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微型计算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2748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改进的微型计算机结构,其包括:一具有容置空间的机壳,该容置空间的二侧壁分别设置有一个以上的滑轨;一对应滑轨而滑设于容置空间中的主机板,该主机板设有多数的电子组件、一个以上的连接器及一连接单元;一对应于另一滑轨而滑设于容置空间中且插接于连接单元上的转接板,该转接板的一面设置有一储存装置。藉此,可使该微型计算机达到易于组装、拆卸功效,以供使用者依不同的需求自行扩充更换所需的硬件设备。(*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进的微型计算机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结构,尤指一种可使该微型计算机达到易于组装、拆卸功效的改进的微型计算机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目前一般的个人计算机其散热组件体积大、主机板体积大、使用电源供应器、使用软盘机、各电子组件编排不当、并使用各式排线连接各硬件...等原因,而致使该计算机主机整体架构的体积庞大,其中,尤以各电子组件不当使用各式排线连接所浪费的空间比例最大,如主机板经由排线连接光驱、硬盘机、烧录器、电源供应器、软盘机等,其所浪费的空间甚至超过主机板、光驱、硬盘等的体积,此可谓计算机主机庞大的主因。因此,便有微型计算机的产生,虽然该微型计算机可改善上述个人计算机所产生的缺点,但是一般的微型计算机因碍于配置组接以及空间的限制,所以无法让使用者任意拆卸、组装加以另外扩充所需的设备,而导致微型计算机的使用上仍有诸多不便以及限制;故,所以一般公知的微型计算机于实际使用上并不能符合使用者的所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使该微型计算机达到易于组装、拆卸功效的改进的微型计算机结构。本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供使用者依不同的需求自行扩充更换所需的硬设备的改进的微型计算机结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改进的微型计算机结构,其包括:一-->机壳,该机壳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的二侧壁分别设置有一个以上的滑轨;一主机板,该主机板的二侧对应上述的滑轨而滑设于容置空间中,而该主机板上设置有多数的电子组件及一个以上的连接器,且该主机板的适当处设置有一连接单元;一转接板,该转接板的二侧对应上述的另一滑轨而滑设于容置空间中,且插接于上述主机板的连接单元上,而该转接板的一面设置有一储存装置。如上所述的改进的微型计算机结构,其中,该转接板另一面可增设一支撑架,而该支撑架上固接有一光驱。如上所述的改进的微型计算机结构,其中,该转接板的一端缘具有一可供插设连接单元的插接部。如上所述的改进的微型计算机结构,其中,该转接板的一端面具有一接合部。如上所述的改进的微型计算机结构,其中,该储存装置的一端具有一与转接板连接的对接部。如上所述的改进的微型计算机结构,其中,该转接板上具有一个以上的穿孔。如上所述的改进的微型计算机结构,其中,该转接板的一端可依所需设置有一个以上的连接埠。如上所述的改进的微型计算机结构,其中,该支撑架配合一个以上的固定组件固设于转接板的另一面上。如上所述的改进的微型计算机结构,其中,该储存装置为一硬盘机。如上所述的改进的微型计算机结构,其中,该连接单元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插槽。藉由上述结构,本技术的微型计算机结构克服了公知技术的缺陷,可使微型计算机达到易于组装、拆卸功效,以供使用者依不同的需求自行扩充更换所需的硬设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面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剖面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转接板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1a、机壳                      11、11a、容置空间111、111a、112、滑轨             12、12a、前面板121、121a、槽孔    122、穿孔     132、槽孔13、13a、后面板    131、穿孔     14、固定组件2、主机板                        21、电子组件22、连接器                       23、23a、23b、连接单元231、231a、231b、插槽            3、3a、3b、转接板31、插接部                       32、接合部33、储存装置                     331、对接部34、穿孔                         35、连接埠4、支撑架                        41、固定组件42、42a、42b、光驱               43、固定组件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本技术的另一立体分解示意图、本技术的剖面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的微型计算机结构,其由一机壳1、一主机板2、一转接板3及可另增设一支撑架4所构成;可使该微型计算机达到易于组装、拆卸功效,以供使用者依不同的需求自行扩充更换所需的硬设备。上述机壳1具有一容置空间11,该容置空间11的二侧壁分别设置有一个以上的滑轨111、112,该机壳1的二端分别设置有一前、后面板12、13,该前面板12上设置有槽孔121及多数穿孔122,而该后面板13上设置有多数穿孔131,且该前、后面板12、13配合一个以上的固定组件14设置于机壳1的二端。该主机板2的二侧对应上述机壳1的滑轨112而滑设于容置空间11中,而该主机板2上设置有多数的电子组件21及一个以上的连接器22,该各连接器22可分别对应上述前、后面板12、13的各穿孔122、131,使该各连接器22设置于前、后面板12、13的各穿孔122、131中,且该主机板2的适当处设置有一连接单元23,该连接单元23上可设置有一个以上的插槽231,该各插槽231可为于同一面,或不同面上。该转接板3的二侧对应上述的另一滑轨111而滑设于容置空间11中,且插接于上述主机板2的连接单元23上,该转接板3的一端缘具有一可供插设连接单元23的插槽231中的插接部31,而该转接板3的一端面具有一接合部32,该转接板3藉由该接合部32接设有一储存装置33(可为一硬盘机),该储存装置33的一端具有一与转接板3的接合部32连接的对接部331,并于该转接板3上设有一个以上的穿孔34。该增设的支撑架4固设于上述转接板3的另一面上,而该支撑架4配合该转接板3上的穿孔34而以一个以上的固定组件41固设于转接板3的另一面上,并于该支撑架4上固接有一光驱42,该光驱42对应于上述前面板12的槽孔121,且该光驱42配合一个以上的固定组件43固设于支撑架4上。如是,藉由上述的结构构成一全新的改进的微型计算机结构。当使用者欲作自行扩充,或更换所需的硬设备(如储存装置33及光驱42)-->时,可先以工具卸前面板12上的固定组件14,而将前面板12由机壳1的一端取下,之后即可藉由机壳1的容置空间11二侧壁的滑轨111、112,而将相互组接的主机板2、转接板3、储存装置33、支撑架4及光驱42拉出,如此,即可将该转接板3由连接单元23的插槽231中取下作维修或更换,或以工具将支撑架4上的固定组件43拆卸而单独取下光驱42作所需的拆换;并可单独对该储存装置33施以一外力,使该储存装置33的对接部331与转接板3的接合部32分离,而针对储存装置33作所需的拆换;亦或单独将转接板3由机壳1的容置空间11二侧壁的滑轨111拉出,然后做如上的组装或拆卸工作,如此,即可使该微型计算机达到易于组装、拆卸功效,以供使用者依不同的需求自行扩充更换所需的硬设备。请参阅图4、图5所示,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微型计算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壳,该机壳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的二侧壁分别设置有一个以上的滑轨;一主机板,该主机板的二侧对应上述的滑轨而滑设于容置空间中,而该主机板上设置有多数的电子组件及一个以上的连接器,且该主机板上设置有一连接单元;一转接板,该转接板的二侧对应上述的另一滑轨而滑设于容置空间中,且插接于上述主机板的连接单元上,而该转接板的一面设置有一储存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微型计算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壳,该机壳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的二侧壁分别设置有一个以上的滑轨;一主机板,该主机板的二侧对应上述的滑轨而滑设于容置空间中,而该主机板上设置有多数的电子组件及一个以上的连接器,且该主机板上设置有一连接单元;一转接板,该转接板的二侧对应上述的另一滑轨而滑设于容置空间中,且插接于上述主机板的连接单元上,而该转接板的一面设置有一储存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微型计算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转接板另一面可增设一支撑架,而该支撑架上固接有一光驱。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微型计算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转接板的一端缘具有一可供插设连接单元的插接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万成
申请(专利权)人:庆扬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