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化炉炉体组装用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2270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球化炉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球化炉炉体组装用定位装置包括两立柱,所述两立柱通过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横梁上设置有C型框,所述C型框设置有第一弧形板;所述两立柱的下部均设置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均固定连接第二弧形板,两第一弧形板连接线与两第二弧形板的连接线垂直。本装置的使用,通过传输带能快速传输炉体,并利用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对上下两炉体实施快速定位,同时将焊接好的炉体利用C型框和第一弧形板抬升到未焊接炉体的上方,为未焊接的炉体腾出空间,实现对炉体的快速定位,减少定位炉体消耗的时间和体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球化炉炉体组装用定位装置
本技术属于球化炉生产设备
,具体地说是球化炉炉体组装用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在金属学中,把高于金属再结晶温度的加工叫热加工,热加工可分为金属铸造、热轧、锻造、焊接和金属热处理等工艺,其中球化处理工艺为热加工中的一种常用工艺手段,现有的球化处理工艺中常采用球化炉,现有的球化炉由于体积较大,因此在球化炉生产过程中,往往将球化炉的炉体分成几部分,并将该几部分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球化炉的炉体。目前,在对球化炉炉体进行焊接时,往往利用航车将球化炉的炉体吊装起来并从下向上一层层焊接,其中在吊装过程中,由于航车吊钩采用链子连接,因此在吊装时很容易发生晃动,而炉体的焊装需要精准控制,因此在吊装时,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用于炉体的定位,从而造成炉体组装缓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球化炉炉体组装用定位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球化炉炉体组装用定位装置,包括支撑在地面上的两立柱,所述两立柱的上端通过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横梁上设置有沿立柱上下移动的C型框,所述C型框开口朝下且竖杆上设置有与炉体表面适配的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弧形口相对且纵向移动;所述两立柱的下部均设置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均固定连接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二弧形板弧形口相对且与炉体表面适配,第二电动伸缩杆伸缩至最长时,位于第一弧形板上的炉体和位于第二弧形板上的炉体上下正相对,两第一弧形板连接线与两第二弧形板的连接线垂直。本装置在使用时,将最上面的炉体放置在两第二弧形板之间,然后启动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的移动带动第二弧形板的移动,从而炉体在第二弧形板的推动下到达固定位置,然后反向启动第二电动伸缩杆使得第二弧形板回到初始位置后将C型框向下移动,当C型框上的第一弧形板移动至能夹住炉体位置时,移动第一弧形板使得第一弧形板夹住炉体,然后向上向上移动C型框,从而最上面的炉体移动至上方,然后再下方放置下面的炉体并利用第二弧形板调整炉体的位置,待炉体位置调整好后,向下移动C型框,由于第二电动伸缩杆伸缩至最长时,位于第一弧形板上的炉体和位于第二弧形板上的炉体上下正相对,因此可控制上面的炉体与下面的炉体接触并正相对,在焊接好两炉体后,向下移动C型框,在第一弧形板能夹住下方的炉体后,停止移动C型框并使得第一弧形板夹住下方的炉体,在夹住后,向上移动C型框,并将下一个炉体放好并依次进行工作,从而实现每个炉体均能快速的对好位置,进而减少炉体定位消耗的时间,提高组装效率。作为优选,所述的两立柱之间设置有传输带装置,所述传输带装置上的传输带位于第二弧形板的下方。将待焊接的炉体依次放置在传输带上,焊接完一个炉体后传送带移动一次固定距离,从而省去专门放置炉体消耗的时间。作为优选,所述的横梁上垂直连接有伸缩轴朝下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伸缩杆与C型框的纵杆固定连接。液压缸的伸长能带动C型框向下移动,收缩带动C型框向上移动。作为优选,所述的C型框相对的杆上均垂直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两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长杆相对且相对端与第一弧形板固定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长带动第一弧形板朝相对的方向移动,从而夹紧炉体,第一电动伸缩杆的缩短带动第一弧形板朝相背的方向移动,从而第一弧形板远离炉体。作为优选,所述的C型框的竖杆上均固定连接有支撑第一电动伸缩杆的支撑块。支撑块能对第一电动伸缩杆起到支撑作用,防止第一电动伸缩杆在撑起炉体时在炉体重力作用下发生弯曲。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弧形板的相对面固定安装有橡胶垫。橡胶垫能增加第一弧形板炉体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能有效的防止炉体在第一弧形板上打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装置的使用,通过传输带能快速传输炉体,并利用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对上下两炉体实施快速定位,同时将焊接好的炉体利用C型框和第一弧形板抬升到未焊接炉体的上方,为未焊接的炉体腾出空间,实现对炉体的快速定位,减少定位炉体消耗的时间和体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中所示:1、立柱,2、横梁,3、C型框,4、第一弧形板,5、第二电动伸缩杆,6、第二弧形板,7、传输带装置,8、液压缸,9、第一电动伸缩杆,10、支撑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球化炉炉体组装用定位装置,如图1-2所示。支撑在地面上的两立柱1,两立柱1的上端通过横梁2固定连接。横梁2上垂直连接有伸缩轴朝下的液压缸8,液压缸8的伸缩杆与C型框3的纵杆固定连接。所述C型框3开口朝下且竖杆上,垂直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9,所述两第一电动伸缩杆9的伸长杆相对且相对端与第一弧形板4固定连接;两立柱1的下部均设置有第二电动伸缩杆5,第二电动伸缩杆5均固定连接第二弧形板6,所述第二弧形板6弧形口相对且与炉体表面适配,第二电动伸缩杆5伸缩至最长时,位于第一弧形板4上的炉体和位于第二弧形板6上的炉体上下正相对,两第一弧形板4连接线与两第二弧形板6的连接线垂直。两立柱1之间设置有传输带装置7,所述传输带装置7上的传输带位于第二弧形板6的下方。本装置在使用时,将最上面的炉体依次放置在传输带装置7的传输带上,且最上面的炉体放置在两第二弧形板6之间,然后启动第二电动伸缩杆5,第二电动伸缩杆5的移动带动第二弧形板6的移动,从而炉体在第二弧形板6的推动下到达固定位置,然后反向启动第二电动伸缩杆5使得第二弧形板6回到初始位置后启动液压缸8,液压缸8伸长带动C型框3向下移动,当C型框3的向下移动带动第一电动伸缩杆9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第一弧形板4向下移动。当第一弧形板4移动至能夹住炉体位置时,启动第一伸缩杆使得第一伸缩杆伸长,第一伸缩杆伸长带动第一弧形板4朝相对方向移动进而第一弧形板4夹住炉体,然后启动液压缸8,使得液压缸8收缩带动C型框3向上移动,从而最上面的炉体移动至上方,在最上面炉体移动至上方后,启动传输带装置7,传输带装置7带动下一个炉体移动至两第二弧形板6之间,然后利用第二弧形板6调整炉体的位置。待炉体位置调整好后,启动液压缸8使得C型框3向下移动,由于第二电动伸缩杆5伸缩至最长时,位于第一弧形板4上的炉体和位于第二弧形板6上的炉体上下正相对,因此可控制上面的炉体与下面的炉体接触并正相对,在上下两炉体正相对时,使得第一弧形板4回到初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球化炉炉体组装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在地面上的两立柱,所述两立柱的上端通过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横梁上设置有沿立柱上下移动的C型框,所述C型框开口朝下且竖杆上设置有与炉体表面适配的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弧形口相对且纵向移动;所述两立柱的下部均设置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均固定连接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二弧形板弧形口相对且与炉体表面适配,第二电动伸缩杆伸缩至最长时,位于第一弧形板上的炉体和位于第二弧形板上的炉体上下正相对,两第一弧形板连接线与两第二弧形板的连接线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球化炉炉体组装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在地面上的两立柱,所述两立柱的上端通过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横梁上设置有沿立柱上下移动的C型框,所述C型框开口朝下且竖杆上设置有与炉体表面适配的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弧形口相对且纵向移动;所述两立柱的下部均设置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均固定连接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二弧形板弧形口相对且与炉体表面适配,第二电动伸缩杆伸缩至最长时,位于第一弧形板上的炉体和位于第二弧形板上的炉体上下正相对,两第一弧形板连接线与两第二弧形板的连接线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化炉炉体组装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立柱之间设置有传输带装置,所述传输带装置上的传输带位于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润生刘美娟朱学龙杨文举李玉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物元高端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