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模取件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2333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铸模取件机械手,包括夹持手,夹持手包括上爪、下爪、支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齿轮杆、第二齿轮杆、齿条杆和液压缸;第一齿轮杆和第二齿轮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齿轮,第一齿轮杆和第二齿轮杆的齿轮均与支架转动连接;液压缸布置在连接块内,液压缸的活塞杆与齿条杆连接,齿条杆沿长度方向对称设有齿条,第一齿轮杆和第二齿轮杆对称布置于齿条杆的两侧,且第一齿轮杆和第二齿轮杆的齿轮分别与齿条杆啮合;第一齿轮杆和第二齿轮的非齿轮端分别与与上爪和下爪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上爪的中部铰接和支架铰接,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对称对称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机械手取件,降低了安全隐患,节约人力和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铸模取件机械手
本技术涉及压铸模生产中的取件
,尤其涉及一种压铸模取件机械手。
技术介绍
压铸类产品被广泛用于电子、汽车、电机和家电等行业。压铸通常是使用装好铸件模具的压力铸造机械压铸机,将加热为液态的铜、锌、铝或铝合金等金属浇入压铸机的入料口,经压铸机压铸,铸造出模具限制的形状和尺寸的零件。针对压铸机,其通常在压铸工位进行压铸,然后将压铸件取下进行其他工序的加工。目前很多工厂采用人工手动取件,因压铸后的零件温度很高,手动取件存在安全隐患,且耗费较多人力和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铸模取件机械手,采用机械手取件,降低了安全隐患,节约人力和时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铸模取件机械手,包括支撑台、支撑臂、旋转臂、驱动电机和夹持手;所述支撑臂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台上,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臂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支撑台的内部,旋转臂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转轴连接,旋转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夹持手连接,旋转臂与夹持手之间设有连接块,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旋转臂的旋转;所述夹持手包括上爪、下爪、支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齿轮杆、第二齿轮杆、齿条杆和液压缸;所述支架与连接块的远旋转臂一侧连接,所述第一齿轮杆和所述第二齿轮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齿轮,第一齿轮杆和第二齿轮杆的齿轮均通过连接轴与支架转动连接;连接块设有靠支架一侧敞口的安装腔,所述液压缸布置在连接块的安装腔内,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齿条杆连接,齿条杆沿长度方向对称设有齿条,第一齿轮杆和第二齿轮杆对称布置于齿条杆的两侧,且第一齿轮杆和第二齿轮杆的齿轮分别与齿条杆啮合;第一齿轮杆的非齿轮端与所述上爪的一端铰接,第二齿轮连杆的非齿轮端与所述下爪的一端铰接,上爪和下爪相对支架呈对称布置,上爪和下爪的另一端为夹持端;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上爪的中部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支架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下爪的中部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支架铰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呈对称布置。当需要取件时,旋转臂绕着与支撑台连接的铰接轴转动,与旋转臂连接的夹持手转到压铸模一侧,在接近工件时旋转臂停下。与齿条杆连接的液压缸的液压杆伸出,齿条杆向前运动,带动第一齿轮连杆绕铰接轴顺时针转动,第二齿轮连杆逆时针转动;由于第一连杆的一端与上爪的中部铰接,第二连杆的一端与下爪的中部铰接,第一齿轮连杆带动上爪向下运动,第二齿轮连杆带动下爪向上运动,并将工件夹持住。旋转臂绕铰接轴转动将工件移出压铸模并转动至放置台的上方,与齿条杆连接的液压缸的液压杆缩回,夹持手张开,将工件放置在放置台上。支撑臂用于支撑旋转臂,保证旋转臂在转动中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旋转臂包括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转轴连接,第一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臂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第二连接臂远第一连接臂的一端与连接块连接。通过将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之间的夹角设置为为锐角,当第一连接臂绕支撑台转动时,与第二连接臂连接的第三连接臂接近压铸模的行程轨迹弧度较小,需要的运动空间减小。优选地,所述支撑臂包括第一支柱、连接杆和第二支柱;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柱和所述第二支柱固定连接,且连接杆的轴向与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轴向均垂直;第一支柱与支撑台转动连接,第二支柱位于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形成的锐角夹角内;所述第二支柱包括连接套筒和转动柱,连接套筒与连接杆连接,转动柱的一端布置在连接套筒内,且转动柱与连接套筒通过轴承连接;转动柱上靠第一连接臂的一侧固定设有支撑块和限位块,第一连接臂靠第二支柱一侧沿轴向设有条形支撑板,所述条形支撑板位于支撑块和限位块之间且呈间隙配合;条形支撑板的上表面沿第一连接臂的轴向设有第一凹槽,条形支撑板的下表面沿第一连接臂的轴向设有第二凹槽,限位块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滑动配合的第一限位柱,支撑块设有与所述第二凹槽滑动配合的第二限位柱。通过将连接柱和转动柱设置为转动连接,在旋转臂与支撑臂相对转动时,连接柱和转动柱相对转动,使旋转臂的转动更灵活。通过在第二支柱上靠第一连接臂的一侧固定设置支撑块和限位块,在第一连接臂靠第二支柱一侧沿轴向设置条形支撑板,条形支撑板位于支撑块和限位块之间对第一连接臂起到支撑作用。又通过在条形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第一凹槽,在条形支撑板的下表面设置第二凹槽,在限位块上设置与第一凹槽滑动配合的第一限位柱,在支撑块上设置与第二凹槽滑动配合的第二限位柱;当旋转臂转动时,第一限位柱在第一凹槽内转动,第二限位柱在第二凹槽内转动,支撑臂也随之转动,保证旋转臂在转动中的稳定性。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对支撑块与第二支柱的相对位置起限制作用。优选地,所述支撑块的下表面设有加强筋。通过设置加强筋以提高支撑块的强度。优选地,所述支撑台上设有固定支撑柱,第一支柱设有同轴向中心线的配合孔,第一支柱的配合孔套设在所述固定支撑柱上。通过设置固定支撑柱以实现支撑臂的转动功能。优选地,所述上爪和下爪的夹持部内侧均设有锯齿。通过在上爪和下爪的夹持部内侧设置锯齿,提高上爪和下爪与工件间的摩擦力,使夹持工件更容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当需要取件时,旋转臂绕着与支撑台连接的铰接轴转动,与旋转臂连接的夹持手转到压铸模一侧,在接近工件时旋转臂停下。与齿条杆连接的液压缸的液压杆伸出,齿条杆向前运动,带动第一齿轮连杆绕铰接轴顺时针转动,第二齿轮连杆逆时针转动;由于第一连杆的一端与上爪的中部铰接,第二连杆的一端与下爪的中部铰接,第一齿轮连杆带动上爪向下运动,第二齿轮连杆带动下爪向上运动,并将工件夹持住。旋转臂绕铰接轴转动将工件移出压铸模并转动至放置台的上方,与齿条杆连接的液压缸的液压杆缩回,夹持手张开,将工件放置在放置台上。支撑臂用于支撑旋转臂,保证旋转臂在转动中的稳定性。2、通过将连接柱和转动柱设置为转动连接,在旋转臂与支撑臂相对转动时,连接柱和转动柱相对转动,使旋转臂的转动更灵活。通过在第二支柱上靠第一连接臂的一侧固定设置支撑块和限位块,在第一连接臂靠第二支柱一侧沿轴向设置条形支撑板,条形支撑板位于支撑块和限位块之间对第一连接臂起到支撑作用。又通过在条形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第一凹槽,在条形支撑板的下表面设置第二凹槽,在限位块上设置与第一凹槽滑动配合的第一限位柱,在支撑块上设置与第二凹槽滑动配合的第二限位柱;当旋转臂转动时,第一限位柱在第一凹槽内转动,第二限位柱在第二凹槽内转动,支撑臂也随之转动,保证旋转臂在转动中的稳定性。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对支撑块与第二支柱的相对位置起限制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夹持手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限位柱与第一连接臂的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1-支撑台,11-固定支撑柱,2-支撑臂,21-第一支柱,22-第二支柱,221-支撑块,2211-第二限位柱,2212-加强筋,222-限位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铸模取件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支撑臂、旋转臂、驱动电机和夹持手;/n所述支撑臂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台上,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臂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支撑台的内部,旋转臂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转轴连接,旋转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夹持手连接,旋转臂与夹持手之间设有连接块,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旋转臂的旋转;/n所述夹持手包括上爪、下爪、支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齿轮杆、第二齿轮杆、齿条杆和液压缸;所述支架与连接块的远旋转臂一侧连接,所述第一齿轮杆和所述第二齿轮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齿轮,第一齿轮杆和第二齿轮杆的齿轮均通过连接轴与支架转动连接;连接块设有靠支架一侧敞口的安装腔,所述液压缸布置在连接块的安装腔内,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齿条杆连接,齿条杆沿长度方向对称设有齿条,第一齿轮杆和第二齿轮杆对称布置于齿条杆的两侧,且第一齿轮杆和第二齿轮杆的齿轮分别与齿条杆啮合;第一齿轮杆的非齿轮端与所述上爪的一端铰接,第二齿轮连杆的非齿轮端与所述下爪的一端铰接,上爪和下爪相对支架呈对称布置,上爪和下爪的另一端为夹持端;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上爪的中部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支架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下爪的中部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支架铰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呈对称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铸模取件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支撑臂、旋转臂、驱动电机和夹持手;
所述支撑臂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台上,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臂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支撑台的内部,旋转臂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转轴连接,旋转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夹持手连接,旋转臂与夹持手之间设有连接块,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旋转臂的旋转;
所述夹持手包括上爪、下爪、支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齿轮杆、第二齿轮杆、齿条杆和液压缸;所述支架与连接块的远旋转臂一侧连接,所述第一齿轮杆和所述第二齿轮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齿轮,第一齿轮杆和第二齿轮杆的齿轮均通过连接轴与支架转动连接;连接块设有靠支架一侧敞口的安装腔,所述液压缸布置在连接块的安装腔内,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齿条杆连接,齿条杆沿长度方向对称设有齿条,第一齿轮杆和第二齿轮杆对称布置于齿条杆的两侧,且第一齿轮杆和第二齿轮杆的齿轮分别与齿条杆啮合;第一齿轮杆的非齿轮端与所述上爪的一端铰接,第二齿轮连杆的非齿轮端与所述下爪的一端铰接,上爪和下爪相对支架呈对称布置,上爪和下爪的另一端为夹持端;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上爪的中部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支架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下爪的中部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支架铰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呈对称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取件机械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臂包括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转轴连接,第一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丽宋冬平吴小渝陈康梅劲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登科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