,同时需要大量人工作业,每条伸缩清理成本5000元左右,增加了桥梁维护成本;此外堆积的垃圾可能对支座造成二次推移,给桥梁工程质量安全带来较大隐患。因此,伸缩缝预留槽施工成为施工通行的拦路虎,需要一种合适的针对伸缩缝预留槽的处理措施,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保证预留槽填充后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零污染桥梁伸缩缝预留槽填充装置,通过对填充装置进行分层设计,在保证填充装置与T梁、桥面连接稳定性的条件下,能够有效防止建筑垃圾掉落至伸缩缝或盖梁处,实现零污染作业,节约了桥梁伸缩缝安装的施工和维护成本。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零污染桥梁伸缩缝预留槽填充装置,包括:支撑梁,其设置在伸缩缝的预留槽的底部并封闭两侧T梁与所述伸缩缝间的空隙;土工布,其沿所述预留槽的内周铺设并覆盖所述支撑梁;第一填充层,其位于所述土工布上并设置为用于填充所述预留槽的下部,所述第一填充层的上表面与所述T梁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盖梁,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填充层上,所述盖梁与所述土工布配合封闭所述预留槽的顶部。优选的是,所述零污染桥梁伸缩缝预留槽填充装置,所述支撑梁为钢筋网片,其与所述伸缩缝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钢筋网片的长度大于所述伸缩缝的长度,所述钢筋网片的宽度大于所述伸缩缝宽度的5/3。优选的是,所述零污染桥梁伸缩缝预留槽填充装置,所述土工布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预留槽并沿水平方向固定在所述盖梁的顶部,所述土工布与所述盖梁重合部分的长度大于所述盖梁长度的1/6。优选的是,所述零污染桥梁伸缩缝预留槽填充装置,所述盖梁与所述预留槽的中垂线重合,所述盖梁的长度小于所述预留槽的长度,所述盖梁的宽度等于所述预留槽的宽度。优选的是,所述零污染桥梁伸缩缝预留槽填充装置,还包括两个第二填充层,其分别位于所述盖梁的两侧并设置为用于填充所述盖梁与所述预留槽的内壁之间的空隙。优选的是,所述零污染桥梁伸缩缝预留槽填充装置,所述盖梁的上表面与两侧桥面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对填充装置进行合理的结构层设计,将伸缩缝预留槽与外部隔绝形成密闭的空间,有效防止建筑垃圾掉落伸缩缝,实现零污染施工;同时防止了沥青混凝土掉入伸缩缝中造成浪费,避免了由于伸缩缝处垃圾堆积造成的额外的高空清理作业,节约了施工和维护成本;2、填充装置采用土工布、砂砾、钢筋网片、混凝土等施工场地常见材料进行制作和安装,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快速拆装,其中盖板采用预制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3、本技术通过盖梁与沙砾层配合,在伸缩缝预留槽表面处保持较好的平整度,一方面防止在临时通行过程中产生跳车现象时,车辆荷载对预留槽的冲击力集中,影响预留槽与填充装置间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方便在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摊铺质量进行控制,保证施工质量;4、通过在盖梁与预留槽间设置空隙,盖梁两侧分别设置填充砂砾层,使填充结构层具备一定伸缩性,能够有效防止填充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两侧T梁挤压变形而失效,提高桥梁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零污染桥梁伸缩缝预留槽填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盖梁的立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盖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零污染桥梁伸缩缝预留槽填充装置,包括:支撑梁1,其设置在伸缩缝的预留槽的底部并封闭两侧T梁6与所述伸缩缝间的空隙;土工布8,其沿所述预留槽的内周铺设并覆盖所述支撑梁1;第一填充层2,其位于所述土工布8上并设置为用于填充所述预留槽的下部,所述第一填充层2的上表面与所述T梁6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盖梁3,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填充层2上,所述盖梁3与所述土工布8配合封闭所述预留槽的顶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侧T梁6之间设有伸缩缝,为方便安装,在伸缩缝上方设有方形的预留槽,其底部与下方的伸缩缝连通,预留槽的顶部两侧为施工完成的桥面板,T梁6的预埋件7的上部凸出T梁表面并位于预留槽的内部。支撑梁1将伸缩缝与预留槽隔开使下方伸缩缝形成密闭的空间,同时支撑梁1作为预留槽的底部支撑防止上方的第一填充层2、盖梁3安装完成后在伸缩缝与预留槽间形成结构薄弱面,提高整体系统的稳定性。在支撑梁上方采用土工布8包裹第一填充层2的方式对预留槽进行填充,第一填充层2为砂砾层,在预留槽主体结构形成柔性结构层,能够完全填充预埋件7在预留槽的底部与预留槽内壁形成的不规则空间,砂砾层在保证上部荷载能够有效进行竖向传递的同时对桥梁纵向受力进行缓冲卸载,使填充装置可对桥梁的纵向滑动有效消能,避免对下一阶段梁体的影响。预留槽的上部设有盖梁3,盖梁使用预制盖板,其内部为交错的钢筋形成的网格状结构,外部浇筑混凝土形成规则的方形盖板,使盖梁具有足够的刚度用于支撑上方车辆平稳通行并能够顺利传递竖向荷载,保证填充装置与T梁、桥面板结合的整体系统的稳定性。本技术对填充装置进行分层设计,通过在预留槽底部设置支撑梁、中部设置砂砾填充层、上部设置盖梁,并用土工布将多个结构连为整体的方法,在不损伤伸缩缝预埋件、保证填充装置与T梁、桥面连接稳定性的条件下,能够有效防止建筑垃圾掉落至伸缩缝或盖梁处,实现零污染作业,节约了桥梁伸缩缝安装的施工和维护成本。在另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零污染桥梁伸缩缝预留槽填充装置,所述支撑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零污染桥梁伸缩缝预留槽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梁,其设置在伸缩缝的预留槽的底部并封闭两侧T梁与所述伸缩缝间的空隙;/n土工布,其沿所述预留槽的内周铺设并覆盖所述支撑梁;/n第一填充层,其位于所述土工布上并设置为用于填充所述预留槽的下部,所述第一填充层的上表面与所述T梁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n盖梁,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填充层上,所述盖梁与所述土工布配合封闭所述预留槽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污染桥梁伸缩缝预留槽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梁,其设置在伸缩缝的预留槽的底部并封闭两侧T梁与所述伸缩缝间的空隙;
土工布,其沿所述预留槽的内周铺设并覆盖所述支撑梁;
第一填充层,其位于所述土工布上并设置为用于填充所述预留槽的下部,所述第一填充层的上表面与所述T梁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
盖梁,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填充层上,所述盖梁与所述土工布配合封闭所述预留槽的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污染桥梁伸缩缝预留槽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为钢筋网片,其与所述伸缩缝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钢筋网片的长度大于所述伸缩缝的长度,所述钢筋网片的宽度大于所述伸缩缝宽度的5/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污染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荣增汪洋李才华马光飞唐森赵容浩胡俊龙王汝程刘浩刘建勇罗万春袁野张海张庆龚成金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