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输入装置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2432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输入装置结构,包括一壳体及一附属装置。在壳体一侧上开设有一贯穿的结合孔,附属装置一端具有一勾扣件,以穿设过该结合孔,并勾扣于壳体内侧,以使附属装置固定在壳体上。(*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输入装置,特别是一种将接收器固定在壳体一侧的计算机输入装置结构
技术介绍
常见的计算机周边输入装置,以鼠标为例,已摆脱连接线材的束缚,而逐渐朝向无线化发展,减少传统有线传输方式信号线对操作空间的限制。其中,无线鼠标通过蓝牙(Bluetooth)等无线通信协议传输的无线信号接收器(receiver)与计算机连系。目前常见的无线信号接收器为了方便使用者携带,需要缩减无线信号接收器的体积,以符合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但是,无线鼠标与无线信号接收器分别为独立的构件,无线信号接收器在不使用的情况下,体积轻巧的优点反而会造成使用者在收藏时的困扰,存在着信号接收器在携带或是收藏时容易遗失的风险,这样将会导致无线鼠标由于缺少信号接收器而无法进行使用。为了解决无线信号接收器不易收藏的问题,如台湾专利第545648号、第560653号、第555094号、及第I267020号等专利公开了一些无线鼠标结构,这些专利在无线鼠标本体内部设计有一收置空间,以供无线信号接收器收藏在其中。上述专利虽然提供了一用以放置无线信号接收器的收藏空间,但仍然存在有下列的问题:使用者在装卸接收器时,仍需要以人工方式握持住接收器,而由壳体内部的收藏槽中拔出,或是塞入至收藏槽内,在取放接收器的过程中仍会有不便之处,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使用者取放附属装置的方便性,因而在实际操作及使用上并不顺手。以上述专利中公开的无线鼠标为例,由于无线鼠标本体内部必须设计一收置空间,以供无线信号接收器收藏在其中,因而迫使鼠标内部的电路布线必须配合预留的收纳空间,从而会造成电路板线路设计上的限制,导致无线鼠标的-->结构过于复杂,体积外观过于笨重,且无法薄型化。在与笔记本电脑的搭配使用上,不方便收藏及随身携带,不符合便携式电子产品要求轻薄短小的设计概念,也造成制造成本的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输入装置结构,以改良现有技术中的无线信号接收器取放不便,以及无线鼠标内部的电路布线受到收藏空间限制,而导致鼠标体积无法薄型化而不便携带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输入装置结构,包括一壳体以及一附属装置。其中,壳体一侧开设有一贯穿的结合孔,附属装置一端具有一勾扣件,以穿设过该结合孔,并勾扣于壳体的内侧面,以使附属装置固定在壳体上。另外,本技术中的结合孔可开设在壳体的电池盖上,以使附属装置勾扣于电池盖,从而可随着电池盖一起固定在壳体的一侧。本使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计算机输入装置结构,在壳体一侧开设有结合孔,以供附属装置勾扣并固定在壳体上。因而,本技术无须在壳体内部设计收藏空间,不仅可以大幅缩减计算机输入装置的体积,使得计算机输入装置更为薄型化,还可以方便使用者快速取放附属装置,也解决了附属装置容易遗失的问题。同时,将结合孔设计在可分离的电池盖上,不仅在制造上较为节省成本,且计算机输入装置的结构强度与美观性也不会受到结合孔的影响而降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不同型态的勾扣件的组合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0-计算机输入装置110-壳体111-结合孔112-电池盖113-第一面114-第二面115-收置槽1151-卡嵌部116-导引斜面117-电池容置室120-附属装置121-勾扣件1211-弹性段1212-勾扣段1213-扣合部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公开的计算机输入装置,包括但不局限于鼠标、轨迹球、网络摄影机、游戏控制器等计算机周边输入装置。在以下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中,将以无线鼠标作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所附图式仅用于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图1所示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本技术所公开的计算机输入装置100结构,包括一壳体110及一附属装置120,其中,附属装置120可为无线信号接收器(receiver)、便携式储存装置、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插头(USB)、多功能按键组、生物识别装置、及麦克风等可与计算机装置(图中未示出)进行通信传输的装置,本技术将以无线信号接收器作为本实施例的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壳体110的一侧开设有贯穿侧板的结合孔111,该侧板具有一位于壳体110内部的第一面113,及相对于第一面113且朝外设置的第二面114,且在第一面113上设有一与结合孔111相互衔接的收置槽115。附属装置120一端装设有一勾扣件121,该勾扣件121可为如不锈钢线所弯折的挂钩,勾扣件121具有一弹性的自由端,其包括一连接至附属装置120一端的弹性段1211,以及从弹性段1211延伸并悬置在附属装置120上方的勾扣段1212,该勾扣段1212的形状与收置槽115大致符合。请参阅图1至图3的立体示意图及剖面侧视图。结合孔111的二相对侧边上分别具有一导引斜面116,以引导悬置的勾扣段1212穿设过结合孔111,并令勾扣段1212容设于收置槽115内,使勾扣段1212勾扣于第一面113上。弹性段1211恰好容设在结合孔111内,以使附属装置120完全贴合于第二面114上,并且固定在壳体110的一侧。收置槽115的内侧缘还凸设有二相对的卡嵌部1151,且在勾扣段1212上设有对应于卡嵌部1151的二扣合部1213。当勾扣段1212穿设过结合孔111,并容设于收置槽115时,扣合部1213与卡嵌部1151相互嵌合,以令勾扣件121紧密地固定在第一面113上,使得附属装置120不易从壳体110上松脱。图4至图6所示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及剖面侧视图。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计算机输入装置100包括有一壳体110、一电池盖112以及一附属装置120。壳体110的底侧具有一电池容置室117,电池盖112沿着一第一方向,即沿着附属装置120的短轴方向,而选择性装设在电池容置室117上。电池盖112上开设有一贯穿的结合孔111,且电池盖112具有一朝向电池容置室117的第一面113,以及相对于第一面113的第二面114,且第一面113上凹设有一与结合孔111相互衔接的收置槽115。结合孔111的二相对侧边上分别具有一导引斜面116,以引导悬置的勾扣段1212穿设过结合孔111,并容设于收置槽115内,以使勾扣段1212勾扣在第一面113上。而弹性段1211可恰好容设于结合孔111内,以使附属装置120贴合并固定在壳体110一侧。收置槽115的内侧缘还凸设有二相对的卡嵌部1151,且在勾扣段1212上设有对应于卡嵌部1151的二扣合部1213。当勾扣段1212穿设过结合孔111,并容设于收置槽115时,扣合部1213与卡嵌部1151相互嵌合,以令勾扣件-->121紧密地固定在第一面113上,使得附属装置120不易从壳体110上松脱。其中,结合孔111的开设方向朝向第二方向(沿着附属装置120的长轴方向),即垂直于电池盖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计算机输入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其开设有一贯穿的结合孔;    一附属装置,其一端具有一勾扣件;    其中,该勾扣件具有一弹性的自由端,该自由端穿置在该结合孔之中,并勾扣于该壳体的内侧面,将该附属装置固定在该壳体的外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计算机输入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其开设有一贯穿的结合孔;一附属装置,其一端具有一勾扣件;其中,该勾扣件具有一弹性的自由端,该自由端穿置在该结合孔之中,并勾扣于该壳体的内侧面,将该附属装置固定在该壳体的外侧面。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输入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壳体还具有一收置部,以可分离的方式装设在该壳体一侧,该附属装置结合在该收置部上。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输入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勾扣件具有连接在该附属装置的一弹性段,及从该弹性段延伸并悬置的一勾扣段,该勾扣段勾扣于该壳体的内侧面,以使该附属装置固定在该壳体的外侧面。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算机输入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内侧面上还具有一与该结合孔衔接的收置槽,该结合孔与该收置槽分别容设该弹性段及该勾扣段。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计算机输入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收置槽具有二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裕棠侯椗腾
申请(专利权)人:昆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